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身份第一波暴雷潮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21:29 1

摘要:实际上,不过是路途中,人家收割的第一波韭菜罢了。凡是提倡的,必有大雷等着你来填。这前几年上杆子想通过优才,高才等人才引进计划进HK的人,这波开始又老实了。

前些年,国内这边都在鼓吹香港身份,一堆人因为利益在推DSE计划,你以为天上掉馅饼了,自己可以为孩子规划出另一个赛道,然后又拿身份,又能读名校。

实际上,不过是路途中,人家收割的第一波韭菜罢了。凡是提倡的,必有大雷等着你来填。这前几年上杆子想通过优才,高才等人才引进计划进HK的人,这波开始又老实了。

老实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多中产家庭满足不了续签条件,比如居住,工作,生活成本这些都是问题,你这些达不到要求,你就没办法继续转永久居民。你只能被迫中断,前面花了大代价拿到的临时身份,更像一张过期的船票罢了。

为什么说香港身份第一波暴雷来了?

No.1 临时身份中断的比例达到46%!

话说,香港高才通计划自2022年12月开始启动,到今年2025年,获批人数已经超十万+了,大部分人拿的都是两年期的临时通行证,今年要进入续签阶段。

很多人甚至都没思考过能否过续签的问题,一开始是被鼓动的往香港身份走,一冲动就上了。现在坑来了。根据高才通截止到2025年7月31诶人的数据,有13678人的签证已经到期,目前已经有46%的人因为不续签已经离港。其中有7394人继续递交续签申请等审批。当然,你继续续签,也不是100%获签,还有6%-9%的不被通过率。目前第一波通过续签的是7394人,占比94%。这才是第一次续签而已,你要拿永居等扛7年。

为什么这么多中产家庭选择不续签,要离开香港?

核心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从而延伸出的压力问题。来香港试水后发现这里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及预期,香港薪资是高,但比国内卷多了。很多中产家庭本来在国内挺好的,来这就跟遭罪一样。这一点和疫情后,许多人往澳洲以及加拿大跑,甚至马来这些地方跑一样一样的,这两年都陆续又回来了。

还有就是有些家长觉得生活成本太大了,居住条件有限制,当地物价,学费各方面都提升,有些人是咬咬牙来的,发现根本坚持不了,只能撤了。

还有些就更简单了,不是所有的来走DSE体系的孩子都能捡漏的,孩子不行,你即使换服务器也一样。你是孟母三迁了,但孩子没跟上你节奏。反而因为跟不上,在这边又是新环境,适应不了,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各种都不及你预期。妥妥一家人遭罪。

No.2 新政策门槛变高,对续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话说,这几年国内推波助澜的往香港推流,弹丸大的地方,能承接多少人了?人数一上去,肯定给限制。香港发放这种优才,专才,高才这种核心是为了弥补那些流失的居民。配额其实有限的。

现在申请量上来了,各种要求就严格起来了,开始在你学历,税收,工作性质,收入,税单方面,以及你是否在香港经常居住等基本面开始更严格要求了。第一波就这样,后面会愈发收紧,你即使能扛下去,能续签又如何?续签就一定能通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后续续签通过率能有70%都烧高香了。

而且有不少家庭是被忽悠瘸了才过来的,很多材料其实都未达标的,是被人包办的。审核的数据里面,后续收入评估以及工作性质都不符合人家续签标准。人家是要你来给香港做贡献的,不是让你来薅羊毛的。

No.3 临时身份中断后,反而坑了孩子!

好多家长是在为孩子规划这么一条途径,听人家一忽悠,觉得DSE是个好东西啊,孩子即可享受本地生的升学通道,即可享受香港的八大低门槛录取,而且可以享受大陆130多所高校的优待。最起码考个211和985以为稳了。

想法都是美好的,但支撑想法的除了要信念和行动力之外,还需要经济支撑。这些都没有,门槛就会把你拒之门外。潮水褪去后,你会发现和你同样在裸泳的伙伴还挺多。

但不得不说,这对孩子来说,属于一个二次伤害,折腾来折腾去的,孩子的规划并没最终落地。反而画虎不成,把孩子前程给撕碎了。

如果父母作为高才或优才或专才登签证中断,那么作为孩子这方的受养人签证也会同时失效。除非你转学生签证,否则没资格继续留在本地继续读书,参加校内DSE考试。

即使你转成学生签证,让香港学校给你担保,你的身份性质也变了,你变成了自修生(private candidates)途径,这种途径也很鸡肋,你考试是受限的,申请时会被当国际生对待的,只有本地生才能享受3322或332A门槛进入香港八大,而且学费低就不说了,竞争池子也少。但你如果是自修生身份,就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比如同样学费,本地生4w港币一年,国际学生14w起步一年。

即使你考回大陆,大陆130多所高校是认可HKDSE的,但前提是你要有香港身份,或通过内地的免试招生通道。这又把你堵住了。你大概率只能往海外大学跑?

辛辛苦苦这么一遭,回首望去,全是坑,全是问题要解决。

总了个结:所以啊,身份这个东西,当年弄的时候多有激情,现在退的时候就有多沮丧。你如果信息差不到位,你只能是别人营销下的韭菜。而大多数国内家庭是没那么多分辨力的,人家一鼓吹,香港这里好,孩子如何有的选?一吹自己就上头了。

你干仗都需要粮草先行了,你自己不摸摸底,问下自己能不能扛的住续签?或抗下这7年?

还有,最近香港的高校过于热门了,泡沫已经起来了,潮水褪去的时候,也会有人在裸泳。这不是我要去语言啥,而是历史规律就是这样,你看英国,澳洲都经历过几轮了,现在又轮到香港了。申请都这么扎堆了,难度上去不说,能匀给你的位置也少啊。真当香港有黄金挖不成?

来源:英国留学Mart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