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国家疾控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防治病毒性肝炎五年行动计划,提出2030年将我国乙肝母婴传播率控制在1%以下,并进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
9月12日,国家疾控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防治病毒性肝炎五年行动计划,提出2030年将我国乙肝母婴传播率控制在1%以下,并进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
计划明确,自今年起至2030年,我国将不断提升病毒性肝炎的检测发现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减少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及死亡。到2030年,儿童甲肝、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需持续保持在95%及以上,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诊断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
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和甲肝、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工作,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及时补种,巩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成效。托幼机构和学校需严格落实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在阻断母婴传播方面,医疗卫生机构需为孕产妇尽早提供乙肝检测,为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抗病毒治疗,在12小时内为乙肝病毒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接种疫苗,尽早实现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目标。
此外,医疗卫生机构还需优化诊疗流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治疗前评估,动员符合条件者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并探索互联网诊疗和药品配送模式,加强患者教育和咨询服务。卫健和医保部门要支持患者凭院外处方在定点药店购买乙肝抗病毒药物,医保部门还应将符合条件的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全面落实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甲肝、戊肝经饮食饮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乙肝、丙肝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乙肝经母婴传播正在迈向消除。行动计划的出台将为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奠定基础。
记者:柴嵘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