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鸡蛋的时代落幕了,保健品直播的 “冰火两重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3 09:53 1

摘要:沈阳经销商,陶总描述,他的店周边好几家 “免费领鸡蛋” 排长队的直播间,月初都悄悄关了门。据说:“以前发 100 斤鸡蛋能拉来 20 个客户,现在发 200 斤,能留下 3 个就算好的。”

沈阳经销商,陶总描述,他的店周边好几家 “免费领鸡蛋” 排长队的直播间,月初都悄悄关了门。据说:“以前发 100 斤鸡蛋能拉来 20 个客户,现在发 200 斤,能留下 3 个就算好的。”

这不是个例。最近半年,中小保健品直播平台正在加速离场:某区域性直播团队因连续 6 个月亏损解散,曾靠 “9.9 元体验课” 疯狂扩张的养生直播间关闭 80% 区县代理,甚至有平台还曾拿到过融资,现在却因流量成本太高撑不过三个月。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头部平台反而在逆势扩张,挂着国**公司的健康直播板块一季度营收增长 47%,另一家头部企业斥资 2 亿建合规直播基地,专门培训持证营养师主播。

保健品直播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 “冰火两重天”:中小玩家扛不住成本压力接连退场,头部平台却靠着合规化、专业化撑起行业门面。这背后,是那个靠 “发鸡蛋引流、喊口号成交” 的粗放时代彻底落幕,也是行业从 “流量掠夺” 向 “价值深耕” 的必然转向。

中小平台的死局:三个 “撑不住” 压垮了扩张梦

“不是不想做,是真的撑不住了。” 曾在三线城市运营保健品直播的老周,算了笔让他死心的账:2023 年请人发鸡蛋引流,单场成本 800 元能转化 5 单,现在同样的成本只能转化 1 单,还得倒贴快递费给那些 “只领鸡蛋不买货” 的老人。

中小平台的崩塌,藏在三个 “撑不住” 里:

第一是流量成本撑不住。 以前靠 “地推发鸡蛋 + 社群裂变” 就能低成本获客,现在这条路彻底走不通了。一方面,老人被 “免费福利” 喂刁了胃口 —— 某社区调研显示,72% 的老人收到过 3 家以上平台的鸡蛋、大米等赠品,对这类引流早已免疫;另一方面,公域流量价格飙升,在短视频平台定向投放 “中老年健康” 标签,单次点击成本从 2021 年的 1.2 元涨到现在的 4.8 元,中小平台根本烧不起。某倒闭的直播团队创始人透露:“最后三个月,我们花在引流上的钱是营收的 1.5 倍,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第二是合规成本撑不住。 以前直播间敢说 “包治百病”,现在提一句 “降血糖” 都可能被举报。新修订的《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品不得宣称疾病治疗功能,直播时必须公示 “蓝帽子” 认证、营养师资质。中小平台要么舍不得花钱请持证主播(持证营养师月薪比普通主播高 30%),要么没能力建立合规审核团队,只能在 “违规赚快钱” 和 “合规不赚钱” 之间挣扎。去年某县级直播团队因主播随口说 “能调理高血压” 被罚款 12 万,直接压垮了整个公司。

第三是信任成本撑不住。 老人不再是 “听啥信啥” 的群体了。他们的子女会在家庭群里转发 “直播骗局”,社区网格员会上门发防骗手册,甚至菜市场的摊主都知道提醒 “别信那些喊你买保健品的”。中小平台既没品牌背书,又没能力做长期信任建设 —— 某平台尝试搞 “专家直播”,结果被网友扒出 “专家” 是临时雇的演员,一场直播下来,粉丝掉了一半。

头部平台的活法:用 “笨功夫” 接住时代的红利

就在中小平台节节败退时,头部玩家却在悄悄换赛道。某头部健康直播平台的内部数据显示,他们的复购率从 2021 年的 28% 涨到现在的 53%,核心秘诀不是发更多鸡蛋,而是做了三件 “反常识” 的事:

把 “发鸡蛋” 的钱,换成了 “建信任” 的成本。 他们在每个直播间显眼位置挂出 “三公示”:主播营养师资格证、产品检测报告、售后服务承诺。还专门设立 “健康科普日”,请三甲医院医生免费直播答疑,不推销任何产品。有老人担心买错,平台就推出 “30 天无理由退货 + 三甲医院功效鉴定” 服务 —— 只要拿着产品去医院检测,证明没有宣传的辅助功效,不仅全额退款,还赔偿检测费。这种看似 “增加成本” 的做法,反而让客户留存率提高了 40%。

把 “喊口号” 的话术,换成了 “懂需求” 的专业。 以前直播间总说 “吃了就能好”,现在主播会拿着体检报告教老人 “血糖高该怎么吃”“膝盖疼要补哪种钙”。某头部平台花半年时间整理出《老年常见病饮食指南》,要求主播必须通过相关考核才能上岗。有个细节很打动人:主播在讲 “益生菌” 时,会特意说 “适合消化不好的叔叔阿姨,但如果正在吃抗生素,要间隔两小时”—— 这种专业度,比喊一百句 “包治百病” 更有用。

把 “疯狂扩张” 的野心,换成了 “精耕服务” 的耐心。 他们不再追求 “全国开多少个直播间”,而是深耕社区,和药店、养老服务中心合作,搞 “线上直播 + 线下体验”:老人在线上听科普,线下可以到合作药店免费测血压、领试用品,甚至有专属健康管家定期回访。这种 “看得见、摸得着” 的服务,让很多老人觉得 “比子女还贴心”,单客年均消费从 3000 元涨到 6800 元。

行业洗牌的真相:不是直播不行了,是粗放的玩法不行了

保健品直播的 “冰火两重天”,本质上是一场行业的 “成人礼”。那些靠 “信息差”“套路营销” 活着的中小平台,注定会被时代淘汰;而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懂得 “健康产业的本质是信任产业” 的玩家。

以前的行业逻辑是 “流量 = 钱”,发鸡蛋、喊口号就能把流量变成现金;现在的逻辑是 “信任 = 钱”,要靠专业、合规、服务一点点攒口碑。就像一位头部平台创始人说的:“发鸡蛋能带来一时的热闹,但带不来长久的生意。老人愿意把养老钱交给你,不是因为你送了多少东西,而是因为他们觉得‘你不会骗我’。”

这个转变或许很痛 —— 中小平台的退场会伴随着阵痛,从业者要重新学习专业知识,企业要花更多钱在合规上。但长远来看,这恰恰是保健品直播走向健康的开始:当行业不再靠套路赚钱,而是靠价值立足,老人才敢放心消费,从业者才能赚到踏实钱,整个产业才能真正接住银发经济的红利。

发鸡蛋的时代落幕了,但真正的健康直播时代,才刚刚开始。

来源:睿宸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