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网信办对小红书平台进行约谈处罚的消息,如同一记警钟,敲醒了广大沉睡中的网民。
近日,国家网信办对小红书平台进行约谈处罚的消息,如同一记警钟,敲醒了广大沉睡中的网民。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平台方的惩戒,更是对我们每个网民的深刻警示: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选择浏览内容,已然成为关乎个人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课题。
细察被整治的内容类型,除了明显违规的炒作明星八卦外,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看似“无害”,实则是极具破坏性的“婆婆妈妈”式内容。
这类内容往往打着“生活分享”的旗号,实则充斥着“对老公也要多个心眼防范”、“媳妇不给婆婆买礼物是不是不孝”、“闺蜜结婚随礼300少不少”、“女人结婚前就应该同居”等琐碎话题。
图片来自网络
它们如同精心设计的流量陷阱,表面上是日常琐事讨论,实则是通过制造对立、放大矛盾来博取关注。
深入剖析,这类低质内容往往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内容空心化,用夸张标题吸引点击,内文却毫无营养;
二是价值观扭曲,将私人生活中的琐事过度公开化、戏剧化;
三是算法助推,平台为了留住用户,不断推荐类似内容,让人不知不觉困于“信息茧房”之中。
其危害远超想象:
首先是个体层面。长期沉浸于此,不仅浪费宝贵时间,更会让人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变得浅薄浮躁;
其次是社会层面。这类内容传播狭隘观念,破坏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塑造,对于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群体,影响尤其明显。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出明智的内容选择?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重点关注政策解读类内容。
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民生政策,不仅能帮助我们把握时代脉搏,更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指导。
这类内容犹如航海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方向。
主动获取专业知识技能。
无论是职场提升、投资理财还是健康管理,有价值的知识永远是最保值的财富。
相比关注别人家的琐事,投资自己的成长才是明智之举。
用心品味优质文化内容。
经典文学、艺术鉴赏、历史哲学等内容能滋养心灵,提升人文素养。
这些内容或许不会立即带来实用价值,但却能润物无声地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理性看待民生资讯。
关注教育、医疗、就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但要学会辨别真伪,远离刻意煽情和虚假炒作。
图片来自网络
在选择内容时,我们更要培养三种能力:
一是甄别能力,警惕夸张标题和情绪化表达;
二是自律能力,拒绝参与无意义的争论和八卦;
三是主动能力,打破算法茧房,自主寻找优质内容。
每一个点击都是选择,每一次停留都是投票。我们应当用行动支持优质内容创作者,推动平台改善内容生态。
毕竟,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理应用在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上。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选择深度拒绝浅薄,选择价值拒绝垃圾,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三生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