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望,你这个儿子真是没救了!三十岁的人了还在家啃老,你看看人家隔壁老李的儿子,都开上小汽车了!"
德望,你这个儿子真是没救了!三十岁的人了还在家啃老,你看看人家隔壁老李的儿子,都开上小汽车了!"
王姐站在楼下小卖部门口,对着刚下班的陈德望一顿数落。
陈德望提着菜篮子,脸色铁青:"王姐,我儿子的事就不劳您操心了。"说完大步向楼上走去。
陈德望推开五楼的房门,果不其然,陈钦正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桌上摆着外卖盒子,房间里烟雾缭绕。
听到开门声,陈钦头也不回地说:"爸,饿了,你做饭吧。"
"做你个头的饭!"陈德望终于爆发了,一把扯掉电脑电源,"你给我听着,从明天开始,我一分钱都不给你了!你愿意饿死就饿死去!"
陈钦这才回过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爸,你开什么玩笑?"
"我没开玩笑!"陈德望狠狠地瞪着儿子,"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妈要是活着,得被你气死第二遍!"
一年后,当陈德望再次推开这扇门时,看到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
故事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陈钦大学毕业那年,母亲因为肺癌去世了。
临终前,她拉着陈钦的手说:"儿子,妈妈不能照顾你了,以后要自己好好生活。这套房子留给你,就算妈妈给你的最后一份礼物。"
母亲去世后,陈德望搬到了城东的一间出租屋,把老房子留给了儿子。他觉得儿子刚失去母亲,心情不好可以理解,找工作的事不着急,慢慢来就行。
可陈德望万万没想到,这一"慢慢来"就是三年。
陈钦计算机专业毕业,按理说找个工作不难。可他性格内向,第一次面试就紧张得说不出话,被人事经理直接打发了。
第二次面试稍微好一些,但对方嫌他没有工作经验,又被拒绝了。
连续几次失败后,陈钦彻底失去了信心。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每天除了打游戏就是刷短视频,偶尔出门买点生活用品。邻居们看在眼里,背地里没少议论。
"你说这个陈钦,大学生啊,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
"还不是被他爸妈惯的,从小到大没吃过苦。"
"现在好了,他妈没了,就剩他爸一个人供着,真是造孽。"
这些闲言碎语传到陈德望耳朵里,让他既心疼又愤怒。心疼的是儿子失去母亲后一蹶不振,愤怒的是这孩子怎么就不争气呢?
每个月,陈德望都会给陈钦1500块钱生活费。这钱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4000多的维修工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特别是陈德望还要自己租房住,交房租水电,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可陈钦对此毫无感觉。他觉得父亲给自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套房子本来就是母亲留给自己的,自己住在这里有什么不对?
陈钦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上午睡到自然醒,起床后叫个外卖,边吃边刷手机。下午打游戏,晚上继续打游戏或者看直播。
偶尔心情好的时候,会下楼帮王姐修修手机,赚点小钱买烟。
王姐对陈钦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她觉得这孩子不争气,三十岁了还啃老,实在丢人。另一方面她又有些心疼,毕竟看着这孩子从小长大,母亲又去世得早。
"小钦,你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有一次,王姐拿着修好的手机对陈钦说,"你看你,修手机修得这么好,出去开个维修店多好。"
陈钦摆摆手:"王姐,现在谁还修手机啊,坏了直接换新的。再说开店要本钱,我哪有钱。"
"你爸每个月给你一千五,你存点钱不就有了?"
"我这点钱够干什么的?房租水电网费,再买点生活用品,剩不了几个钱。"陈钦说得理直气壮。
王姐气得说不出话来。这孩子还真把啃老当成理所当然的事了。
就这样过了三年。陈德望从最初的理解和心疼,逐渐变成了失望和愤怒。
特别是看到同龄人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有的甚至都有了孩子,而自己的儿子还在家里混吃等死,这种对比让他痛苦不堪。
陈德望开始频繁地来看儿子,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劝说。
"小钦,你不能这样下去了。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头发乱糟糟的,胡子也不刮,像个什么样子?"
"爸,我在家里又不出门,收拾那么整齐干什么?"
"你就是因为不出门才变成这样的!你得出去找工作,和人打交道,这样才能重新开始。"
"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我一个三十岁的,又没什么工作经验,谁要我啊?"
"你不试怎么知道?总不能一辈子待在家里吧?"
"再等等吧,我最近在研究一些网上赚钱的项目,说不定能有什么发现。"
每次对话都是这样,陈德望苦口婆心,陈钦敷衍了事。时间久了,陈德望也累了。
最让陈德望心寒的是,有一次他生病了,发烧到39度,给陈钦打电话希望他能来照顾一下。
陈钦在电话里说:"爸,我正在打团战,等会儿再说吧。"这一等就是一整天,直到第二天陈德望自己好转了,陈钦才想起来这件事。
"爸,你昨天怎么样了?好点了吗?"陈钦在电话里问道。
"我要是死了你知道吗?"陈德望怒火中烧。
"爸,你说什么胡话呢?不就是个感冒吗?"
陈德望挂了电话,坐在租来的小房间里,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里一阵阵发凉。
自己辛辛苦苦供了这个儿子三十年,到头来得到的是什么?连自己生病了都不关心,这还是自己的亲儿子吗?
压垮陈德望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次意外的发现。
那天陈德望下班回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不见了。他以为是放在了儿子那里,就去老房子找。陈钦不在家,陈德望用备用钥匙进了门。
在找银行卡的过程中,陈德望无意中看到了陈钦的电脑桌上放着一张购物清单。上面写着:游戏充值500元,外卖费用800元,烟酒300元,话费200元...
陈德望仔细一算,陈钦一个月的花费竟然超过了2000元!而自己给他的生活费只有1500元,那多出来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陈德望继续翻找,在抽屉里发现了几张当票。原来陈钦把母亲留下的首饰都拿去当了,换来的钱用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看到这些当票,陈德望彻底崩溃了。这些首饰是妻子的遗物,是她留给儿子的念想,陈钦竟然为了打游戏和买烟酒把它们当掉了!
陈德望颤抖着手拿着当票,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妻子啊,我们的儿子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天晚上,陈德望等陈钦回家后,把当票拍在了桌子上。
"这是什么意思?"陈德望的声音在颤抖。
陈钦看到当票,脸色刷地一下白了:"爸,我...我可以解释..."
"解释什么?解释你为了打游戏把你妈的遗物当掉?解释你一个月花两千多块钱,还嫌我给的钱不够?"
"我没有嫌不够...我就是...就是有时候想买点东西..."
"买什么东西?游戏装备?烟酒?"陈德望越说越激动,"你知道我为了供你,自己住什么样的房子吗?你知道我一天吃几顿饭吗?"
陈钦低着头不说话。
"你妈临死前还担心你,让我好好照顾你。我照顾了你三年,得到的是什么?是你把她的遗物当掉去打游戏!"
陈德望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我算是看明白了,你是彻底没救了!"
"爸,我不是故意的...我会把首饰赎回来的..."
"你拿什么赎?你有工作吗?你有收入吗?"陈德望彻底爆发了,"从明天开始,我一分钱都不给你了!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管不了了!"
说完,陈德望夺门而出,留下陈钦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
陈德望说到做到。第二个月,陈钦等了好几天都没等到生活费。他给父亲打电话,对方直接挂断。发短信,也没有回复。
刚开始,陈钦还以为父亲只是一时气话,过几天就会心软。可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陈德望真的一分钱都没给。
陈钦开始慌了。他从来没有独自生活过,所有的开销都依赖父亲。现在断了经济来源,他该怎么办?
第一个月,陈钦靠着卖游戏装备和手办撑过去了。这些东西他之前花了不少钱买,现在低价出售,多少能换点生活费。
第二个月,他开始变卖家里的东西。电视、洗衣机、微波炉,能卖的都卖了。可这些钱也撑不了多久。
第三个月,陈钦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硬着头皮出去找工作。
可现实比他想象的更残酷。三十岁的年龄,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这样的条件在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你之前做什么工作?"面试官问。
"我...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陈钦小声回答。
"在家做什么?"
"就是...休息..."
面试官皱了皱眉:"休息了几年?"
"三年..."
"三年?!"面试官显然很惊讶,"你这三年都在做什么?"
陈钦说不出话来。总不能说自己在家打了三年游戏吧?
"对不起,我们公司目前没有合适的职位。"面试官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类似的场景重复了很多次。陈钦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用,连一份最简单的工作都找不到。
生活费越来越紧张。陈钦开始节省每一分钱,以前一天三顿外卖,现在改成一天一顿。以前抽好烟,现在改抽最便宜的。可即便这样,钱还是不够用。
最困难的时候,陈钦一连三天没有吃过正经饭,只能靠泡面充饥。他想过去找父亲认错,可又拉不下脸。
他觉得父亲太绝情了,不就是当了几件首饰吗,至于断绝父子关系?
王姐看在眼里,心里也不好受。虽然她平时总是数落陈钦,但看到这孩子真的落魄了,还是会偷偷帮助他。
"小钦,过来一下。"有一天晚上,王姐叫住了刚从外面回来的陈钦。
"王姐,什么事?"
"我家今天包饺子,包多了,你拿一些回去吃。"王姐把一大盒饺子塞给陈钦。
陈钦接过饺子,眼眶有些湿润:"谢谢王姐。"
"别客气,都是邻居。"王姐顿了顿,"小钦,你和你爸的事...要不你主动低个头?他毕竟是你爸,哪有父子过不去的坎?"
陈钦摇摇头:"王姐,不是我不想低头,是他太绝情了。我现在这样,他看不见吗?他就这么狠心?"
王姐叹了口气:"你爸也不容易。你想想,他一个人供了你三十年,到最后发现你把你妈的遗物都当了,他能不伤心吗?"
"我又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就可以吗?那些首饰对你爸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想过吗?"王姐的话让陈钦陷入了沉思。
从那以后,陈钦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他想起了母亲临终前的话,想起了父亲这些年的辛苦,想起了那些被自己当掉的首饰。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确实做错了很多事。
可意识到错误和改正错误是两回事。陈钦依然找不到工作,生活依然困顿。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任何价值,除了给别人添麻烦,什么都做不了。
就在陈钦最绝望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一切。
那天陈钦帮王姐修手机,无意中发现她的手机里装了一个直播软件。王姐正在看一个卖货的直播间,主播在卖一种叫做"老长沙臭豆腐"的小食品。
"王姐,您也看直播买东西啊?"陈钦好奇地问。
"哎呀,别提了,我昨天买了一箱这个臭豆腐,结果味道不对,想退货人家不同意。"王姐抱怨道。
陈钦看了看屏幕上的商品,又看了看王姐买回来的实物,发现了问题所在:"王姐,这个主播卖的是假货。
您看,正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是激光打印的,他这个是喷墨打印,一看就是假的。"
"真的吗?我怎么看不出来?"
"我以前在网上买过很多这种小食品,对包装比较熟悉。"陈钦指着包装上的细节说,"您看这里的防伪标志也不对,正品是凹凸印刷,这个是平面的。"
王姐恍然大悟:"怪不得味道不对呢!那怎么办?"
"我帮您举报这个主播,应该能退货。"
陈钦很快就帮王姐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于各种网络商品的真假辨别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度。
这些年在网上买东西积累的经验,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小钦,你这么懂这些东西,怎么不去做这一行呢?"王姐建议道。
"做什么行?卖假货吗?"
"不是卖假货,是卖真货啊!你看现在网上这么多假货,要是有人专门卖真货,肯定有市场。"
陈钦觉得王姐说得有道理,但他没有启动资金,也不知道从何做起。
几天后,陈钦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教人做直播带货的视频。
视频里的老师说,做直播带货不需要很多启动资金,只要有手机和一些小商品就可以开始。
陈钦心动了。他仔细研究了这个领域,发现确实有很多机会。特别是一些小众的、优质的商品,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完全可以做起来。
陈钦用仅有的几百块钱,从批发市场买了一些小商品,开始尝试直播带货。
第一次直播,只有三个人观看,而且都是系统自动推荐的。陈钦紧张得说话都结巴,介绍商品的时候漏洞百出,一个东西都没卖出去。
可陈钦没有放弃。他开始认真学习直播技巧,研究成功主播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
慢慢地,陈钦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着意想不到的天赋。
他对商品的了解非常深入,能够发现其他主播注意不到的细节。他会告诉观众如何辨别真假,如何挑选优质商品,这种专业性很快吸引了一批固定观众。
"主播,你推荐的那个蜂蜜真的很好,我妈妈很喜欢。"
"主播懂得真多,比其他主播专业多了。"
"主播什么时候再播?我专门来买东西的。"
看到这些留言,陈钦第一次感受到了被需要的感觉。原来自己也是有价值的,也能给别人带来帮助。
直播间的观众越来越多,销量也在稳步增长。第一个月,陈钦赚了500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赚到钱。
第二个月,他赚了1200块钱。第三个月,2000块钱。第四个月,3500块钱...
陈钦开始相信,自己终于找到了适合的道路。
生活有了保障后,陈钦开始考虑赎回母亲的首饰。他去当铺一问,发现由于时间过长,有几件已经被处理掉了。
陈钦心里很难受,但他下决心一定要把剩下的首饰赎回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陈钦终于把能赎回的首饰全部赎了回来。看着这些闪闪发光的饰品,陈钦想起了母亲,想起了父亲的伤心,心中充满了愧疚。
陈钦开始想要和父亲和解,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毕竟是自己犯了错,而且父亲的态度一直很坚决。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陈钦在直播间认识了一个做进出口生意的客户,对方看中了陈钦的专业能力和诚信品格,邀请他合作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需要陈钦去国外考察一些商品,学习国外先进的销售模式。
"小伙子,我觉得你很有潜力。这次机会很难得,虽然要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回报会很丰厚。"客户在电话里说。
陈钦心动了。这不仅是一个赚钱的机会,更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在出国前,陈钦想告诉父亲这个消息,但又怕父亲不相信。最后,他只是给王姐留了个纸条,说自己要出去一段时间。
这一去就是8个月。
8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整个小区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来源:聪明高山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