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的一段表述引发舆论关注——他在谈及“解决长期冲突”时,误将“亚美尼亚”与“阿尔巴尼亚”混淆,将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历史争端,错说成“阿塞拜疆和阿尔巴尼亚的战争”,这一细节被媒体捕捉并报道。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的一段表述引发舆论关注——他在谈及“解决长期冲突”时,误将“亚美尼亚”与“阿尔巴尼亚”混淆,将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历史争端,错说成“阿塞拜疆和阿尔巴尼亚的战争”,这一细节被媒体捕捉并报道。
在此次采访中,特朗普试图强调自己在外交事务中的“成果”,称“我解决了那些曾被认为无法解决的战争,就是阿塞拜疆和阿尔巴尼亚的冲突。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很多很多年”。
但明眼人不难发现,他口中的“阿尔巴尼亚”实为“亚美尼亚”的口误——从地理区位到争端背景,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矛盾和阿尔巴尼亚毫无关联。
事实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核心围绕纳卡地区展开,这一争端自苏联解体后便持续发酵,期间多次爆发武装冲突,成为高加索地区长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与阿塞拜疆分属不同区域,两国并无此类长期领土争端。
特朗普此次口误,不仅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对国际争端地理和历史背景的不熟悉”,也让外界再次关注其外交表述中的细节严谨性。
特朗普采访中提及的“冲突解决”,实际指向今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达成的和平协议。
据公开信息显示,阿塞拜疆政府与亚美尼亚政府在多方协调下,正式签署关于纳卡地区冲突的解决协议。为凸显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美国白宫还对签约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当时国际社会普遍将此举视为“高加索地区和平进程的重要进展”。
亚美尼亚外交部率先公布了这份协议的“简化版文本”,文本包含17项核心条款,涉及纳卡地区的控制权划分、双方武装力量撤离路线、人道主义通道开设、跨界基础设施修复等关键内容。
从协议内容来看,双方同意以“相互承认领土完整”为基础,逐步推进停火与撤军,同时承诺通过对话解决剩余分歧,这一度让外界看到两地实现长期和平的希望。
就在国际社会对阿亚和平协议抱有期待之际,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于协议签署后不久发表了更为谨慎的观点。
他在公开场合明确提醒,“这份协议不能仅凭签约仪式就判定为‘冲突终结’,它仍需时间的检验——因为协议中并未就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关系中的所有敏感问题达成共识”。
拉夫罗夫进一步分析指出,协议签署初期,无论是两国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因“长期冲突有望落幕”而产生短暂的兴奋情绪,但随着协议简化版文本的公布,人们逐渐发现其中存在不少“模糊地带”:例如纳卡地区部分争议村落的最终归属、双方此前被俘人员的交换时间表等,均未在现有条款中得到明确且可执行的约定。
“这些未解决的问题,若后续无法通过补充谈判达成一致,很可能成为新的冲突导火索”,拉夫罗夫强调。
来源:小志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