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淌不息的富水河,养育了祖祖辈辈的村民。在堂弟儿时的记忆中,富水河给予他快乐的童年。他在河里摸鱼捉虾,光着屁股在河里洗澡,在河边的大树上摸鸟蛋,童年的时光,因富水河快乐而有趣味。
岭龙山下,有个村庄叫富水村。村前的河以村得名,叫富水河。堂弟生在富水村,父母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赵幸福,寓意他的一生幸福美满。
流淌不息的富水河,养育了祖祖辈辈的村民。在堂弟儿时的记忆中,富水河给予他快乐的童年。他在河里摸鱼捉虾,光着屁股在河里洗澡,在河边的大树上摸鸟蛋,童年的时光,因富水河快乐而有趣味。
富水村并不富裕。在堂弟的印象中,村里的土地大多是丘陵山岗,农民种地靠天吃饭,日子过得贫穷。上学的时候,放了学,他上山刨药材,在石头堆里捉蝎子挣学费。星期天,他要帮家里放牛,拔猪草。只有那条汩汩流淌的富水河,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高中毕业后,堂弟回村务农。他每天跟父亲上山劳动,汗珠子甩八瓣,力没少出,苦没少受,辛辛苦苦忙碌一年,怎奈,全家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活。站在富水河边,他不断的问: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这年,过了春节,父亲对他说:“孩子,别待在这个穷窝窝了,在家种地没有出路,弄不好将来连个媳妇也讨不上,还是出去打工吧。”
穷家难离。堂弟不愿意:“爸,我走了,家里少一个劳动力,你多辛苦啊!”
父亲说:“你走你的,出去挣了钱,爸才会幸福。”
堂弟是个乖孩子,他最听父亲的话。他背着行李卷,含泪离开了家乡,加入到轰轰烈烈的打工队伍中。
在深圳,堂弟在一家服装厂工作。虽说工作加班加点很辛苦,但一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一门心思多挣钱,回家盖一栋新房,娶个媳妇,儿孙满堂,让父母过得舒心快乐。在外打拼八年,表弟没有回过一次家。
和他同住一个宿舍的好友不理解,问道:“难道你就不想家,不想父母吗?”
堂弟眼睛湿润了,含着泪说:“怎能不想呢,等我混出个样子,就回家孝敬父母。”
一年又一年,堂弟吃苦耐劳,省吃俭用,终于攒了二十万。堂弟想家了,牵挂着家里的父母,和那条清澈的富水河。
这年冬天,唐弟回家了。走在村里,他发现村庄面貌与他走时没有多大变化,乡亲们的日子也没有变样,他心里不是滋味。问父亲:“怎么村里还是这么穷?”
父亲叹口气:“村里没有能人,缺乏致富项目,穷根难拔啊!”
这天晚上,堂弟在县电视新闻里看到一条消息:全县脱贫攻坚会议召开,县领导对脱贫攻坚做出了部署。堂弟心里一下亮堂起来。穷则思变,他相信有了政府的好政策,富水村的未来一片光明!他有了新的想法:过年后不再回深圳,留在家乡带领群众摆脱贫困,发家致富。
正月初一,堂弟去老支书家拜年,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老支书笑了,他拍了拍堂弟的肩膀,高兴地说:“叔从小就看出你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外出打拼这么多年,全村人都羡慕啊!叔有个想法,我把村支书的位置让给你,你年轻有为,富水村脱贫致富的担子,就交给你了!你是全村最年轻的党员,可不能困难面前打退堂鼓!”
堂弟当着老支书的面,立下军令状:“不出三年,让你看到一个真正的富水村!”
春节刚过,堂弟走马上任村支部书记。他主持召开全村脱贫致富动员会。会上,他深有感触地对全村群众说:“富水村穷啊,有不少的光棍,贫困户全乡最多,听听就感到脸上无光。资源条件不好,只是受穷的一个方面,关键原因是思想守旧。再穷的山,它也有宝,就看怎么去挖啦!”
台下议论纷纷。有人说:“谁愿意受穷啊!可满身的力气无处使啊!”
堂弟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有富水河,可以引水上山,种植金银花,养羊、养鸡呀,这都是身边的致富宝啊!”有人就问:“怎么引啊?到处是石头,又没有资金,猴年马月能引水上山!光耍嘴皮子,能行嘛!”
堂弟大手一挥,激情飞扬地说:“当年修红旗渠条件那么艰苦,不也修成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发扬红旗渠精神,靠我们的双手,改变生存条件,让富水河淌金流银!资金我来想办法,大伙肯卖力气就行。”
堂弟的一席话,给大家鼓了气,吃了“定心丸”。台下有人喊:“我们就听赵书记的,大家拧成一股绳,敢叫日月换新天!”
堂弟回到家,让父亲拿出他打工挣来的钱,作为引水工程的资金。父亲不同意:“不行!这钱是用来给你盖新房娶媳妇用得,一个子都不能动!”
堂弟对父亲说:“我是村干部,村里有困难,理应带头付出。咱们村摘不掉贫困的帽子,你看着心里就好受!”堂弟苦口婆心,终于说服了父亲。
引水上山的项目在正月后打响。堂弟与群众一起同甘共苦;开凿灌溉管道,引水上山。他拎炮锤,扶刚钎,推小车,扛管子,喊号子:“大家伙们,加把劲啦!引水上山,奔小康啊!”在他的带动下,工地上大家你追我赶,热情高涨,进度一天快使一天。
无数个日子,堂弟顶着晨曦去,迎着星星回。父母痛他,劝他说:“悠着点干,别累垮了身子。”他甩甩膀子,说:“不碍事,我年轻力壮,有的是力气。”
老支书看着他手上的血泡,感动地说:“孩子,为了富水村,你拼了!”乡亲们啧啧称叹:“赵支书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一意为群众,富水村的好日子就要来啦!”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引水工程圆满完成。富水河水引上山的那天,全村群众高兴地像过年。堂弟用手捧起清澈的河水,美美地喝上一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开春正是种金银花的好时节,堂弟马不停蹄,跑出去进种苗,请技术人员,全村播种金银花二百多亩。两年后,全村金银花收入六十多万元。昔日的荒山岗,开出了致富花。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河吃河。堂弟大作水文章。如今,富水河两岸,建起了二百多亩的黄姜种植基地,村里引进金银花加工、蔬菜加工等致富项目。昔日年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贫穷落后富水村,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全乡脱贫攻坚的一面旗帜。
在全镇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镇长亲自给堂弟披红戴花。堂弟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网销网购也在村里悄然兴起。在堂弟的倡导下,不少农户开起了网店,在家里实现就业。村里的二黑开了一家叫“致富通”的网店。他白天上门到村民家里收购柿子、山楂、山鸡蛋、五谷杂粮等地道的绿色农产品,晚上就在家里用电脑或手机处理网销业务,把山货发往全国各地,土产品变成了农家致富的“摇钱树”。村民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过得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幸福是一条河。流淌不息的富水河,给富水村的人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党的二十大,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愿景。堂弟有了新的打算:依托富水河的资源环境,打造乡村休闲旅游,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徐爱清)
来源:海外品牌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