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坛魔咒:为何他信家族三代总理都逃不脱黯然下场的命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08:00 3

摘要:2006年9月19日,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坦克开进曼谷街头封锁政府大楼,士兵控制广播电台宣布接管政权。当时他信正在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接到报告后不得不取消原有安排,开始流亡生涯。

一场持续二十年的权力游戏在泰国反复上演,民选总理总是被看不见的手推翻,背后是王室与军方编织的精密权力网络。

2006年9月19日,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坦克开进曼谷街头封锁政府大楼,士兵控制广播电台宣布接管政权。当时他信正在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接到报告后不得不取消原有安排,开始流亡生涯。

这不仅仅是他信个人的命运——他信家族的三位民选总理(他信、英拉、佩通坦)都相继被赶下台。

权力三角:王室、军方与民选政府的微妙平衡

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形成了独特的“王室+军方+民选政府”的三角权力结构。在这个架构中,国王是军队最高统帅,连陆军司令的任命状都得国王亲自签字。

军方名义上效忠王室,实际拥有独立于政府的政治势力。他们历史上多次通过政变干预政局,2006年推翻他信政府,2014年让英拉政府下台。

民选政府表面上有执政权力,但必须经过王室认可并受军方监督。2020年,时任总理巴育动用《君主法》封禁批评王室的网络言论,充分显示民选政府的决策必须符合王室-军方联盟利益。

司法政变:宪法法院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

2024年,泰国宪法法院审理多起涉及远进党皮塔、前总理他信和为泰党的政治官司,打破了大选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暂时平衡。

宪法法院被称为保守派的政治“堡垒”,成为解决政治问题的“杀手锏”。2008年,总理沙马因为主持烹饪节目被解职;2023年,远进党因为提出“修改冒犯君主罪”,直接被解散。

2024年8月14日,宪法法院判决赛塔任命披集为总理府部长一事违宪,即日解除其总理职务,并裁决联盟政府所有部长终止职位。这种“司法政变”已经成为泰国政治博弈的常用手段。

制度设计:2017年宪法确保军方优势

2017年宪法改革是困住民选政府的“关键一招”。新宪法规定国会分上下两院:下议院500席由民选产生;上议院250席全由军方指派——194席直接归军方,50席由军方挑选的团体指派,剩下6席是武装部队司令、警察总监等人亲自担任。

组阁需要上下两院过半席位(至少376席)。上议院250席全在军方手里,民选的下议院就算拿满500席,也得再从下议院抢126席才够。这意味着民选政府必须组建多党联盟,而这种联盟极其脆弱。

2023年大选后,为泰党虽然赢得选举,却因军方支持的上议院阻挠而无法顺利组阁,最终只能与军方派系政党联合执政,形成了全球少见的内阁格局。

经济利益:土地与资源控制的深层冲突

泰国军方通过控制国企、土地等资源,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根据2024年泰国土地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军方直接掌控的土地面积达到全国总耕地的12%

这些土地不仅用作军事用途,还有大量出租、开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每次政策触及到这些利益,军方的反应都极为迅速。

他信家族的政策广受农村欢迎,但正因为让利于底层百姓,直接威胁了军方垄断的土地利益和王室的既得资源分配,从而成为军方和王室的“眼中钉”。

2025年佩通坦案例:录音门与司法罢免

2025年,佩通坦与柬埔寨前总理洪森的通话录音被公开,引发政治风暴。在通话中,佩通坦坦言“关闭口岸并非本人命令”,而是由陆军第二军区司令帕卡朗所为,并将其称为“对手的人”。

这句话不仅将军政失调摆在台面,也坐实了她作为总理却无权调动军方的尴尬处境。随后,36名参议员联名弹劾,宪法法院迅速受理。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泰国上议院议员大多由国王任命,宪法法院法官的遴选也离不开王室和军方的影响。这种制度设计让任何挑战现有秩序的行为都难以存活。

历史循环:政变传统与民主的脆弱性

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已经经历了20多次政变,平均每5年就有一次政治权力更迭。这种“政变传统”破坏了民选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导致宪法频繁修改。

军方政变后常通过“临时政府+制宪”维持统治,但民选政府上台后又可能试图削弱军方权力,双方互不信任,陷入“夺权-反夺权”的恶性循环。

尽管泰国实行多党制和选举制度,但民选政府常因触动军方或精英利益被推翻,导致民众对民主的信任度波动。

2014年英拉下台后,军方第一时间宣布接管政权,国王随后迅速任命巴育为总理。这种“司法政变+军方接管+王室背书”的组合拳,把泰国政治的底层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信流亡海外,英拉被迫下台,佩通坦被司法罢免。西那瓦家族的三代总理命运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泰国,民选政府永远敌不过王室与军方结盟的力量。

没有人能真正打破这个循环。

来源:长浅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