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行不行?住这儿的都懂,根本不想挪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7:54 1

摘要:现在总有人说罗湖“跟不上趟”,聊深圳的时候,要么说福田的高楼、南山的科技公司,要么说宝安的新厂房,顺带就给罗湖扣个“发展慢”的帽子。但其实啊,罗湖早就在悄悄变样了。

现在总有人说罗湖“跟不上趟”,聊深圳的时候,要么说福田的高楼、南山的科技公司,要么说宝安的新厂房,顺带就给罗湖扣个“发展慢”的帽子。但其实啊,罗湖早就在悄悄变样了。

2023年深圳各区GDP一出来,罗湖2808亿排第六,跟福田的5704亿、南山的8566亿、宝安的5202亿比,确实差一大截,这也成了有人说它“不行了”的理由。可你们不知道,罗湖7.2%的增速,比福田的2.8%、南山的5.1%都高,这说明它根本没歇着,反而在慢慢回血。

只不过罗湖的难题有点特殊:全区就78平方公里出头,一半多的地都划成了生态保护区,能盖楼开发的还不到10平方公里。再看看宝安,有397平方公里的地能折腾,南山还能靠前海自贸区扩空间。所以罗湖只能在“小地盘里抠潜力”,靠旧改换新样——2024年螺岭片区改造就投了68亿多,蔡屋围旧改要盖320万平方米的房子,整个罗湖旧改加起来要花4200亿,差不多能把现有建成区的三分之二都翻新一遍,慢慢把老城区的架子换掉。

虽说深圳一直往西发展,但罗湖的烟火气是真没丢。东门老街挤得人挨人,乐园路的海鲜排档又新鲜又便宜,万象城也能买到奢侈品,一条街两边,又热闹又实在。也正因如此,罗湖每平方公里有8.3个商店,比深圳任何地方都密,不管是下楼买把菜,还是想逛大牌,出门15分钟都能搞定。可现在线上购物太火,传统生意不好做了,2024年罗湖卖东西的总额1341亿,还降了3.9%,跟深圳全市1.06万亿的消费盘子比,确实有点拖后腿,东门步行街空着的商铺一度超过20%,以前的“购物天堂”,也得换个活法了。

要说罗湖最让人头疼的,那肯定是停车。很多的停车场天天满得进不去,估计光停车位就缺了10万个。公共交通也挤,老街地铁站一天有42万人上下,是深圳最挤的站,不过这倒也说明罗湖还能吸引人来。好在以后会好点,5号线西延线2025年通车后,罗湖能多3个换乘站,14号线更快,从罗湖到坪山只要30分钟,上班通勤能省不少时间。

作为离香港最近的地方,罗湖现在也迎来了新机会。2024年从莲塘口岸过香港的人有3600万,比前一年翻了一倍还多,加上免税政策变了,香港人来深圳花了557亿。罗湖口岸改造后,通关快了3倍,坐跨境巴士能直接到香港上水广场,好多香港人专门来这边消费。水贝万山珠宝园还搞了“跨境直播”,香港设计师的品牌通过抖音卖给内地人。不只是做生意,医疗教育也在跟香港对接,罗湖医院集团跟香港大学医学院合作建了跨境医疗中心,病历都能互通;香港培侨中学也落了户,成了深港教育融合的样子。

年轻人爱找网红打卡地,但罗湖的“好住”是实实在在的。深圳30%的三甲医院、40%的省级重点中小学都在这儿,看病、上学不用跑远路。梧桐山脚下的东湖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18%,但有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也方便。所以罗湖的常住人口连续5年都在涨,2024年到了104万多人。而且罗湖的生态是独一份的,梧桐山、仙湖植物园、深圳水库这些“城市绿肺”,占了全区45%的面积。周末去梧桐山爬好汉坡,去弘法寺烧柱香,或者去东湖公园看龙舟赛,在密密麻麻的大城市里,能有这样的环境,真挺难得的。

来源:陈汉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