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只小猫能意外走红,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文化的喜欢。刘女士追的明星来自广西北海,让她对广西文化越了解越着迷,最后想到用给猫咪穿壮族服饰的方式,把这份文化魅力展现出来。
故事发生在深圳,有位刘女士,因为喜欢的明星来自广西北海,就慢慢开始关注广西的文化。
看着这些有特色的壮族服饰,她灵机一动,干脆给自家猫咪“翠花”也安排上了,穿上了精致的小尺码壮族衣裳。
9月6号,她把翠花穿民族服的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直接冲上热搜!
网友们不光夸翠花“肤白貌美气质绝”,评论区还秒变“猫咪相亲角”,好多人替自家“猫儿子”求婚,甚至喊着“入赘也行!”
这只小猫能意外走红,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文化的喜欢。刘女士追的明星来自广西北海,让她对广西文化越了解越着迷,最后想到用给猫咪穿壮族服饰的方式,把这份文化魅力展现出来。
原来追星不只是单纯喜欢偶像,还能变成传播文化的小桥梁。这种看似偶然的创意,其实也藏着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新玩法——不是死板地传承,而是用更有趣的方式让它“活”起来。
视频里的翠花,穿的是宝蓝色的壮族传统小上衣,衣服边缘还有精致的织锦花边,立领斜襟的设计一穿,透着股小端庄。
最亮眼的还是头饰:蓝底几何纹的小帽子,挂着银饰流苏,小猫一甩脑袋,流苏就跟着晃,活脱脱一个“广西小表妹”!
本身翠花就是雪白的毛,和壮族服饰的深蓝色配在一起,对比特别明显,显得更“肤白貌美”了。网友们还调侃:“这么俊的‘广西表妹’,咋叫翠花这么接地气的名儿呀?”
其实翠花不是第一个“穿民族服出道”的毛孩子。早在今年广西“三月三”的时候,就有博主让自家宠物穿上迷你民族服拍视频。
那位来自河北邢台的李女士,专门买材料亲手做这些小衣服,“从画图设计到缝好,前前后后花了快一周”。
除了壮族的,她还做了苗族、侗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风格的宠物服。让“毛孩子”也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慢慢成了一种新鲜的文化交流方式。
“壮族猫咪”不光在国内火,还带火了民族风宠物用品出海。有数据显示,“Chinese style pet”(中国风宠物用品)的全球搜索量,一年涨了217%!
像湘西苗绣做的宠物围脖、印着敦煌藻井图案的智能喂食器,在国外卖得比普通款贵3-4倍,照样受欢迎。
杭州有家企业,把侗族百鸟衣的花纹改了改,做成宠物毯,在日韩市场卖得比原价贵4倍,照样被抢。看来民族元素,正成了宠物用品出海的“流量密码”!
为啥翠花穿壮族服饰,会给人“肤白貌美”的感觉?其实背后有色彩搭配的小技巧。像翠花这种“冷白皮”(偏冷色调的白皮肤),最适合穿纯净又饱和的冷色系衣服。
蓝色系能最大程度凸显冷白皮的通透感,还自带一种清冷气质。这就是为啥蓝底花纹的帽子,配着雪白的猫咪,看着特别惊艳的原因啦!
不过,用民族服饰搞创意,也得注意尊重文化本身。就像做跨境电商的人提醒的:推广民族风宠物服饰,得小心“文化挪用”的坑。
之前有个美国品牌,直接抄了纳西族的经文印在产品上,就遭到了大家的抵制。
专家说,要想用好民族元素,得建立文化认证体系,深耕细分市场,做好跨境服务,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文化相关产品的话语权。说到底,创新很重要,但尊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样不能少。
视频火了之后,评论区彻底变成了热闹的“猫咪相亲大会”,好多养猫的人留言:“我家猫上门也行!”纷纷替自家“猫儿子”向翠花“求亲”。
从追星到传播文化,从一条萌宠视频到带动全球商机,这只叫翠花的“壮族猫咪”,无意间串起了一条不一样的文化传播路。
它告诉我们,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不一定非得用严肃的方式,哪怕是让自家毛孩子穿上民族风小衣服,也能让老传统焕发出新活力。
来源:路边的小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