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边是产业快速萎缩,空余大量专利在手急于货币化的日本企业;另一边是市场冲劲正足,需要高质量专利保价护航的中国企业。
作者:陆雨
一边是产业快速萎缩,空余大量专利在手急于货币化的日本企业;另一边是市场冲劲正足,需要高质量专利保价护航的中国企业。
两者结合,完美互补。
于是,在今年5-7月期间,日本松下公司向中国两家上市公司转让专利的记录,就格外引人关注。
涉及的两家公司企业分属于不同行业,一个是来自光伏行业的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日升”,证券代码:300118,),另一个是来自于机器人行业的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松科技”,证券代码:688090)。
2025年8月26日,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转让记录显示,东方日升(Risen Energy Co., LTD)已经分两笔转移记录的备案,共向东方日升转让了7件美国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涉及到太阳能电池组件。
目前双方这笔交易的金额,属于保密信息,外界并不知晓。
东方日升的其中一笔转让记录
在此之前,另外一笔松下转让出去的专利,“购买者”是瑞松科技(Guangzhou Ri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转让的专利中,例如包括一件名为“一种提供临时支撑的方法、装置及重新定位带电导体的手段”的美国专利US10,295,115。
瑞松科技的其中一笔转让记录
一般来说,通过购买专利的方式,有的国内企业会是为了应诉,或是作为储备。之前奥克斯购买东芝专利反击格力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后又有很多中国企业在专利诉讼期间购买专利。
但是目前,这两家中国企业似乎并没有类似诉讼。
来源:企业专利观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