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实务汇总31——设备距离高度安装汇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09:24 2

摘要:序号分类内容数值1垂直距离地下埋设直埋电缆埋深不小于0.7m,穿越农田不小于1m(P172)-0.72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P175)-0.63埋设后垂直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垂直接地体的水平间距

序号分类内容数值1垂直距离地下埋设直埋电缆埋深不小于0.7m,穿越农田不小于1m(P172)-0.72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P175)-0.63埋设后垂直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垂直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5m。(P76)-0.64排管人行道上埋深不小于0.5m,一般不小于0.7m(P172)-0.55地上距离插座离地0.3m,托儿所幼儿园的不小于1.8m(P74)0.36接地干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接地支线与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接地干线与支线末端应露出地面0.5m以上。(P175)0.57消火栓栓口距地1.1m(P121)1.18手动火灾报警按钮1.3~1.5m(P124)1.39开关离地宜1.3m(P74)1.310定(静)滑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P36)1.511落地式景观照明灯具离地应大于2.5m(P74)2.512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内应各装一盏灯,中间灯间距不超过7m,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控制开关(P109)713接闪线固定支架高度不宜小于150mm(0.15m)(P75)0.15
水平距离(接闪带)采用镀镀扁钢支架的间距为0.5m,采用镀锌圆钢支架的间距为1m。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接闪带在过建筑物变形缝处的跨接应采取补偿措施。(P75)0.5m1m14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2024版教材,P88。2025版删除)(建筑防雷)1m15沟的中心线与建筑物的基础或构筑物的基础距离不小于2m。(P175)(工业防雷)2m16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重复接地之间距离不小于3m。(P175)(工业防雷)3m
建筑物上的接闪杆应和接闪网连接成一个整体。接闪杆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装置与其他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2025新增,P75)3m18(DCS)接地点到防雷接地或高压电气设备接地点的距离需大于10m。2024教材删除10m序号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GA1P设计≥4.0MPa(长输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P设计≥6.3MPa(长输油)GB1燃气(市政管道)GB2热力(市政管道)可燃液体(液化烃)甲类且P≥4.0MPa流体介质P设计≥10.0MPaP设计≥4.0MPa,且T设计≥400℃GCD动力管道GC2GCI 级以外的工艺管道制冷管道序号特种设备制造(安装修理改造)2固定式压力容器(制作级别审批部门大型高压容器(A1)(内径≥2m)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超高压容器(A6)球罐(A3)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非金属压力容然(A4)其他高压容器(A2)中、低压容器(D)现场制造资质单位超大型中低压非球形压力容器(现场制造)许可证书注明超大型中低压非球形压力容器现场制造A3 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固定式压力容器(安装)不单独进行许可,各类气瓶安装无需许可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任一级别安装资格的锅炉安装单位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固定式压力容器(改造和重大修理)取得相应级别制造许可的单位进行,不单独进行许可

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SAD)许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

固定式压力容器规则设计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由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总结:锅炉最强、容器最弱、GC管道互为补充

91.预埋地脚螺栓检查验收(P129)

(1)直埋地脚螺栓中心距、标高露出基础长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中心距应在其根部顶部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标高应在其顶部测量。

(2)直埋地脚螺栓的螺母垫圈配套,螺纹和螺母保护完好。

(3)活动地脚螺栓锚板的中心位置、标高、带槽或带螺纹描板的水平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4)T形头地脚螺栓与基础板按规格配套使用,埋设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牢固、平正,地脚螺栓光杆部分和基础板刷防锈漆。

(5)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地脚螺栓。

92.机械设备验收时的技术资料(P131)

(1)机器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2)在安装中经修改的零部件图说明

(3)施工图设计变更文件;

(4)机器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

(5)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6)机器设备安装记录

(7)试运行记录

(8)重大问题及其处理的文件

93.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P132)

(1)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3倍

(2)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5个齿距

(3)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丝

94.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哪些要求?(P132)

(1)应将颜色涂在小齿轮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

(2)圆柱齿轮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中部

(3)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接近小端

(4)齿顶和齿端棱边不应有接触

(5)传动齿轮啮合接触斑点的百分率计算值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2009的规定

(6)可逆转的齿轮副,齿的两面均应检查

95.机械设备就位前如何确定设备的基准线和基准点?(P134,2023修改)

(1)机械设备就位前,应按工艺布置图并依据相关建筑物轴线边缘线标高线,划定设备安装的基准线和基准点

(2)基准线和基准点通常用测量仪器按测量规程设定,

(3)对于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系的机械设备,应划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基准点

96.垫铁的设置要求(P134,2024新增)

(1)垫铁与设备基础之间应接触良好;每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

(2)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并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3)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设置一组垫铁,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宜超过5块

(4)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2mm。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

(5)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6)除铸铁垫铁外,设备调整完毕后各垫铁相互间用定位焊焊牢

97.设备无垫铁安装施工要求(P134)

(1)采用无收缩灌浆料环氧树脂做二次灌浆的机器设备宜采用无垫铁安装。

(2)根据设备重量底座结构,确定临时支撑件或调整螺钉的位置和数量

(3)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自密实灌浆料,捣实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75%上时,撤出调整工具

(4)再次紧固地脚螺栓,复查设备精度,将临时支撑件的空隙用滋浆料填实。

(5)在二次灌浆前,对调整螺钉和临时垫铁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调整螺钉和临时垫铁被二次灌浆料污染。

98.造成垫铁错位的主要原因(P136)

(1)垫铁承受载荷的有效面积不够;

(2)垫铁与基础、垫铁之间、垫铁与设备之间接触不好

(3)基础与设备之间的二次灌浆强度不够、不密实

(4)垫铁没有进行定位焊(点焊)。

99.设备安装允许误差时,技术文件中无规定时,可按下列原则进行:(P137)

(1)有利于抵消设备附属件安装后重量的影响

(2)有利于抵消设备运转时产生的作用力的影响

(3)有利于抵消零部件磨损的影响

(4)有利于抵消摩擦面间油膜的影响

100.设备试运行前应完成的工作(P139)

(1)机器及附属设备、管道等安装工作全部完成,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

(2)与试运行有关的工艺管道及设备吹扫、清洗、气密完成。

(3)有碍试运行检查部位除外的保温、保冷及防腐等工作基本完成

(4)与试运行有关的土建、水、气、汽等公用工程及电气、仪表控制系统施工结束

(5)参加试运行的人员,熟知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试运行工艺,掌握操作规程

101.单机试运行结束后应及时完成的工作(P140)

(1)切断电源和其他动力源。

(2)卸掉各系统中的压力及负荷,进行排气、排水或排污;对蓄势器和蓄势腔及机械设备内剩余压力卸压

(3)检查各紧固部件;拆除临时管道及设备(或设施),将正式管道进行复位安装

(4)检查机器设备单机试运行系统各阀门开关,应在规定状态。

(5)对润滑剂的消洁度进行检查,清洗过滤器;必要时更换新的润滑剂。

(6)拆除试运行中的临时装置恢复拆卸的设备部件及附属装置。对设备几何精度进行必要的复查,各紧固部件复紧。

(7)清理和清扫现场,将机械设备盖上防护罩。

(8)整理试运行的各项记录。试运行合格后由参加单位在规定的表格上共同签字确认。

102.泵试运行停泵后的要求(P143,2025修改)

(1)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聚冷却后应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

(2)高温泵的停机操作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停机后应每隔20〜30min盘车半圏,并应直到泵体温度降至50℃为止

(3)低温泵停机,当无特殊要求时,泵内应经常充满液体;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保持常开状态

(4)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防止堵塞,并应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道

(5)应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

103.输送设备负荷试运行规定(P144)

(1)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试运行时,应按物料输送反方向顺序启动设备

(2)负荷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增加,直到额定带负荷为止;

(3)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少于1h,且不应少于1个工作循环。

(4)各运动部分的运行应平稳,无晃动和异常现象。

(5)润滑油温轴承温度不应超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6)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操作及控制系统应灵敏、正确、可靠。

(7)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且应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停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行时,其停车顺序应与启动顺序方向相反。

104.无损检测和焊后热处理的管道,在管道轴测图上标明哪些信息?(P146)

准确标明焊接工艺信息。

例如,焊缝位置、焊缝编号焊工代号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焊缝位置、焊缝补焊位置热处理硬度检验的焊缝位置等。

105.(1)采用外表面磁粉渗透无损检测抽样检验,

(2)要求检验批应是同炉批号同型号规格同时到货

(3)导磁性材料的管材和管件采用磁粉检测

(4)非导磁性材料的管材和管件采用渗透检测

106.工业管道阀门检验的内容(P148)

(1)阀门外观检查。

阀门应完好,开启机构应灵活,阀杆应无歪斜、变形、卡涩现象,标牌应齐全

(2)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密封试验。

107.阀门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要求(P148,2024修改)

(1)以洁净水为介质,不锈钢阀门试验时,水中的氯含量不大于25ppm(25*10-6)。

(2)壳体试验压力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5倍

(3)密封试验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

(4)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

(5)试验温度为5~40℃,低于5℃时,应采取升温措施。

(6)公称压力小于1.0MPa,且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600mm的闸阀,壳体压力试验可按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与系统一并进行试压

(7)闸板的密封试验可用色印等方法对密封面进行检查,结合面上的色印应连续

(8)安全阀的校验应按照《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密封试验,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完成,安全阀校验应做好记录、铅封,并出具校验报告。

108.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的注意事项(P149)

(1)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不得有划痕、斑点等缺陷

(2)大直径密封垫片需要拼接时,应采用斜口搭接迷宫式拼接,不得采用平口对接;

(3)法兰螺栓孔应跨中布置

(5)法兰接头的歪斜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

(6)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应对称紧固

(7)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同轴度,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109.管道与大型设备或动设备连接(比如空压机、制氧机、汽轮机等)注意事项(P150)

(1)应在设备安装定位并紧固地脚螺栓后进行。

(2)无论是焊接还是法兰连接,连接时都不应使动设备承受附加外力

(3)管道与动设备连接前,管道内部应清理干净;

(4)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同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管道与机械设备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器上架设百分表监视动设备位移。

(6)管道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机器的接口进行复位检验

(7)管道安装完成后,机械设备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应力

110.“Π”型和“Ω”型膨胀弯管安装要求(P151,2024新增)

(1)安装前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

(2)预拉伸或预压缩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的管道安装完毕与固定支架连接牢固后进行。

(3)预拉伸或预压缩的焊口位置与膨胀弯管的起弯点距离应大于2m

(4)膨胀弯管水平安装时,平行臂应与管道坡度相同,两垂直臂应相互平行

(5)垂直安装时,应设置排气装置(膨胀弯管在管道上方)或疏水装置(膨胀弯管在管道下方)。

111.波纹管膨胀节安装要求(P151,2024新增)

(1)安装前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受力应均匀。

(2)安装时应设临时约束装置,自带临时约束装置的产品,安装时应保持约束状态。

(3)临时约束装置应待管道安装固定或压力试验合格后再拆除或解除。

来源:建造师备考小组组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