摘要:“八月”博文中的自拍背景窗户与坠楼现场高度相似,白衣男子发型穿搭与现场坐地者吻合——编剧极光光仅用“删除博文+关闭评论”应对舆论,反而激起网友更大质疑。
一张现场照片牵扯出两位娱乐圈人士,导演报警自证、编剧删博沉默,于朦胧坠楼事件背后的谜团为何越滚越大?
“八月”博文中的自拍背景窗户与坠楼现场高度相似,白衣男子发型穿搭与现场坐地者吻合——编剧极光光仅用“删除博文+关闭评论”应对舆论,反而激起网友更大质疑。
网友翻出此前博文对比发现,其家中窗户格局、装修状态与事发地高度吻合,甚至纱窗破损细节也被关联。
而另一边,导演程青松连夜晒红发自证、报警处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让事件走向愈发扑朔迷离。
于朦胧坠楼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信息真空。 工作室仅确认“排除刑事嫌疑”,但未说明事发经过。
网友根据网传信息拼凑出“疑似时间线”:9月10日晚与友人聚餐→凌晨2点反锁卧室休息→6点被发现坠楼。
反锁行为被质疑“不符合聚会常态”,而事发房间纱窗需用力推开且材质普通易破损,与“意外坠楼”存在逻辑矛盾。
网传于朦胧口袋中有两块他人名表(疑似劳力士),虽未被警方证实,但引发“聚会目的”猜测。
从凌晨2点反锁到6点发现遗体,期间无人察觉异常,网友质疑“朋友为何未敲门或联系”。
通过红发照片、行程记录证明不在场,强调“不认识于朦胧”,并果断报警切割舆论。
删除“八月”博文并关闭评论,但自拍背景窗户与事发地高度相似,且家中纱窗状态引发联想。
网友对比现场照片与极光光历史博文,发现其家中装修细节(如窗帘、窗框)与事发房间吻合度极高。
于朦胧离世后,杨幂、迪丽热巴、张天爱等数十位艺人发文悼念,一致描述他“温柔、善良、不争不抢”。 好友甘薇称他“连工作人员名字都记得”,刘芮麟感慨“愿他安详”。
但与此相反,网络阴谋论持续发酵:“拒绝资本潜规则导致资源下滑”“抑郁倾向未被关注”“聚会友人背景复杂”等猜测频出。 尽管网红民警“江宁婆婆”发声呼吁“尊重警方结论,勿信阴谋论”。
但网友仍追问:“为何警方排除刑嫌后,细节仍未公开? ”五、粉丝悲痛与平台干预:清朗行动与二次伤害
抖音平台因“无根据臆测于朦胧死因”处置违规视频1300余条,封禁“群事”“娱郎”等账号;微博也对传播谣言用户禁言。 但粉丝质疑:“既然排除嫌疑,为何不公布过程以平息谣言? ”
部分业主呼吁尊重调查结果,指出“阴谋论是对逝者家人的二次伤害”,但网友列出9大疑点(如纱窗破损、手表传闻、朋友未察觉异常),认为警方结论过快。
于朦胧事件折射出娱乐圈聚会文化的隐秘性:友人身份、聚会内容、甚至住所细节均成谜。 若极光光确为聚会组织者,其沉默是否源于行业“避嫌”潜规则?
而程青松的报警举动,是否又开了“艺人遭误读后硬刚舆论”的先例?
当悲剧成为公共事件,当事人的沉默或回应,究竟哪种才是对逝者的真正尊重?
来源:言而有里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