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网9月12日讯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文化氛围。今年以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精心组织、四维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护苗·绿书签”宣传及检查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绿色清朗空间。
鲁网9月12日讯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文化氛围。今年以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精心组织、四维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护苗·绿书签”宣传及检查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绿色清朗空间。
源头发力,把牢“护苗”关口
徐家楼街道聚焦源头引导,紧盯青少年认知行为形成的关键阶段,坚持将“护苗”工作关口前移,联合辖区幼儿园、学校及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护苗零距离”主题宣讲活动,结合“开学季”等重要节点现已开展35场。
宣讲员一改传统说教模式,紧扣青少年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宣讲内容,通过发放“绿书签”、讲述绘本故事、展示生动图片、组织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趣味化解读“绿书签行动”意义及自我保护常识,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健康阅读习惯,增强对不良信息和网络陷阱的防范能力。
排查发力,深化专项整治
徐家楼街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保持高压态势,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严厉打击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街道安排专人,对辖区内印刷企业、图文广告店、书店、文具店等经营单位开展多轮次、全覆盖排查,截止目前已排查经营单位12家,重点整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传播等问题。
检查中,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宣讲、现场答疑等方式,深入解读“扫黄打非”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引导经营者增强合规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共同维护健康有序、清朗和谐的文化市场环境。
宣传发力,打造传播矩阵
街道坚持贴近群众、创新形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体系。坚持推动宣传深入群众,各村社区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志愿者在村文化广场、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向村民和学生发放“绿书签”宣传册及“扫黄打非”知识手册,并走进居民家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普及“护苗”知识,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的网络和阅读引导,携手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张贴宣传材料600余份,接受并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
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宣传形式,将“扫黄打非·绿书签”理念生动融入实践。例如,新华社区创新将“扫黄打非”主题融入古诗词背诵活动,青少年们通过创意编排动作演绎经典:诵读《咏柳》时模拟柳枝轻摆,朗诵《望天门山》时以队列呈现山峦起伏。这种独特演绎不仅让古典诗词焕发新生,更在文化传承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家自觉亲近优秀内容、远离不良文化侵扰。
阵地发力,夯实基层基础
徐家楼街道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强基固本,持续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拓展。街道创新工作机制,将“扫黄打非”全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建设体系,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信息共享,有效推动文化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优势互补。
同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联合文友书店设立“护苗”工作站,携手文明合伙人开展常态化巡查与宣传,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单位与志愿力量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构建起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多元参与、全域推进的“扫黄打非”基层治理新格局。
泰山区徐家楼街道通过源头、排查、宣传、阵地“四维发力”,系统构建起“扫黄打非”的基层防护体系,有效净化了文化环境,筑牢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防护墙”。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化长效机制,推动“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农家书屋等深度融合,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守护清朗文化空间,让“绿书签”理念深入人心,护航童心向阳而生。(通讯员 蒋明霞)
来源:今日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