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季学期伊始,为进一步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扣好开学第一粒法治扣子,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组织该院18名法治副校长深入挂点学校开展“法治第一课”系列活动,聚焦网络安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性侵、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
秋季学期伊始,为进一步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扣好开学第一粒法治扣子,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组织该院18名法治副校长深入挂点学校开展“法治第一课”系列活动,聚焦网络安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性侵、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普法宣讲、互动问答、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展开法治宣传教育。
一起来看看吧国旗下普法宣讲
9月5日,在立新小学开学典礼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法治副校长钟翠凤在国旗下发表“学做法治小卫士,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讲话。钟翠凤详细讲解了“游戏福利”陷阱、“明星粉丝”陷阱、“冒充熟人”陷阱、“免费送”陷阱、“恐吓利诱”陷阱等专门针对小学生的五种常见骗术,引导学生牢记五个守护法宝:擦亮眼,不轻信;守秘密,不透露;管住手,不转账;多求证,要核实;遇电诈,要报警。
网络安全普法宣讲
在福利中心校、洞池小学、大围小学,法治副校长们结合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电信网络诈骗、个人隐私泄露等网络安全典型案例,用“小故事大道理” 的方式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普及了“免费游戏皮肤”陷阱、出借“三卡”帮信、“开盒”等各类网络风险,告诫同学们务必保护好个人信息,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9月11日晚上,法治副校长莫菲走进民族中学,以“守护少年的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题,通过“现场授课+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全校3098名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课上,莫菲就刑事责任年龄、如何预防犯罪、学会自我保护三方面展开讲解,并结合典型案例着重强调“青少年违法犯罪十大误区”,教育引导学生们学会区分犯罪、远离犯罪,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讲
在华润小学、朝阳小学、石鼓源小学,法治副校长们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实际学习生活,详细讲解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如何预防犯罪等内容,通过剖析真实案例、互动问答等形式,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贴近生活的常识,帮助同学们清晰认识法律的红线所在和行为边界所在,进一步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行事能力。
9月11日,法治副校长彭碧霞走进麦岭中心校开展“小学生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专题法治课。课上,彭碧霞通过通俗语言讲解性侵的定义、类型及常见场景,教学生认识身体隐私部位,区分安全接触与不当接触,不为坏人保守秘密等。同时,重点传授日常防范策略,包括保持安全距离、拒绝诱惑、网络安全守则等,还通过情景模拟练习拒绝技巧与紧急求助方法,通过有奖竞答、随机访问、鼓励学生上台分享学习心得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防性侵知识。
交通安全普法宣讲
在麦岭镇初中,法治副校长李金泽结合学生日常出行特点及典型交通事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讲解未成年人横穿马路、未佩戴安全头盔、违规驾驶机动车等行为的危害和法律后果,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争做文明交通的宣传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在横塘小学、江塘完小、秀水完小、塘源小学、秀山完小、古城中心校,法治副校长们聚焦“预防校园欺凌,增强自护能力”主题,从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表现及危害、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相关法律知识,并通过视频普法、互动问答、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切实增强自我安全与防范意识,坚决对校园欺凌说“不”。
活动最后,法治副校长们向学校赠送广西法院少年审判普法丛书《向校园欺凌说“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筑牢法治根基。
【2025年第86期】
来源:广西富川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