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剑护民生——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发展纪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7:13 1

摘要: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法为剑、以民为念,在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地方发展的航程中,留下了一串坚实而温暖的足迹;他们是法律的“守门人”,也是公益的“守护者”;他们始终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标尺,将检察职能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用忠诚与担当在祁连

祁连山下,广袤草原如诗如画;浩门河边,万亩菜花流芳溢彩。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海北州最大的农业生产区,县域内生活着海北州一半以上的人口。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法为剑、以民为念,在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地方发展的航程中,留下了一串坚实而温暖的足迹;他们是法律的“守门人”,也是公益的“守护者”;他们始终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标尺,将检察职能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用忠诚与担当在祁连山下书写了司法为民的动人篇章。他们就是门源回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干警们。

门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青民在学校展开调研。初心:铸牢绝对忠诚

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学习贯彻新思想,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6次,党员学习会12次,持续深化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强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

铸魂:民族团结筑根基

门源县人民检察院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创建促进检察工作发展,以检察工作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长远发展理念,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了人心齐聚、劲头铆足、精神充沛、热情高涨的创建氛围。他们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院重点工作谋划开展,开展现场参观学习、知识测试、主题宣传、专题研讨,通过“沉浸式参观+精准化测试+深度化研讨”三维模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个检察干警的心中。

第三检察部主任宋云超这样说:“我们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关系着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把民族团结的意识融入办案细节,才能让司法公正更有温度。”

截至目前,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已形成“办案讲团结、服务重融合”的共识,在涉企案件办理、支持农民工讨薪、维护特殊人群合法权益、保护食药安全等各项检察工作中,累计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诉求20余件。

护航:依法守护青山呵护家园

门源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与草原森林生态资源,门源县人民检察院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形成维护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司法实践。他们分别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核心区(门源片区)寺沟、一棵树、硫磺沟林业管护站和大通河流域(门源段)浩门、青石嘴、泉口、东川镇水管站挂牌设立“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联络站”,聘请18名当地村民为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联络员;在浩门林场和仙米林场派驻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室,聘请3名林业及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为生态保护检察工作志愿者,聘请7名药品、土地监管及安全生产领域专业监管人员为检察官助理,形成了“联络站+检察室+联络员+志愿者+检察官助理”共同监管保护的模式。

2025年3月,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检察干警在巡查时发现,某乡镇存在违规排污现象,他们通过调查,固定证据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限期整改。

这一幕只是该院服务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门源县人民检察院立足门源资源禀赋,紧盯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污染防治、环境治理五大领域,组建“公益诉讼先锋队”,通过“实地勘察+数据比对+群众走访”的方式摸排线索,2025年以来依法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1件,制发检察建议4份,依法提起诉讼2件。

“我们不仅要让受损的生态得到修复,更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鲁进才说。

守正:社区矫正暖人心

“大爷,您在社区矫正期间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感受,生活上有没有困难?”2025年7月10日,门源县浩门司法所内,门源县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检察官韩军正与社区矫正对象王大爷亲切交谈。当天,门源县人民检察院以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为契机,在这里开展“加强刑事执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主题活动,邀请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人民监督员及2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参与。

座谈会上,检察官们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围绕“社区矫正规范化管理”“检司协作机制优化”等话题深入探讨,针对“外出请假审批”“未成年矫正管理”等薄弱环节达成共识。会后,检察官们依托浩门司法所民法典宣传教育基地,为社区矫正对象上了一堂特殊的法治课——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法律条文解读”,从“矫行”到“矫心”引导他们重塑生活信心。社区矫正对象李某说:“检察官的讲解很实在,让我知道只要遵守规定、积极改造,未来依然有希望。”

截至目前,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已对2名违反监管规定的缓刑社区矫正对象依法建议收监执行,向相关部门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4份,进一步规范执法司法活动。开展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询问合法性核查8件,以严格监督守护刑罚执行公平正义。

为民:检察服务暖民心

“阿姨,您看这个AI换脸诈骗,骗子用视频冒充您的子女借钱,一定要多核实!”2025年5月16日,门源县金源广场人头攒动,县人民检察院的反诈宣传展台前,检察官们手持宣传手册,向过往群众讲解新型诈骗手段。当天,他们共发放手册2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余人次。72岁的马阿姨听完讲解后连连点头:“以前总怕听不懂,今天检察官用方言讲案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时隔不久,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又在金源广场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主题宣传,这次他们不仅带来了展板和手册,还播放了自制的反诈微电影《针线里的反诈密码——绣娘的“精织陷阱”》。影片以门源特色的刺绣文化为背景,讲述绣娘识破“虚假订单诈骗”的故事,生动的剧情让在场群众印象深刻。“用群众熟悉的场景讲法律,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太多。”负责宣传的检察官助理杨玲说。

2025年,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已开展“四下乡”普法、“法治进校园”、反邪教宣传等活动数十场次,制作《芸苔筑梦守护成长》《12309检察服务热线顺口溜》等宣传视频10余部,让法治知识以“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

家庭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细胞,为了筑牢家庭防线,门源县人民检察院首先通过召开家庭教育指导协作联席会议,破解育人难点,构建“家庭主导、政府履职、社会配合、司法督促”闭环格局,让家庭成为护苗“第一堡垒”。

案件办理中,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创建的“一令四单”机制精准发力,对监护不力者制发《督促监护令》,同步向团委、妇联等部门送达协作单,凝聚多方力量共促监护责任落实,相关案件线索正严格审查。针对医院未实名登记、未落实强制报告制度问题,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整改,让制度“带电”守护未成年人权益。

2025年,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发挥检察机关在法治教育、预防犯罪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开展“携手关爱,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1次、“开学第一课、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宣传”等主题的“法治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4次,让司法温情照亮未成年人的生活。

砺剑:从严治检铸铁军

“这份案卷的案卡填写有疏漏,必须立即整改!”在一次案件质量评查中,门源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宋云超严肃指出问题。

为规范司法办案,门源县人民检察院每季度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全年共评查案件120件,整改规范案卡88条。同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领导班子排查风险点25个、制定防范措施44条,重点岗位人员排查风险点52个、制定防范措施57条,以“制度+监督”筑牢廉洁防线。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检察机关要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升检察人员能力。”门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青民强调。

今年,门源县人民检察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干警参加业务培训班11次、线上培训20期,开展业务竞赛5次;邀请威海市人民检察院3名业务骨干来院挂职,选送1名干警到威海市人民检察院学习,跨区域的交流让干警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技能。

尾声

从祁连山麓到浩门河畔,从乡村田野到城市广场,门源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他们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民族团结为基石,以司法公正为追求,以服务民生为己任,在维护社会稳定、护航地方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坚实的步伐。

来源:青海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