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黄饱满的沂蒙山黄小米、核小肉厚的蓬莱太婆梨、清甜无渣的莱阳秋月梨、瓣大饱满的农家大蒜……一场别开生面的“果蔬红毯秀”,拉开了2025年电商丰收盛典的序幕。
金黄饱满的沂蒙山黄小米、核小肉厚的蓬莱太婆梨、清甜无渣的莱阳秋月梨、瓣大饱满的农家大蒜……一场别开生面的“果蔬红毯秀”,拉开了2025年电商丰收盛典的序幕。
@田家四姐妹、@新农人许多等“三农”达人亮相“果蔬红毯秀”。
9月11日,山东烟台,一批优质“三农”创作者、电商经营者与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展示丰收成果,分享创业经验,探讨助农新技术与新业态,共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农”达人手持家乡特产走进直播间。这场充满乡土气息的直播,吸引了25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开播仅40分钟,就卖出了1200多单特色农产品。
“三农”短视频创作者@烟台苹果霞姐。
这些新农人手中捧着的不只是农产品,更是一个个真实动人的乡村故事。退休英语教师李晓霞,如今是“烟台苹果霞姐”。她在零下8℃的果园里用英语推介苹果的视频,打动了无数网友。农妇的质朴与英语教师的优雅在她身上共存,账号仅注册一个月就收获36万粉丝。如今,她的直播间已成为新的“讲台”,累计卖出10万斤苹果,还帮助乡亲销售樱桃、网纹瓜等农产品。
与李晓霞不同,“新农人许多”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创业路。五年前,大四还没毕业的他毅然从城市来到寿光东斟灌村种彩椒。从不被看好的“城里少爷”,到如今拥有40多万粉丝的创业者,许多通过电商平台将家乡彩椒推向了全国。
“三农”短视频创作者@沂蒙二姐。
而“沂蒙二姐”吕玉霞,则用诗歌记录着乡村的点滴。50多岁的她在现场朗诵自创的丰收小诗:“我欲提笔写下丰收的景象,句句都是来自大地的回响……”从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妇女,到拥有165万粉丝的“田埂诗人”,吕玉霞不仅用诗歌打动人心,还帮助老乡搭建线上店铺,让农品直达全国。
这些新农人的成长背后,是电商助农模式的蓬勃发展。《2025丰收节农产品消费白皮书》显示,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平台累计销售农特产品达102亿单,平均每天有2448万单农特产发往全国各地。三年来,平台累计销售农特产超200亿单,有效推动了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
抖音电商综合业务鲜食生活行业运营经理翟黎明。
抖音电商综合业务鲜食生活行业运营经理翟黎明介绍,过去一年,抖音电商深入广东、山东、广西、辽宁等各大产区,开展产地溯源直播、短视频征文、商家培训等助农活动。全年农特产品店播商家数量同比增长51%,超546万名创作者带货农产品实现动销,越来越多农货商家选择通过抖音电商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
活动现场。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陈强远围绕“全域兴趣电商如何助农增收”展开多维度探讨。
专家学者指出,电商将短视频、直播变为“新农具”和“新农活”,为返乡青年提供增收的物质基础,也帮助他们建立身份认同与乡土归属感。新农人与电商的结合有效推动农业市场化转型,通过精准对接需求、细化产业链分工提升生产效率。未来,电商将向“全域化”发展,联动多场景实现“农品销售+文旅增收”,通过数字赋能新农人激活乡村产业,形成“人兴、业旺、村活”的良性循环。
活动结束时,李晓霞告诉记者,新一季苹果即将成熟,她会继续当好家乡“代言人”。她的身后,乡亲们正在忙碌地打包发货。直播间外,山东的苹果、小米、芍药正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这些新农人用他们的故事证明:数字时代的乡村,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