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广州出发一路向西,横跨大半个太平洋,航行8000多公里,就到了夏威夷群岛,岛上的主城就是檀香山。
当老师问到檀香山在哪里时,一个学生回答“夏威夷”。
顿时课堂上哄堂大笑,明明一个如此中国风的名字,怎么可能在美国夏威夷?
哪怕是说日本,也比夏威夷要靠谱的多。
然而真相是,檀香山真的在夏威夷。
从广州出发一路向西,横跨大半个太平洋,航行8000多公里,就到了夏威夷群岛,岛上的主城就是檀香山。
历史课本上的檀香山,是国父孙中山创建兴中会的地方。
而这个地方之所以叫檀香山,则是华人们专门取的名字。
因为这里盛产檀木,当时大批中国人来此采买檀木送到中国,故将这里称呼为檀香山。
而若是按照美国当地的称呼来音译,则应该叫火奴鲁鲁(Honolulu)。
檀香山是夏威夷群岛中的一部分,位于欧胡岛的东南角,总面积为1544平方公里,比香港多出4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41万人。
檀香山是一个十分发达的城市,人均GDP在7.5万美元左右,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
有在檀香山工作的华人表示,檀香山在很多细节上都比中国大城市要好的多。
比如檀香山对汽车驾驶员非常友好,道路比较宽阔,很少有堵车的问题。
而且不论去哪里,都有充足的停车位,不会因为停车堵车的问题而头疼。
再比如檀香山的市容更干净,没有路边摊,路两边也没有乱停乱放的自行车和汽车。
更没有那些脏脏的夜市,到处都非常的整洁干净,就连出租的房子都收拾的像新房子一样。
还有这里非常自由,任何法律不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即便檀香山相对整个美国而言收入低消费高,但宜居性依然比国内大城市要好的多。
当然这些只是移民到檀香山的华人都看法,至于到底是如何优越,到底是不是真的比国内好,就要因人而异了。
国人对于檀香山的熟悉,更多是因为历史课本上关于檀香山的知识点,1894年国父孙中山在这里成立兴中会。
至于孙中山为何会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就和他的哥哥孙眉有关了。
孙眉是孙中山的哥哥,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他在15岁的时候就在南朗地主家当长工。
17岁时孙眉跟随母舅杨文纳赴檀香山谋生,从雇工做起,一步步租地垦荒,经营农牧业,进军商业,逐渐做大做强。
后来他还租下半个猫儿岛种甘蔗,带领大量广东中山乡邻发家致富。
也正是因此,直到今天在檀香山的唐人街,也盛行一种比较小众的粤语,也就是中山市市中心区域的石岐话。
当年孙中山求学留学的费用,都是受到哥哥孙眉的资助,而孙中山之所以去檀香山,也是因为哥哥孙眉在这里。
1894年孙中山决定创办兴中会,孙眉第一个捐款赞助,并积极在海外宣扬救亡图存。
1895年广州起义,孙眉贱卖资产当作军饷,全力支持孙中山。
可以说孙中山的成功,也离不开哥哥的帮助,只可惜后来美国夏威夷改变租地政策,孙眉只能回国,并在1915年病逝。
孙眉和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活动,为华人在檀香山发展打下了基础,如今檀香山有6万多华人聚居在唐人街,传播着中华文化。
当然,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檀香山并不是只有华人。
这里有白人31万人,占比约22.4%;西班牙裔2.8万人,占比8.9%;黑人2.5万人,占比7.8%。
不过人数最多的还是亚裔,总人口达到53万人,占比约为38%。
其中日本人的人口最多,约有40万人,可以说整个檀香山随处可见日本人裔,这里就像是被日本人占据一般。
在檀香山,
除了唐人街到处都能看到日语的宣传海报和广告,到处都有挎着包的欧巴桑和小姑娘。
而之所以这里这么多日本人,是因为日本人到夏威夷免签,而且飞机班次非常多,从日本到檀香山就像是从我国北京到上海一样便捷。
所以每到假期,就会有大量日本人来夏威夷度假,来购物和体验异域风情。
来源:大音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