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国内通信市场已从增量竞争全面转向存量博弈,同时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兴收入增速放缓,且难以带来直观有效的收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三大运营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去海外找新蛋糕!
近几年,国内运营商的“价格战”似乎没以前那么凶了。不是他们突然佛系,而是真的“卷不动了”,国内市场的增长天花板,已经触手可及。
当前,国内通信市场已从增量竞争全面转向存量博弈,同时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兴收入增速放缓,且难以带来直观有效的收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三大运营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去海外找新蛋糕!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国际业务收入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18.4%;中国电信国际业务收入为95亿元,同比增长18%;中国联通国际业务收入达68亿元,同比增长11%。
虽然这些收入在总营收里占比还不高,但增速有两位数,海外市场势必要去“闯一闯”。
更关键的是,现在出海正好赶上“东风”。国家在推“一带一路”和“数字丝绸之路”,政策上有支持,国内的跨境电商、短视频、游戏公司也在往外走,它们需要稳定的跨境通信、上云服务,这对运营商来说就是“配套生意”。
运营商们深谙“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国际化拓展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策略。当前,中国移动以“牵手计划”为载体,用十年时间构建了覆盖259个国家和地区的物联网漫游网络。其“3A互联网络基座”(Available广覆盖、Affordable低成本、Accessible普惠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互联生态之一。
中国电信则携手全球500多家主要运营商及伙伴,正在构建完善通达全球的信息底座,铺设了130余条国际海缆和跨境陆缆,国际传输带宽超过144T;中国联通也在海外基建中突出“互联互通+算力普惠”特色,以“硬联通”筑基、“软联通”赋能为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出海也算是三大运营商突然达成了一个共识——别在窝里斗了,一起“向外猛攻”。中国电信依托其在视联网、卫星通信等领域的优势,打出了具有中国电信特色的出海服务牌。
其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已在香港、老挝落地,加速推动通信技术迈向全球普惠服务。
中国移动则聚焦“AI+DICT”,以行业解决方案为核心,打造覆盖多领域的智能化服务能力,在香港推出“ONE Home+”智慧家庭平台,并于近期完成对香港宽频的收购,进一步巩固了香港本地通信市场。
中国联通持续做大车联网的国际化业务,形成了以车联网为核心的全球化布局。面向车联网,中国联通推出了汽车出海智能服务平台,形成了5大产品系列和13个解决方案。这种差异化竞争格局避免了运营商在海外市场陷入国内式的“内卷”竞争,反而形成了互补优势,共同助力中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海外业务持续发展,三大运营商都积极面向海外市场加大人才招募力度,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国际化视野。
近段时间以来,中移国际在中国、肯尼亚同步开启新一轮社会招聘,岗位包括国际业务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等;中国电信国际先后启动了2025年社会招聘和2026年校园招聘,持续招募具备全球化视野和本地化运营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联通国际也积极开展海外人才招募工作,面向东南亚、韩日、中东、拉美等地区招聘AI、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等技术人员,强化海外业务支撑能力。
现在的海外市场,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三大运营商能不能从“国内巨头”变成“全球玩家”,就看这几年的“猛攻”能不能找准方向、踩对节奏。
来源:通信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