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黎学丹,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第24届“自强之星”、京师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共参与5项寒暑期社会调研、3项暑期实践活动,多次获得调研二等奖、三等奖。主持校级本基项目一项并获评校级优秀。课程之余,她积极投入到农
学子简介
黎学丹,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第24届“自强之星”、京师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共参与5项寒暑期社会调研、3项暑期实践活动,多次获得调研二等奖、三等奖。主持校级本基项目一项并获评校级优秀。课程之余,她积极投入到农村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与发展、高校思政课实效性调查研究中,其论文曾获“求索杯”学术论坛一等奖、“京师杯”论文竞赛三等奖。学生工作方面,担任心理学社社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纪检委员、班级团支部组织委员等。志愿服务方面,在白鸽青协基础教育中心华奥项目、北师大行知学社与北邮晨馨未来“暖立方”项目等担任志愿者,2023年暑期北京特大暴雨中成为冲在救灾重建第一线的“小蓝”,曾获朝阳区女子志愿服务队“最美志愿者”称号。
1
破土生长,以知识作筏
“我想成为一名好老师。”这是一颗早已埋在黎学丹内心深处的种子,也是她当初报考北师大的原动力。然而,对三四年前刚入学不久的黎学丹来说,大学生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本以为跨越千里来到北京求学的自己会开启崭新的奋斗篇章,但是,置身陌生环境的迷茫失措、面对新鲜事物的腼腆露怯,以及迟迟难以提升的必修课成绩,都让她不禁质疑——这样一个不够“优秀”的自己,如何拥有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底气?
于是,她带着这份不甘与自省,决意从书本中探索“破土而出”的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堂上提到的乡村振兴、农村治理等知识勾起了她对遥远故乡的温存记忆,更激发了她对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课后,她积极地与新生导师沟通交流,在读书会上分享阅读体会……投身于浩瀚书海间,她愈发感受到知识积淀带来的平静力量。
真正让黎学丹发生转变的,是大二上学期一次特别的经历——在党委学生工作部“乡村振兴,资助同行”调研团开幕式上,她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在演讲稿中,她将自身经历与家乡变迁密切结合,如此,一个女孩在僻远山村中的坚韧成长之路恰与这座僻远山村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相映生辉。她的发言打动了在场所有老师和同学。“那一刻,站在讲台上的我真正看到了自我价值之所在——就像一面棱镜,将光芒折射到更多人身上,然后感召更多人发出光。”
正是亲历这份“讲台之上”的责任与担当,黎学丹重拾并确认曾经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初心。“对于一位老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自身知识积累的厚度与知识掌握的深度。我希望自己不仅局限于做某一学科的老师,还要能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的心灵启迪。”秉持着这份朴素而真挚的想法,黎学丹不断在大学生涯拓宽认知视域,她在专业课上勤加耕耘、孜孜求学,还尝试多维度汲取跨学科知识,常常抽空去其他学院旁听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课程,欣然奔赴知识的盛宴。同时,她通过积极研究乡村基层治理、美育教育、高校思政课建设等课题,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心中的种子悄然破土而生,她将自己从泥泞处打捞起,一寸寸跋涉前进,初心也愈加坚定。
2
以身力行,举微光成炬
对黎学丹而言,身处思政教育专业,自己不应仅将书本知识作为学习任务,更要从课堂走出去,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我的专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学科。面对多线并行的工作与任务,其实不会担心怎么去平衡。因为并不是它们等着我去做,而是我需要去做。”
在逐渐提升专业素养、潜心钻研科研项目之余,她也褪下曾经的青涩稚嫩,积极接触党支部、团支部、资助中心、心理学社等多个组织的学生工作事务,在为同学服务、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积极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从大一到大四,不管多么忙碌,黎学丹始终坚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论是在校青协支教团的华奥项目里为小学生传授科普知识,还是跟随朝阳女子志愿队走进社区参与助老工作,抑或是在行知学社“暖立方”志愿活动中辅导困难家庭孩子学习,她满腔热忱、铆足干劲,用心聆听校园之外的声音,对话不同的社会群体,了解多样的想法和诉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需要帮助的人重绽笑靥,便是她忙碌生活中踏踏实实的意义。
如果说志愿教育是她公益之路的主旋律,那么2023年夏天的那次救灾重建工作,从另一层面诠释着她以微光成炬、不畏艰苦的奉献精神。特大暴雨冲刷后的灾区遍地废墟、满目疮痍,电力系统全面瘫痪,从山上冲刷而来的泥土堆积至膝盖处的高度,“闲人勿近”的警戒线和一旁仍在低吼的大河让这次志愿任务的辛苦程度不言自明。穿着胶鞋、戴着口罩和手套的黎学丹,和同她一样年轻的青年志愿者们从清晨持续奋斗到黄昏,在雨后夏日近四十多度的燥热天气里一铲一铲地挖开淤泥。
回想起这段毅然冲在救灾前线的经历,她只说,“的确辛苦,但我做的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当时现场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人民子弟兵、社会志愿者团体都在一起‘战斗’,在这样的气氛里,每个人都能感到团结一心、突破万难的希望。”心灵的震撼完全消解掉身体的疲累,黎学丹知道,志愿服务的答案恰在人民深处,她要走得更广、更久,才能走得更深、更远。
3
情归乡土,以反哺共进
为他人着想、以奉献为乐,对黎学丹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意识。如果非要追溯一个源头,那一定是自幼滋养她长大的那份淳朴乡情。风景秀丽的山水孕育着纯洁无私、温良美好的人民,润泽出真诚相待、互帮互助的善意,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将那份始终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和济人利物的情怀铭感于心、实践于行。
每每想起家乡,她总是喟叹自己“得到的很多,付出的却太少”。一路从苍茫大山到梦想殿堂,离不开家人的悉心照顾、师长的鼎力支持、爱心人士的默默资助、同窗好友的温情陪伴,也离不开时代春风下的故乡发展之路。祖国在发展建设中自强自立,家乡在不断转型中欣欣向荣,她在祖国与家乡的托举中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也走向更广袤的世界。人、乡、国本是一体,小我的蓬勃生长依托着社会的盎然生机。
“以前,我从家乡走出去;现在,我也要向家乡走回去。”黎学丹深知,唯有将小我之力量注入集体之浪潮,方能锚定人生的轨辙。带着反哺家乡、感恩乡民的热切真情,黎学丹始终以自己的方式与家乡紧密相依。她在返校宣讲中鼓励家乡的学子勇敢走出来报考师大,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项目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纠正普通话发音,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进课堂”调研中了解家乡侗族非遗文化的精神凝聚价值与传承情况……今年年初,她带领47名大学生调查员深入探索贵州的教育生态,在寒冷的天气和节日前夕奔波乡间,收集教育信息,了解教师困境,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她与那些同她一样从贵州走出去的同学们会聚一堂,共同探讨贵州地区的教育发展,憧憬着家乡的蔚蓝图景。
透过更成熟的眼光和专业化的田野调研,黎学丹发现,她与家乡的物理距离虽然变远了,心灵却更贴近那片土地的肌理和脉搏。
“可以说,从小到大受到的良好教育和政策支持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像我一样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后代的命运。”正因黎学丹见证并亲历了乡村振兴和教育兴农的万象更新,“做一名好老师”也就不仅仅是她未来职业生涯的总规划,更深嵌在她反哺家乡、回馈社会、建设祖国的人生命题中。曾经照亮过她的光,她如今也要将其反射到更广阔的地方。
4
身聚星芒,以折射发光
如今,虽已走出师大校园,黎学丹仍然时常想起这里的一草一木,感念师友给予她的无尽温暖与倾心支持。怀想浸润在淳朴校风中的美好时光,铭记那些成长与蜕变带来的意义。一路走来,在大学四年,她用自己的行动演绎出“自强之星”的丰富内涵,也试图写下对“自强之星”的独特注脚。
首先,“自强”是个体的坚韧不拔,如同泥泞中顽强绽放的花朵。回想起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浪潮中,面对重重大山的阻隔,迁徙实属遥不可及,然而正是凭借艰苦奋斗的信念,最终跨越了这道天堑,这份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无论面对个人挑战还是社会发展,她都坚信前景必将愈发光明坦荡。同时,一个人若是仅仅局限于自我视角,其动力极可能在前进途中逐渐耗尽,然而一旦与社会建立起联系,其奋斗便跳出个人利益,而从集体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不断突破自我、勇于挑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而星星象征光明与温暖,于人海中熠熠生辉,照亮那些被忽视的角落。要成为那颗照亮他人的星星,就必须竭力提升自我,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让更多人看见,自己的“光芒”才能辐射得更远,吸引并汇聚更多的光源,再将它们传递给需要的人。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她想成为那座桥梁,对接不同角度的华光,去折射各种颜色的光源,照亮更多样化的群体,让熠熠星芒遍布大地如漫天星光。对黎学丹而言,“星星的作用不仅在于发光,更在于折射光,让更多人得到光、发出光。”
未来,她会继续沉下心、扎下根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将自强之个体与他人命运紧密相连,坚定不移地融入人民中、投向寥廓去。
北师大校园里,优秀的年轻学子,凭着理想、凭着信念、凭着热爱、凭着执着,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让平凡的生活如星辉熠熠闪亮。凡星灿烂,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采访了2023年度宝钢奖学金、十佳大学生、自强之星、十佳志愿者、阳光体育之星等获奖同学,讲述身边榜样的故事。
-bnuweixin-
采访:李梓萌
排版:李梓萌
责任编辑:张晗瑄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