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布 | 栩先生(ID: superMr_xu)想和学长保持长期联系的,强烈推荐关注一下我们的小号“李栩然”。纯享,无广告。都是认知干货。因各种原因,近期原创都只会在那里发。如有情况,我们那里见。
作者 | 青阳
来源 | 读书369(ID:dushu369com)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事在人为是基础,顺势而为是捷径。
你发现了吗?每当发现身边人混得好,就会有人会觉得他要么是勤劳,要么是自律,再或者就是人脉广,见识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每天起早贪黑就是靠谱,把日程表排满就是本事,通讯录存满人名就是能耐。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前同事老周今年快五十了,在单位干了二十多年,是出了名的“老黄牛”。 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就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烧开水,报表改了一版又一版,连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核对,晚上经常加班到八九点,周末也总来单位整理档案。 可论起业绩,他常年在中游打转,评职称时也总被卡住。 反观同部门的老林,比老周小两岁,从不加班,到点就下班陪家人,可每次遇到关键项目,他总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案。 半年后,单位调整岗位,老林被提拔成了部门副主任,老周却因为长期劳累查出三高,只能申请调去相对清闲的后勤岗,慢慢调养身体。
勤奋不等于努力,
永远不做无效劳动
《庄子》里记载过一个“抱瓮灌园”的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路过汉水,见一位老人抱着瓦瓮往返于水井与菜园之间,费力地浇灌蔬菜。 子贡好心提议:“如今有一种名为桔槔的机械,利用杠杆原理提水,一天能浇灌百亩田地,既省力又高效,您为何不用呢?” 没想到老人却摇摇头反驳:“我听师傅说,使用机械会让人滋生投机取巧之心,依赖技巧会让人忘记踏实的本质。我宁愿每天累一点,也不愿丢了本心。” 最终,老人依旧守着瓦瓮灌园,而周边采用桔槔的农户,不仅省下大量时间开垦新田,还培育出更优质的作物,日子越过越红火。老人的“勤奋”不可谓不真切,却困在固执的认知里,把重复的体力消耗当成坚守,最终被远远甩在身后。故事中的老人,令人哭笑不得。其实,那些真正聪明的人都学会了巧妙“勤劳”。稻盛和夫创办京瓷初期京瓷规模小、资源有限,还要在索尼、松下等行业巨头的夹缝中生存。 当时,很多员工都认为拼命加班赶工才有出路,甚至有人连续一周睡在车间,可京瓷依旧难以突破技术瓶颈。 稻盛和夫发现员工这种行为后,立即叫停,他对员工说:“真正的努力不是比拼熬了多少夜,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核心。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时间,而是对陶瓷材料分子结构的理解。”
不靠讨好换人脉,
只靠价值吸引贵人
作家李尚龙在成名前,曾经历过一段“拼命讨好人脉”的低谷期。 那时他刚从军校退学,在北京当英语老师,渴望进入文化圈却毫无门路。 为了认识行业里的编辑和作家,他每天下班后都赶去参加各种沙龙、饭局,提前半小时到场帮忙布置场地,主动给前辈端茶倒水,记住每个人的喜好。 有一次,为了送一位主编回家,他在寒风里等了两个小时,最后却只得到一句敷衍的“以后有机会合作”。 可当他真的写完书稿,满怀期待地发给这些认识的人时,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石沉大海的沉默,甚至有人直言:“你的作品没什么亮点,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稿子。”那段时间,李尚龙既疲惫又迷茫,他以为放低姿态就能换来机会,却发现没有价值支撑的人脉,不过是一场虚假的热闹。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尚龙在一个教育论坛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历:如何用故事化的方式讲解语法,如何帮助自卑的学生重拾学习信心。 演讲结束后,一位出版社的编辑主动找到他:“你的教学理念很特别,里面有很多打动人心的细节,为什么不把这些写成一本书呢?”这次相遇让李尚龙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人脉,不是靠讨好换来的,而是靠自身的价值吸引来的。”之后,他不再把时间花在无意义的应酬上,而是专注于梳理教学经验,结合年轻人的成长困惑,写出了《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明白事在人为,
更懂得顺势而为
作家冯唐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顺应大势,强过个人奋斗。如果你是个成事修炼者,想要成事,最重要的就是顺势而为。”小区门口修鞋铺老板王叔,就是我见过的最懂得顺势而为的人。 王叔的手艺是父亲传下来的,针脚细密、修补牢固,周边居民都认他的活。 前些年,修鞋铺的生意还算红火,每天来修鞋、擦鞋的人络绎不绝。可随着时代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变了,去找王叔修鞋的人越来越少。作者:青阳,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近期好文(点击链接可读):1、2、3、
遇事反复纠结,担心做不好
太在意他人看法,没有信心
总是陷入精神内耗,其实并不可怕
不妨试试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冥想
我们为你做了一个冥想成长训练营
帮你告别内耗,成为更好的自己
具体详情,见下方海报
训练营主理人:
希锐,栩先生团队成员。
长期专注个人成长、强者思维,9年时间,读了1000本书,写过多篇个人成长话题阅读量10万+爆款文。
最后再和你说下:
来源:嘉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