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航发积极动员各直属单位开展科普活动,邀请青年学子、社区居民、职工家属走进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普及航空发动机科学知识。
2024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航发积极动员各直属单位开展科普活动,邀请青年学子、社区居民、职工家属走进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普及航空发动机科学知识。
9月6日,中国航发涡轮院“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旧址”内笑声阵阵,一场别开生面的航空发动机研学活动正在火热进行。沙盘前,讲解员正为来自绵阳市的120位中小学生,介绍“亚洲第一台”的建设历程。
“为什么要建在大山中?”“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场地?”活动中,同学们对神秘的航空发动机和高空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听取讲解的同时提出了很多“为什么”,并积极回答老师们的提问。
在航发动力的演播厅内,坐满了西航一中的同学,学生们踊跃提问,企业技术人员耐心解答,轻松愉快的氛围,使航空发动机科学知识在互动中悄然深入人心。同学们还参观了航发动力科技展厅,通过沉浸式观摩航空发动机、核心零件,聆听专业科普讲解,深入了解了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突破。
中国航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企业开放日活动,推动航空发动机科普工作。在中国航发动研所,大家通过体验航空发动机设计过程,近距离观察发动机试车台,了解航空发动机是如何设计制造出来的。
看到真实的“玉龙”发动机、AES100发动机,现场参观的小朋友不禁感叹,“把上万个零件都装在这么小的发动机中,真是太厉害了!”
涡桨-5系列发动机是我国最早研制生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之一,配装运-7飞机。在中国航发东安的广场上,职工家属走进运-7飞机内舱参观,了解航空发动机如何将飞机推上蓝天。
坐在运-7飞机内,当听到讲解员介绍新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B飞机已配装国产发动机时,大家充满自豪,纷纷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点赞。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宣传展示科学家先进事迹、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中国航发动力所吴大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孩子们一同参观吴大观广场、吴大观办公室及张恩和塑像广场,通过聆听生动讲解和观看珍贵实物,大家深刻感悟到两位航发前辈“择一事、终一生,国为重、家为轻”的崇高精神。
近期,中国航发轻动、红林、哈轴等多家企业也陆续开展了科普月活动。活动中,职工家属、高校师生、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或在展馆内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或通过科普短片了解航空发动机技术原理,或走进生产现场仔细察看精密零部件。精彩的开放日让大家深入了解“国之重器”——航空发动机的科学魅力,感悟航发人攻坚克难的执着。
一场场充满温度的科普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航空发动机、认识航空发动机,让航空梦想在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来源:中国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