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湖之间:一名法院驻村书记的秋始与夏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18:32 1

摘要:九月的序章是秋始,秋风送爽,青芜与红蓼,岁岁好相似。去年今日,我带着组织的重托和满腔热忱,从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来到这片被泸沽湖怀抱的土地。还记得初到时的新奇与忐忑,如今都已沉淀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难以割舍的牵挂。

九月的序章是秋始,秋风送爽,青芜与红蓼,岁岁好相似。去年今日,我带着组织的重托和满腔热忱,从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来到这片被泸沽湖怀抱的土地。还记得初到时的新奇与忐忑,如今都已沉淀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难以割舍的牵挂。

今夜,湖面如镜,星河倒悬,又值周年,我坐在落水村委会办公室,写下这一年的四季轮回。

秋·初至

八月底的落水村,泸沽湖面泛着初秋的微光,微风裹着湖腥气,灌进领口时总让人缩脖子。

当我抱着厚厚的政策文件站在村委会门口,看着那些印着“乡村振兴”“防返贫监测”字样的纸张,仿佛隔着玻璃看雨,清晰却冰冷。

第一次随支书走访时,我认真记下每家人口数、劳动力、学生及收入来源,夜晚整理表格,窗外梨树已结出青果,我想起熟稔于案卷里的法条与裁判文书的逻辑,在这里竟不知该如何安放。

在村“两委”班子的配合下,我迅速整理思绪,战胜初来乍到的惶恐,开始探索这片即将长驻的土地。随着对村情的基本了解,我带着工作队员开启了走村串户的征程。每天“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按照计划深入各个村组了解民情、回应民需、急解民求。慢慢地,各个村组、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户、特困户的家庭情况都熟记于心。经过主动探索和学习,我完成了从新手到熟练工的转变,对落水村的各项工作心里有了大致轮廓,工作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

冬·暖意

雪落时,山尖先白了,泸沽湖的冬晨总裹着寒气。

犹记得在村委会火塘边调解的一起纠纷,那天太阳刚偏西。起初,我们尝试了“面对面”的方式,让双方当事人坐在火塘两侧,希望他们能在倾听中彼此理解,然而积怨已深,双方家属吵得凶,我们果断转换方式,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沟通,我蹲在一方身边听他叹息,又坐在另一方身旁看她抹泪。三个多小时里,法条化作家常话,情理融进一杯杯茶水中,最终让一场眼看要升级的冲突,在星斗满天的深夜化为一份平静的协议和一句“给你们添麻烦了”。

回程时,星空垂得极低,我忽然明白:法条需要翻译成生活的语言,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成活。而那跳动的火塘,也让我懂得了何为“调解的艺术”——它不是在庭上审判对错,而是在人间烟火里,找到那个能让彼此都不再疼痛的缝合点。

工作之余,生活简单却充满暖意。早睡早起,白天在办公室处理各类表格文书,晚上得空便继续入户走访,与村民们围坐在火塘旁,聊聊家常,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偶尔闲暇时,我会在窗边静静地看着远处的湖景,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内心也变得格外平静。

春·沉淀

正值初春,柳芽刚冒头,泸沽湖面的薄雾还缠着山腰。

日常工作如水般流淌,忙碌和平静交织在一起。检查、统计、传达会议精神,走访调研、整理档案、研判防返贫动态,庭院经济验收时走进田间地头、禽舍棚圈,“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时核准每户的分数。联系爱心企业给学校送桌椅,给困难家庭、残障人士送米油,这些琐碎事里,藏着“驻村要驻到点子上”的答案。

夏·繁盛

芦苇长到齐腰深时,“水性杨花”铺满了湖面,白生生的花在绿藻间晃。

去年秋天记在民情手册里的那些问号,如今都变成了亮堂堂的答案,我渐渐明晰村民的急难愁盼在哪里,清楚法律条文该往哪处落。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调解了十余起纠纷,台账本上的红笔批注越来越少,村民握手时的力道却越来越沉。路上村民遇到我会亲切问好,像湖面的阳光,晃得人心里透亮。

我忽然想起初来时对着“乡村振兴”四个字犯怵的自己,原来那些晦涩的词,像湖里的沙,经了四季的淘洗,渐渐会沉淀成心头的秤。

泸沽湖的水还在流淌,而我这颗外来的石子,终于在四季轮回里,慢慢长出了属于这里的根。

回望这一年,从秋的茫然到夏的笃定,原来融入从不是刻意做什么,是风里的方言听熟了,火塘的温度记牢了,是他们不再把我当“法院来的”,只当是“住在村委会的小袁”,是让法治的种子借大地的温度生长,自己亦成为这土地的一部分。

来源:云南高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