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和非农数据公布之后,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是一浪高过一浪,尽管美国的金融大佬们以前对投资黄金嗤之以鼻,认为他是一个不会下蛋,毫无价值的消费品,但是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和美元脱钩以来,黄金只会背叛美元,从来不会辜负他的信徒。
当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和非农数据公布之后,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是一浪高过一浪,尽管美国的金融大佬们以前对投资黄金嗤之以鼻,认为他是一个不会下蛋,毫无价值的消费品,但是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和美元脱钩以来,黄金只会背叛美元,从来不会辜负他的信徒。
2025年特朗普上任之后,美联储以各种理由拒绝降息,在全球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情况之下黄金为什么能够创出新高?在黄金上涨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在大步迈进,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在短期之内重返6时代?
本币互换:不只是“备用金”
根据中国央行的最新的公告显示,9月初,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今年已与9家外国央行签署或续签此类协议。
中欧互换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中瑞为1500亿元人民币/170亿瑞士法郎,中匈为400亿元人民币/1.9万亿匈牙利福林。
这已是今年以来中国央行与第9家外国央行达成的货币互换合作,人民币的“朋友圈”正在悄然扩圈。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听起来高大上,说白了就是两国央行约定“互相开个账户”,需要时可按约定汇率交换等值货币。
其实从货币互换的特性上就能看出端倪,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国家央行愿意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本质上就是想将自己的货币和人民币进行锚定。
而以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再将自己货币锚定美元。
但是现在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塌,在美元变成废纸之前,各个国家的央行也必须要有行动,建立必要的防火墙。
这些防火墙,包括且不限于扩大货币储备币种的范围,增加黄金储备,并且一定要把黄金运回到本国国内。
在全球众多货币之中,人民币的优势十分的明显。作为全球制造业出口大国,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农产品或者矿产。
经过加工之后,每年都要出口大量的轻工业产品,所以储备人民币就等同于储备了中国的制造业产品。
截至2025年5月末,中国央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
今年除了与欧央行等续签,还与新西兰、印尼、巴西、土耳其等国续签了协议。
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已经引发了美国方面的不满,所以,在关税谈判之中,美国财政部长总想将金融列入谈判的议题,并且多次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做出让步。
人民币国际化:低调但迅猛的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这些年步伐稳健。几年前可能还没多少人想到,人民币会如此迅速地成为国际支付中的重要货币。
目前已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人民币储备规模占比为2.45%,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SDR时提升1.38个百分。
2022年5月,IMF将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排名第三。
近年来,随着美国频繁将美元武器化,许多国家开始反思对美元体系的过度依赖。
95%的央行预计未来一年的全球黄金储备将会增加,有创纪录的43%的央行计划增持黄金,73%的人预计未来5年美元储备将下降。
自2022年俄罗斯的储备资产被美欧没收之后,全球的黄金储备增长了近90%。
黄金已超过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资产。
中国也在调整其外汇储备结构。自2016年以来,在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中,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份额已下降了大约15个百分点,约22%,接近至少15年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持有的黄金份额却在上升,该趋势在2022年开始加速,此后黄金在中国储备中的份额翻了一番。
中国央行加大黄金储备自然有对风险的考量,一方面这些年以来中美关系越来越不稳定,另外一方面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之中,需要有贵金属作为锚,让全球其他央行使用人民币时放心。
人民币汇率将重返6时代
自从美联储加息以来,中美之间的利率差扩大,很多中国制造企业将利率留存在美国本土吃利息,在美国金融系统之内空转,或者是投资美股或者是投资美债,享受高额的利润。
但是现如今特朗普政府为了推动美元降息,对美联储是步步紧逼,中美的利差不断的缩小,这就会引发,前些年寄存在海外一些流动性资金回流中国。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美元指数自年初高点跌约10%,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则普遍反弹、走强。
央行政策有效引导也是人民币升值的稳定基石。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升值,中国人民银行释放出稳定汇率的信号。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仿佛一场马拉松,现在正进入加速阶段。不只是央行间的协议签署,更是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
香港金管局最近透露,全球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其中香港占了一半以上。人民币正悄悄融入全球金融血脉,改变着国际货币格局。
美元主导地位不会一夜消失,但变革的种子已经播下。未来十年,我们可能见证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像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一样,多极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