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开播那天,《花儿与少年7》里,陈数就是那个“干干净净、不多说一句废话”的角色。
一档综艺翻车,彻底让观众看清了陈数
刚开播那天,《花儿与少年7》里,陈数就是那个“干干净净、不多说一句废话”的角色。
别人一切都还在磨合期,只有她,算账有条不紊,和那英私下聊材料费,主动分担琐事。
你看得出她聪明,也看得出她会做人。
可节目才播了几集,风向就输了。
某天深夜,她悄悄把空调仪器关了。隔壁房间的那英,闷得满头汗,衣服卷成一团扇风。一开始那英还想着忍一忍,后来实在熬不住,只好跑去其他房间蹭凉气。
这一幕,让无数网友炸了锅。
有人说,陈数“心机太重”。有人说,她“安静又不合群”,就连短短的一个“插头”,都能把话题点燃。
在屏幕外,争议还在发酵。
陈数这个人的命运,从来就不按套路出牌
很多人觉得陈数是“知性女神”、“气质演员”,但实际上,她活得一点也不顺。
1970年代末,她出生在湖北黄石。爸爸做舞蹈,妈妈会拉小提琴。陈数小时候不是在练功房,就是钻在后台捡道具。
别人偷偷玩,她练到膝盖红肿、脚趾全是疤。
她十一岁就独自去了北京学舞,十六岁进了东方歌舞团。一转眼,成为团里最能吃苦的“小女孩”。
可现实太扎心,舞蹈团里讲究的还是颜值。她不是大眼睛,也没特别出众的五官,一度只能在后排当背景。
她没跟命运低头。
台上一两个动作,陈数要反复练两星期。哪怕只是配角,也得让导演记住她的专业劲头。
这股狠劲,最后真的让她出圈。
可舞蹈没几年就是天花板。人到二十岁,陈数就意识到,拼命干下去也得退场。
一次偶然的音乐剧机会,她第一次开口演戏。
演了一把,她才发现,舞蹈不够过瘾,“我还想演戏”。
说干就干。陈数白天排练,晚上偷着练台词,最后居然考进了中戏。
学了N年舞,扭头把一切归零,陈数咬牙拼了。
她没走捷径。刚入行都是小角色,剧组里不太搭理她,嫌她太冷、太端,不会来事儿。可只要给机会,她就拼命钻台词,研究角色力求“演出新意思”。
最有名的一次,就是《暗算》。那年女主本来定了别人,临时换她,陈数拼了命去死记硬背几十页稿子。
肝出来之后,播出效果炸裂,全网认了那个短发女情报员。
紧接着《新上海滩》《倾城之恋》《铁梨花》等一大堆狠角色,把很多人都看呆了。
尤其《铁梨花》一炮而红,奖项和片酬都到位。说一句高位出圈,不算夸张。
情感路上,她比事业还难——太独,还太倔
她的婚姻比角色还抓马。
外圈都等着她结婚生娃,觉得女人岁数到了“就该安稳点”。可陈数偏偏不跟主流走,找了个二婚汉子赵胤胤,还十多年都没要孩子。
2007年,朋友介绍她认识赵胤胤。钢琴家,性格特别温和,第一次见就喜欢上陈数,几乎天天做饭送菜。
陈数没那种一见钟情,她喜欢细水流长。
两个人谈了四年结婚,婚后日子温温吞吞,没什么大风浪。
赵胤胤前妻留下一个儿子,“大象”。陈数几乎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照顾这个孩子,像亲妈一样没怨言。
外界都猜,“迟早会有自己的孩子。”结果呢?一年又一年,一直没生。
记者当面对她问:“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她笑得淡淡,眼神特别有劲:“现在很满足。”
这句话,外人听着难懂。她是全心全意付出,也从不替自己解释。
然后婚姻的意外还是来了。
2020年,赵胤胤晒出和年轻女生的合照,紧接着又被曝光多次夜里约女性。
他解释说都是“亲戚朋友”,可网友根本不买账。
舆论全炸了,每条帖子都在感慨:“陈数这付出,换来个”
有的人说她太清高,不懂示弱;也有人说她太强,让男人心虚。
她一贯没回应。
和她演的角色一样,什么都扛,什么都闷在心里。
她到底图没孩子、没回应,却活得最通透
陈数不是那种为名为利抓破头的人。
中年之后,她只接角色很重的戏。《和平饭店》里演民国女,台词、动作一气呵成;《不完美受害人》演企业高管,会议室一坐就是场面镇得住。
观众都说陈数是配角,却演出了主角的气场。
而这几年,她把生活过成茶香花香,远离绯闻,一个人种花练字,有时候安静得像泡在书房。
记者问怎么看女演员焦虑年龄,她说:“不是年纪的问题,看你有没有东西演。”
这句话,就把所有敏感都掐死了。
她完全不焦虑,也不比拼名利,更不和别人争解。
有空就安安静静坐茶室,一杯茶一下午。外头怎么议论,她都只淡淡回应,“不火就不火,好好演戏就行。”
这么活,肯定有代价。机会错过了,市场淡了,婚姻里委屈也熬过了,可她没丢自己。
这些年陈数挣得也不少,片酬代言都有,话剧还投了不少。几十年打拼,积蓄肯定不算少。
钱再多也救不了感情。也没办法帮她跨过风口浪尖。
她最珍贵的根本不是钱,是那份“我可以自己过”的底气。
你说她孤独,她笑自己通透。
别人等着她后悔,她就不认命。
站在舞台上,陈数几十年都没依赖谁,也没服从谁。
她只有角色和自己。
这才是真独立。
来源:虞虞娱乐星演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