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想到的是,迟蓬老师在某次活动上的穿着,居然引来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现场他穿了一件西装风的上衣,搭配白色短裤。
这阵子,“生万物”热播起来,扮演“大脚娘”的迟蓬老师可真是人气直线上升。
这位66岁的老演员,靠着剧中朴实、老实的农村大娘角色,深深地打动了大家的心。
没想到的是,迟蓬老师在某次活动上的穿着,居然引来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现场他穿了一件西装风的上衣,搭配白色短裤。
不少网友看到她的打扮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人直接说这么大年纪还穿短裤,实在有点没品,甚至用“失去体面”这样挺犀利的话来评论。
网友们的热议一出,大家都想起了刘晓庆曾经讲过的话,觉得她说得挺有道理。
如今这个世界,我们还能说年龄到底是不是限制咱们穿衣自由的一个因素?
66岁穿短裤真的不体面?
在9月6日《生万物》剧组接受央视采访的现场,66岁的迟蓬没想到,他那条白色短裤会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镜头里的她穿着西装风格的上衣,下搭白色短裤,再配上一双高跟鞋,头发被利索地扎在脑后,整个人透露出一股清新干练的感觉。
信息来自对话“大脚娘”迟蓬:在配角的路上坚持了好多年
弹幕里的人都在调侃,说:“这个年纪穿短裤可不太合适吧”“感觉像是偷孙女的衣服穿的”“长辈怎么会这样打扮呢”。
更有趣的是现场其他人的穿着打扮——沈丹萍穿的那身古风长裙被夸得端庄得体,而那位穿超短运动裤的男导演反而被点赞“随性”和“接地气”。同样是短裤,性别不同,年龄差异大,评价结果差别可是挺大的哦。
这事很快登上了热搜,在“迟蓬穿短裤被批不合适”这个话题下,支持的人和反对的人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觉得,老年人嘛,就该有老年人的模样;也有人则认为,穿衣自由没年龄界限,想穿啥就穿啥。
二十年前的夏天
其实,想想看,二十多年前的夏天,胡同里的姑娘们都穿着吊带衫配牛仔短裤,广场舞的大妈们踩着凉拖跳着健身操,公园里溜达的大爷们穿着背心短裤成了标准装扮。
那会儿,没人会去摆布别人的裤子长短,反倒是觉得穿得自在才是最重要的事。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年龄合适论”偷偷出来了,三十岁不敢穿卡通图案,五十岁必须穿深色衣服,六十岁以上连短裤都成笑话。
就像这次迟蓬的造型,明明是剧组用心搭配,为了展示她摆脱“大脚娘”角色后那份青春活力,可偏偏被贴上了“装嫩”的标签。
还记得两年前,70岁的汪明荃穿着一袭浅绿色花瓣裙参加活动,评论区里满满都是对她优雅气质和状态好的夸奖。
为啥同样是年纪大的阿姨穿亮色衣服,评价竟然会不一样呢?
也许不是衣着的问题,而是大家对“年长女性”的刻板印象,总觉得她们就得低调、朴实,不能展现出自己的审美趣味。
刘晓庆的反问
在这次事件中,很多人提到刘晓庆,几年前她穿着吊带裙出席活动,结果被一些网友骂“老妖精”。当时她就果断反驳:“凭什么年纪到了就非得穿那种限定的衣服?”
这番话如今听起来仍然让人感受到震撼,刘晓庆自己就是拆除年龄刻板印象的活生生例子,六十多岁拍动作片都不用替身,七十岁还在尝试各种新颖的造型。
59岁的刘晓庆穿着串珠裙秀出优美的事业线,怕走光,频繁用手遮挡胸前位置。
她曾谈到:“我从未觉得年龄是个问题,真正的难题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限制。”
迟蓬也是这样一个人,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她从1982年开始出道,便一直没走寻常的路。
刚进入这个圈子时,她坚持不拍偶像剧,反倒偏爱农村题材或年代剧中的苦命角色演。
为了把《生万物》里的大脚娘演得逼真,她提前半个月跑到农村体验生活,跟着乡亲们下地干活,手上磨出的老茧比那些道具看着还真。
这么一位把全部心思都用在演戏上的演员,怎么会靠穿短裤吸引注意呢?其实她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演员不仅有角色里的样子,生活中的自己同样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从解扣子到穿短裤
令人觉得无可奈何的是,这次的风波不只是因为短裤,有网友还翻出迟蓬在《生万物》里的片段,甚至她在干农活时解开领口扣子让自己呼吸顺畅的镜头,也被指成是“故意露腰线”。
据新片放眼瞧报道,迟蓬其实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崭露头角,红得早早的。
只要去过农村的人都明白,夏天在田里干活,解个扣子都不稀奇,光着上半身的大爷们到处都是。演员为了还原角色,把这些细节都照做了,偏偏放在女性身上,就变成“不得体”的事了吗?
我就想起去年张凯丽参加活动的时候,穿了一件收腰连衣裙,被说“年纪大了不应该穿得这么紧”,倪萍那次穿亮色风衣,也有人说“比起亮色,深色显得更稳重”。
好像到了某个年纪的女人,穿衣款式的自由似乎也被收走了,而男长辈倒没怎么受到类似的评头论足。
陈道明穿着花衬衫被夸“挺有品味”,李雪健穿运动装则说“挺接地气”,即便有人说两句不太一样的话,也很少被认作不合适。
这种所谓的双重标准,就像把女性的身体变成了被审视的焦点,用年龄给她们罩上一层看不见的枷锁,让她们难以挣脱。
1.8亿新银发族
这几年吧,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打破那些偏见,《2024中老年消费趋势报告》里提到,咱们中国50岁以上的“新银发族”已经超过了1.8亿。
这帮大叔大娘里头,三成会定期去做医美,四成会在网上买潮牌,穿衣打扮早就不拘泥于传统的“深色、宽松”那一套啦。
上海的“地铁奶奶”们就是典型代表啊,她们穿着旗袍去买菜,踩着高跟鞋跳广场舞,把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要讲究、精致。
有些退休后学街舞的阿姨,也有开房车自驾游的大叔,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年龄可不是阻碍,心态才是关键。
迟蓬的短裤风波,其实是个挺好的机会,让我们看见,其实还有不少人在用老套的观念看待年龄,总觉得“到了这个年纪就该做这个事”。
如今的时代早就不同了,60岁的人或许比以前的50岁还更有朝气,70岁左右开始掌握新技能的人也不少见。
就像迟蓬在采访里提过的:“我演了一辈子别人,老了想好好做自己。”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有错啊?
据说,迟蓬演配角已经快40年了,凭借“大脚娘”一角走出了自己的路!他常说:“不管演什么角色,都得脚踏实地。”
舒服比规矩更重要
到头来,这场争论其实就是在摸索一个问题: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得体?
有人觉得得体就是符合年龄、守规矩,但规矩是谁说的嘛?难不成66岁穿短裤就一定比穿长裤不合适?在空调房里穿长裙,和夏天穿短裤透气,哪个才算更得体?
有网友表示,得体就是让人觉得舒服——自己穿着自在,别人看着也感觉顺眼。迟蓬那造型既没有违规违纪,也符合当时的场合需要,为什么要被非议呢?
归根到底,我们真正应该领会的,不是“老年人穿短裤”,而是那种对年龄的偏见。
就像有人觉得年轻就该穿潮牌,中年必须穿正装,老年人只能选深色衣,这些成见才是压住自己脚步的那道锁。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