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9月8日李月汝直播那个瞬间,我还以为是在看热剧大结局。中国女篮的扛把子人物,正直播着,话锋一转,说:“我要收购一支欧洲女子篮球队。”弹幕直接炸裂,“小李子牛啊!”、“不愧是女篮门面”。说实话,我也跟网友一起燃了,内心的热血和好奇齐飞,26岁的女篮中锋居然要
李月汝26岁收购欧洲球队,女篮领袖逆天操作真不简单!
看到9月8日李月汝直播那个瞬间,我还以为是在看热剧大结局。中国女篮的扛把子人物,正直播着,话锋一转,说:“我要收购一支欧洲女子篮球队。”弹幕直接炸裂,“小李子牛啊!”、“不愧是女篮门面”。说实话,我也跟网友一起燃了,内心的热血和好奇齐飞,26岁的女篮中锋居然要变身俱乐部老板,这现实感是有点超限的!
如果你熟悉李月汝,这一点都不意外。球风强硬、场上狠角色,场下人低调,有点软萌,说干就干。仔细想想,她现在养膝伤,球场暂时歇菜,也许人生的主场要往管理层转向了。这波“剧本”,居然让李月汝亲自驾驭上了!
回来看细节,李月汝自己说,这两年在欧洲混得有点门路,特意和土耳其、法国的好几家女篮俱乐部谈过了。听得出来,这可不是打嘴炮,是真刀实枪地谈判。她坦白,想借自己在海外的人脉,搭个台,让更多中国女球员有通道进欧洲打球,这就不是简单地创业赚钱了,这背后是有格局的。
李月汝说:“能多做些事,回报国家。”这话听着有点官方,其实底子很真。说直白点,之前很多中国球员想去海外,资源不对路、门槛太高,遇人不淑一场空。李月汝现在算把窗口打开,把资源和经验共享,带动一批人一起往前冲。这波操作,和当年姚明在NBA伤停期收购上海男篮,简直如出一辙!
但网友的暴风提问也来了:“李月汝赚这么多钱,能收购得起欧洲球队?”说实话,大家对欧洲女篮俱乐部的财力想象有点过。业内的人一针见血地吐槽:“欧洲的女篮俱乐部,整体估值一亿美金以下,白菜价。”很多时候,一支顶级女队的市值,还真不如国内一线明星唱一场演唱会的钱多。所以李月汝能买,可能不是一家独大当老板,更像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小股东,背后可能还有资本和团队撑腰,李月汝更像门面和领头羊。
不过这件事,timing是真的妙。中国女篮刚刚打完亚洲杯,结果一地鸡毛,创下八年来最差成绩,球迷都在揪心:我们女篮到底怎么了?就在质疑声、失落感徘徊时刻,李月汝直接杀出来,这不是单纯的自救操作,这是给中国女篮、给青年球员们展示一条新路——打不了球也能有大作为,不走寻常路。敢想敢干,这才是体育人的骨气。
别忘了,李月汝现在还在养伤。上赛季她被交易到达拉斯飞翼队,场均7.4分5.8篮板,逐渐站稳脚跟。因为前交叉韧带伤病,本赛季提前报销。一般人到这地步要么赋闲,要么低迷,她反手一个“收购欧洲队”,高下立见。运动员转型,不再局限于解说咖、广告咖,也可以尝试当“小老板”。这叫高维打击,没毛病。
别瞧不起欧洲女篮队的身价,虽然比不了NBA、CBA,但在当地也是香饽饽,许多俱乐部缺资本、缺中国市场、缺全球流量。这时候李月汝的身份,恰好能打通中国球员资源和欧洲需求。她要真把这步棋走成,将来中国球员进欧洲不再靠留学、靠关系,有了职业平台,人才就能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
回顾历史,姚明那时候手握球队,开启了CBA俱乐部职业化、明星持股的先河。李月汝虽然还没官宣具体是哪家欧洲俱乐部,但从她的气场,从团队运作透露出的细节,可以断定,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就位,缺的只是最后签字和官宣的那张纸。
目前,整个收购流程还在进行中,细节都没曝光,这是惯常操作——收购这种事情不可能全部摊牌,免得节外生枝。但就现阶段来说,李月汝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本:26岁,还在恢复期,已经能思考整个行业的未来,不局限自我,不追逐虚名,踏实做事。这,是中国体育未来该有的样子。
有网友说:“打不了球还可以做老板?”其实,这才是真正的逆袭人生剧本。谁说运动员就只能打球?有头脑、有资源,就能让中国篮球的天花板被彻底捅破。更重要的是,她直接帮中国球员走出去,为中国体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这件事如果成了,以后还怕女篮联赛没人看?怕年轻人不热爱篮球?怕中国球员只能国内打转?别闹了,这才是新时代女篮的底气!不是自怨自艾,不是晾足伤坐冷板凳,而是主动进攻,和最高水平接轨。收购欧洲球队,也许只是李月汝新征途的第一步。未来谁敢小看中国女球员的创造力?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来源:小二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