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陆良县始终将离退休干部作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强化关怀保障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挥经验优势积极参与“银龄行动”。他们以丰富的经验优势、“离岗不离党”的坚定信念和“退而不休、服务社会”的饱满热情,成为社会治理与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陆良县始终将离退休干部作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强化关怀保障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挥经验优势积极参与“银龄行动”。他们以丰富的经验优势、“离岗不离党”的坚定信念和“退而不休、服务社会”的饱满热情,成为社会治理与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
袁德才—小区改造的“领头羊”
73岁的退休党员干部袁德才,一位谱写小区幸福“新篇章”的“领头羊”,在小区改造之际,凝心聚力、勇当先锋,把“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带成了“净洁好”的典范小区。为吹响小区改造“集结号”,平均年龄73岁的七位老党员组建了“老党员工作室”,老党员们还将自家小院变身为“老袁议事厅”、“老陈活动室”、“老黄信息收集站”,让大家心手相连,共同努力。为绘好小区治理“同心圆”,让家园换“新装”、展“新颜”,袁德才引导小区41名党员在家门口挂起了“党员户”荣誉牌,并在他的带头示范下,71户居民户自愿筹款助力小区改造。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安全巡逻、宣传劝导、邻里纠纷调解、参与社区事务成了老党员们的日常工作,小区也正式走上“党建引领、自治自管、共建共享”之路。2021年,“老党员工作室”获省级“最美银发志愿服务团队”表彰,其本人获市级“最美银发志愿者”表彰。2024年,获市级“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表彰。
王春生—基层治理的“和事佬”
68岁的退休干部王春生,一位被称为“老王叔”的资深调解员,村民口中“最靠谱的和事佬”。30年来,他初心如磐化身群众“解忧摆渡人”,他凝练出公心立信、耐心疏淤、细心溯源、巧心破局、恒心固本“五心调解法”,并将其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他怀揣着“调解桌上化纠纷、调解桌外护人情”的信念,运用“预防—调解—修复”的调解模式,累计化解山林土地、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5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让龙海乡树搭棚村连续十年保持“零上访”纪录,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其本人先后荣获“优秀调解员”“优秀网格员”等称号。
谢竹琼—民族团结的“播种者”
69岁的退休教师谢竹琼,20年来她扎根乡土,不分昼夜,不惧寒暑,用大爱勾勒出乡村教师的无私奉献,也为助力民族团结进步添砖加瓦。2004年退休的她主动担任家长学校“周末课堂”的义务教师,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对儿童开展民族团结、安全知识等辅导。在辅导文化课时,她穿插讲解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特色和魅力;在讲解古诗词时,她会提及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介绍这些诗人所处的民族文化背景;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她会强调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互交融和共同贡献;同时,她通过组织孩子们一起绘制民族团结主题手抄报、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意识,明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通讯员:石高楠
来源:曲靖珠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