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般人不宜养龟?高僧:养龟泄运,但具备3种福报者可抵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10:39 2

摘要: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大藏经》、《道德经》、《易经》等传统典籍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资料来源:《大藏经》、《道德经》、《易经》等传统典籍

龟,自古被誉为“四灵”之一,与龙、凤、麟并称神兽。

历代高僧大德却告诫世人: 一般人不宜养龟,养龟会泄运。

《易经》记载,龟背负河图洛书,乃天地造化之灵物,其寿命可达千年,堪比修行得道之人。

道家更将龟视为玄武之化身,主北方,司水德,掌管着天地间的阴阳变化。

可正因其灵性非凡,才令寻常人难以承受其带来的运势冲击。

究竟为何养龟会泄运?又有哪三种福报能够抵消这种影响?

唐代贞观年间,长安城外的慈恩寺中,住持玄奘法师正在藏经阁中研读经文。

午后时分,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正是城中有名的李员外。

李员外家境殷实,生性喜爱奇珍异宝,近日在市集中购得一只百年老龟,欲养于自家园中。

可自从将龟带回家后,李员外便发现家中接连出现怪事。

先是生意上连续几笔大买卖都莫名其妙地黄了,原本谈好的合作伙伴突然变卦。

接着家中老母亲无故生病,请了好几位大夫都查不出病因,只是日渐憔悴。

最让他不安的是,夜里常常听到院中传来奇怪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爬行。

李员外心中忐忑,想起友人曾说慈恩寺的玄奘法师博学多识,便前来求教。

“大师,弟子近日购得一龟,原想图个吉利,不料家中却接连出事,不知是否与此龟有关?”

李员外双手合十,恭敬地向玄奘法师请教。

玄奘法师放下手中经卷,目光深邃如古井,缓缓点头。

“施主所遇之事,确与此龟有关。”

“龟虽为祥瑞之物,但并非人人都能养护。”

李员外面露疑惑:“请大师明示,这是为何?”

玄奘法师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山如黛,徐徐道来。

“《大智度论》中记载,一切有情皆有其因缘业报,龟虽长寿,却也承载着极重的业力。”

“龟之所以能活千年,乃因其行动迟缓,新陈代谢极慢,心性沉静如水。”

“但正因如此,它所承载的因果业报也会延续千年不散,如影随形。”

李员外听得心中一惊:“那岂不是说,养龟就是在承受它的业力?”

“正是如此。”玄奘法师转过身来,神色庄重。

“凡人养龟,若自身福德不足,便会被其千年业力所牵引,运势受到冲击。”

“轻者财运受损,重者甚至会影响寿命。”

“这便是为何历代高僧都说 养龟泄运 的缘故。”

李员外听后面如土色:“那弟子这龟…”

“且慢,”玄奘法师抬手示意。

“贫僧刚才只说了一般人不宜养龟,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若具备足够的福报德行,不仅不会被龟之业力所扰,反而能与其形成良好的因缘。”

“甚至能够得到龟灵的护佑,获得意想不到的福报。”

李员外眼中重燃希望:“请问大师,需要具备何种福报?”

玄奘法师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能够安然养龟而不受其业力影响者,需具备三种福报,缺一不可。”

“这三种福报,乃是历代祖师通过观察无数养龟者的命运变化,总结出的规律。”

就在这时,寺外传来阵阵钟声,原来是晚课时间到了。

玄奘法师合掌道:“施主,时辰不早,今日便到此为止。”

“至于这三种福报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关系重大,容贫僧明日再详细开示。”

李员外心急如焚,但见法师神色严肃,只得告辞离去。

回到家中,李员外看着园中那只安静趴在假山上的老龟,心中五味杂陈。

这龟确实不凡,龟壳上的纹路如同天然的八卦图,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世事。

想起这些天家中发生的种种怪事,李员外不禁打了个寒颤。

当夜,李员外辗转难眠,脑海中反复回想着玄奘法师的话。

他想起法师提到的三种福报,到底是哪三种?

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福报?

如果不具备,又该如何是好?

第二日天还未亮,李员外便早早起身,匆匆赶往慈恩寺。

他在山门外等候,直到寺门开启,便迫不及待地寻找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见他一脸急切,便将他引到禅房中,准备详细开示。

“施主昨夜可曾安睡?”法师关切地问道。

李员外苦笑摇头:“弟子一夜未眠,心中满是疑虑。”

“还请大师慈悲,为弟子详解这三种福报。”

玄奘法师点头,在蒲团上盘膝而坐。

“施主既然如此急切,贫僧便为你详细分析。”

“但在说这三种福报之前,你可知龟类众生的来历?”

李员外摇头表示不知。

“《地藏经》中记载,龟类众生前世多为修行人,因一念之差堕入畜生道。”

“虽然失去了人身,但仍保有微弱的灵性和记忆。”

“它们在漫长的生命中,会不断地观察和感应周围的一切。”

“若遇到有缘人,便会显现种种灵异之象。”

“若遇到无缘人,则会带来种种不顺。”

李员外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那龟的眼神如此有灵性。”

“不错。”玄奘法师继续道。

“正因为龟有如此来历,所以并非人人都能养护。”

“历代祖师观察发现,能够与龟和谐相处者,必须具备三种特殊的福报。”

“第一种福报,是什么?”李员外急切地问道。

玄奘法师正欲开口,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争吵声。

原来是两个香客为了争夺一炷香的位置发生了冲突。

法师皱眉道:“世人皆为名利所困,连礼佛都不能清净。”

“这恰好说明了第一种福报的重要性。”

“第一种福报…”法师停顿了一下,看向李员外。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外面的争吵声越来越大,甚至有寺僧前来汇报。

玄奘法师不得不起身前去处理此事。

“施主稍候,贫僧去去就来。”

李员外独自坐在禅房中,心中焦急万分。

这第一种福报到底是什么?

自己是否具备?

而另外两种福报又是什么?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院中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李员外好奇地走到窗前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只见一只巨大的老龟正缓缓爬向禅房,那龟的大小比他家中的那只大了数倍。

更奇怪的是,这只龟背上竟然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李员外揉了揉眼睛,以为是看花了眼。

再仔细一看,那些文字竟然在微微发光。

就在这时,玄奘法师处理完外事返回,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愣住了。

“这…这是寺中的千年灵龟!”法师惊呼道。

“它平日深居后山洞中,从不轻易现身,今日为何会来到这里?”

李员外更是目瞪口呆:“大师,这龟背上的文字…”

玄奘法师仔细观察,神色越来越凝重。

“这些文字,记录的正是养龟的三种福报!”

“看来今日之事,并非偶然,而是天意安排。”

“大师,您能读出这些文字的内容吗?”李员外激动地问道。

玄奘法师点头,开始仔细辨认龟背上那些古老的文字。

忽然,那只千年灵龟转过头来,用一双深邃的眼睛看向李员外。

李员外感到一阵眩晕,仿佛灵魂被什么东西牵引着。

在这一瞬间,他似乎看到了无数个前世今生的画面。

他看到了自己前世的种种因果业报,也看到了那只老龟的前世身份。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决定自己能否养龟的关键所在。

就在李员外即将昏厥之际,玄奘法师急忙上前扶住了他。

“施主!施主!”

李员外缓缓苏醒,发现那只千年灵龟已经消失不见。

“大师,刚才那只龟…”

“已经回到后山了。”玄奘法师神色严肃。

“但它留下的启示,却让贫僧更加确信,你与龟确有特殊因缘。”

“否则,它不会在此时现身。”

李员外心中震撼不已,刚才那一瞬间的体验,让他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师,弟子刚才似乎看到了什么,但又说不清楚。”

“那是你的宿世因缘在觉醒。”玄奘法师解释道。

“现在,贫僧可以为你详细讲解这三种福报了。”

李员外急切地等待着答案,这个答案将决定他今后的命运走向。

到底是哪三种福报能够抵消养龟的负面影响?李员外是否具备这些福报?而那只千年灵龟的出现,又预示着什么?刚才李员外看到的前世画面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一切的答案,都将在接下来的开示中揭晓…

玄奘法师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这三种至关重要的福报。

“第一种福报,乃是 慈悲心深厚 。”法师徐徐道来。

“龟类众生前世多为修行人,因一念之差堕入畜生道,但仍保有微弱的灵性。”

“若养龟者能以真诚慈悲之心对待,不将其视为玩物,而是以济度众生之心养护,便能与其结下善缘。”

“更重要的是,慈悲心能够化解业力的冲击,将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的福报。”

李员外想起自己平日对仆人颇为苛刻,对街上的乞丐也从不施舍,心中不禁惭愧。

“第二种福报,是要有 深厚的德行根基 。”玄奘法师继续开示。

“《道德经》云:‘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卝’。龟为玄武化身,最能感应人之德行。”

“若养龟者德行浅薄,其运势便会受到猛烈冲击,如摧枯拉朽一般。”

“反之,德行深厚者,龟反而会成为其护法神兽,带来意想不到的福报。”

“历史上曾有一位大儒,家中养了一只千年老龟,后来他高中状元,官至宰相,正是得了龟灵护佑。”

李员外审视自己的德行,经商时偶有不正当手段,对此深感不安。

“那第三种福报呢?”李员外急切地问道。

“第三种福报,是要有 坚定的道心 。”玄奘法师神色庄重。

“这是最关键的一种福报,也是最难具备的。”

“龟之寿命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会见证养护者的生老病死,以及家族的兴衰荣辱。”

“若养龟者道心不坚,容易被其所承载的千年业力影响,产生妄念和执着。”

唯有道心坚定者,才能不被外境所转,保持内心的清净 。”

玄奘法师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刚才那只千年灵龟之所以现身,正是在考验你的道心。”

“你能在灵龟面前保持清醒,说明你的道心比常人坚定。”

李员外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的经历是一场考验。

“大师,弟子自觉三种福报皆有不足,该如何是好?”

玄奘法师慈悲地看着他:“施主不必忧虑。三种福报虽然重要,但也并非一朝一夕不可修得。”

“从今日起,你可持戒布施,培养慈悲心;行善积德,提升德行根基;静心修行,坚定道心。”

“假以时日,自然能够具备这三种福报。”

“况且,你能主动前来询问,说明心中已有觉悟。”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养龟与否,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 。”

“若能以修行之心来养护这只龟,将其视为修行路上的伴侣而非宠物,未尝不是一种殊胜的因缘。”

从那日起,李员外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

他每日为龟念诵《地藏经》,希望能帮助其早日脱离畜生道;定期放生鱼虾,培养慈悲心;在生意中秉承诚信原则,积累德行;每日静坐参禅,磨炼道心。

数年后,李员外不仅生意兴隆,家人也都身体健康,那只老龟更是成为了府中的吉祥之物。

正如《华严经》所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养龟的关键不在龟本身,而在养龟者的福报与心境。

具备三种福报者,龟为护法;缺乏福报者,龟成劫难。

‌‌​​‌​‌​​‌‌‌‌​‌​​‌​​​​‌​​‌‌​​​‌​​‌‌​‌​‌‌​​‌‌‌​‌‌​​‌​​​‌‌​​​‌‌‌‌‌​​​‌‌‌‌‌​​​‌‌

来源:人间烟火书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