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就是要能成事:从九三阅兵看“成事者”的底层逻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5:28 1

摘要:我们通过屏幕感受到的不仅是装备方阵的震撼、将士步伐的铿锵,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信心传递: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保卫国家利益,中国有实力应对任何挑战。

九三阅兵圆满落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得心情澎湃!

我们通过屏幕感受到的不仅是装备方阵的震撼、将士步伐的铿锵,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信心传递: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保卫国家利益,中国有实力应对任何挑战。

这场阅兵堪称巨型项目管理典范——从训练调度到装备协同,从天气应对到国际传播,每个环节都需要极致执行与协作。其背后揭示了一个硬核道理:人才的最高标准,就是能成事。

1.因人成事: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因人成事”源于《史记》,意指事情的成功取决于执行者。

同样的任务,交给不同的人,结果天差地别。项羽力能扛鼎却刚愎自用,最终兵败垓下;刘邦善用张良、韩信、萧何,成就汉朝四百年基业。

现代商战中,诺基亚曾占据手机市场40%份额,但因拒绝智能化转型最终被淘汰;而华为在遭遇芯片断供后,通过自主创新逆势崛起。

成事者往往具备三大特质:

- 资源整合能力,能调动有限资源实现最大化产出;

- 应变韧性,在突发状况下快速调整策略;

- 结果导向,不以“努力”为荣,而以“达成”为标尺。

正如九三阅兵,每个动作毫米级校准,每辆装备秒级同步,展现的正是极致的结果导向精神。

2.战略与战术:选择正确,执行精准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开篇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一句话点明战略的本质是选择。而不管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后,通过建立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最后战胜敌人,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之一;

战略是选择(Do Right Things)而战术层面则是把事情做对(Do Things Right)。阅兵训练中每个动作的毫米级校准,组织和企业同样如此:华为IPD研发体系确保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高效可控,都是战术执行的典范。

成功等于战略选择乘以战术执行:选择错误,努力白费;执行不到位,战略成空谈。战略和战术同样重要,既要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路,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有价值。

3. 个人与集体的协同力量

跑步圈有句话:“一个人可以跑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个人能力有时而穷,Elon Musk再高效也无法同时管理所有企业细节;乔布斯再天才也需依赖设计团队实现创意。集体力量却能产生乘数效应:小米通过投资+赋能模式,整合上下游企业,实现成本、渠道、品牌的三重降维打击。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实则是单点企业vs生态联盟的竞争,胜负早已注定。

九三阅兵看似是单日展示,实则是军工企业、训练单位、气象部门、传媒机构数年的协同成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配合和支持,都达不到现在的成功。

团队成事需要四大要素:共同目标、分工明确、信任背书、利益共享。只有当个人能力融入集体智慧,才能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4.AI时代重新定义"成事"标准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工具正在重塑“成事”的定义。

ChatGPT可快速生成方案、优化文案、辅助决策;Midjourney让普通人也能成为“画家”;自动驾驶重新定义“司机”的角色。

未来人才需要掌握新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先进工具的应用能力,如飞行员驾驭飞机般熟练操作AI;另一个是优秀的跨界整合能力,兼具技术、业务与人性洞察;最后一个是创造性解决问题,在AI无法替代的领域发挥价值。

《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就是这个时代最锋利的器。未来很多工作将被AI取代,但善用AI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水平人才将更加稀缺。我们需要做好规划与选择,发挥创造性,成为驾驭工具而非被工具替代的成事者。

5.结语

从九三阅兵到企业竞争,从历史谋略到AI革命,“成事”的逻辑一以贯之:选对事、用对人、做对操作、借对工具。未来属于那些既能抬头看路、又能低头干活,既懂人性、又善用技术的"成事者"。

正如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只有持续成事的人,才能飞得远、落得稳。

人才就是要能成事——这是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行证。

来源:翟海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