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评论区全是翻车现场——有人嫌主人酒太便宜,有人直接闯进卧室自拍,还有人把朋友灌到吐。
“去朋友家喝酒,最怕的不是菜不够,而是人太把自己当回事。
”
五一刚过完,我刷到一条热搜:#去朋友家喝酒的三大禁忌#。
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评论区全是翻车现场——有人嫌主人酒太便宜,有人直接闯进卧室自拍,还有人把朋友灌到吐。
看完我只想说,这些坑,踩一次,友情直接打对折。
先说酒。
我带了一瓶国台酒去发小家,包装低调,价格也不吓人。
结果他另一个朋友进门就嚷嚷:“这酒不行,我喝过更好的。
”声音大得整屋子都安静了。
主人脸当场僵住,我赶紧打圆场:“今天主角是人,不是酒。
”那人还不依不饶,非要比谁的酒贵。
最后那顿饭吃得像谈判,菜凉了,人心也凉了。
再说空间。
我表妹五一去同事家聚餐,中途有人直播,镜头一转,直接扫到人家主卧。
女主人当场黑脸:“你们拍客厅就行,卧室别动。
”直播那人还笑:“怕啥,又不是金屋藏娇。
”结果视频发出去,评论区一堆“这床品好土”,第二天同事群直接退了三个人。
拼酒更离谱。
我哥们阿强,平时二两的量,那天被劝着喝了半斤。
劝酒的人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
”阿强喝完就躺沙发,吐了一地。
主人一边收拾一边苦笑:“下次还是喝茶吧。
”
其实现在早就不流行灌酒了。
我观察了一下,年轻人聚会,桌上除了白酒,还摆着无醇啤酒、荔枝味低度酒。
女生们举杯碰一下,意思到了,谁也不逼谁。
拍照也先问一句:“能拍吗?
”有人摇头,手机立刻放下。
说到底,去别人家,带的是心意,不是优越感。
酒可以一般,话不能难听;空间可以小,尊重不能少;气氛可以热,底线不能丢。
友情这东西,比酒还娇气。
你敬它三分,它回你七分;你踩它一次,它碎给你看。
来源:山顶远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