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凶杀案轰动全美,特朗普却夸起了中国:他们比我们要快得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5:54 1

摘要: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美国发生了两起轰动全国的凶杀案,第一起是在刚过去不久的8月底,乌克兰难民伊琳娜·扎鲁茨卡在地铁上,被34岁男子德卡洛斯·布朗随机杀害,而第二起,则是在当地时间9月10日,特朗普身边最富有社会影响力、也被普遍认为是特朗普“第二接班人”的查理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美国发生了两起轰动全国的凶杀案,第一起是在刚过去不久的8月底,乌克兰难民伊琳娜·扎鲁茨卡在地铁上,被34岁男子德卡洛斯·布朗随机杀害,而第二起,则是在当地时间9月10日,特朗普身边最富有社会影响力、也被普遍认为是特朗普“第二接班人”的查理.柯克,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演讲时遭遇枪击身亡。

两起案件,引发了全美关注,而美国国内的舆论也因为这两起案件汹涌如潮,不过,针对这两起案件,美国主流媒体的反应却大不相同,甚至是天差地别,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说简单点就是美国现在内部的分裂程度,已经达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先来说说两起案件。

乌克兰难民伊琳娜·扎鲁茨卡遇害一案,目前根据公开的视频录像以及已知消息,我们可以知道如下信息:

第一,凶手德卡洛斯·布朗现年34岁,而在杀害伊琳娜·扎鲁茨卡之前,此人已经被逮捕入狱至少14次,光是进监狱时拍的定妆照就有14张,而他的犯罪记录,包括不限于盗窃、恐吓、武装抢劫等等,用我们的老话来说就是“无恶不作”。

而受害的伊琳娜·扎鲁茨卡,出生年月未知,看样子也就是20岁左右,她是在2022年时为逃离战火从乌克兰来到的美国,遇害前一直在一家披萨店打工维持生活。

也就是说,被害人与凶手之间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时间、空间上的交集,二人也素不相识,更谈不上有什么仇怨。

但就在8月22日晚上,当伊琳娜·扎鲁茨卡乘坐地铁时,与凶手坐在了同一节车厢里,准确的说,是坐在了凶手前面一排的位置上,而悲剧就这么毫无征兆的发生了。

事件发生后,凶手的整个作案过程也被录像监控拍的一清二楚,并很快轰动了美国的互联网,美国网友也为此事议论纷纷,但与此同时,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却对此事三缄其口,几乎没有相关的报道,仿佛是商量好一样,集体进行了静音。

这还是令人奇怪的地方之一,美国网友们在翻阅伊琳娜·扎鲁茨卡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时,有细心的人就发现,伊琳娜·扎鲁茨卡还是一个“BLACK LIES MATTER”(即黑命贵)运动的支持者,她曾在社交媒体上多次为该运动发过声。

而讽刺的是,杀害他的凶手卡洛斯·布朗正是一个黑人,而这还仅仅是一方面,卡洛斯·布朗在今年的7月份时,就曾因犯罪被拘捕,结果被拘捕后不久便被释放,而释放他的法官给出的理由,是“此人有精神病”。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吗?答案是没有,更讽刺的还在后面,这个释放卡洛斯·布朗的女法官,只在2023年4月时才当上的法官,在此之前,此人是一家心理诊疗机构的职员,更重要的是,此人也是一个黑人。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就是一名完成转行没多久的黑人女法官,以“有精神病”为理由,将一个背负着大量前科、且犯下累累罪行的黑人罪犯直接释放,之后,这名被释放的黑人男子,随机在地铁车厢里捅死了一个支持“黑命贵”的乌克兰女难民。

说实话,这其中复杂且离奇的来龙去脉,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结果在美国,却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情。

说完第一起,我们再来说第二起。

这起案件中被害的查理.柯克,在美国是一个能量相当大的“网红”,他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特朗普获得过大量年轻人的支持,此外,有传言说包括现任美国副总统的万斯、现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赫格塞思,两人之所以能上任,也和这个柯克有很大关系。

不仅如此,此人还是一个拥枪的支持者,他曾提到过,“枪支,拯救生命”,结果在犹他州的大学演讲时,却被来自180米开外的一颗子弹,直接洞穿了大动脉。

而柯克被枪杀之后,美国主流媒体以及美国高层的反应,与之前那名乌克兰女难民遇害的反应,出现了巨大差别。

首先是特朗普下令,要求全国降半旗对柯克致哀,并且必须持续到14日方能结束,此外,各大媒体也相继进行了长篇幅的相关报道,与此同时,美国警方也在声势浩大的对凶手实施抓捕,期间还因为急着想把真凶早日缉拿归案,出现了“抓错人”的闹剧,还有。柯克的遗体也被“空军2号”运走,副总统万斯还亲自为其抬棺。

当然截止到目前,枪杀柯克的凶手已经归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归案并不是因为美国警方有多高明,而是凶手的父亲在得知了儿子犯下罪行后,当场“大义灭亲”,把凶手交了出去,但不管着怎么说,凶手确实是“归案”了。

两起案件,都轰动了全美,但美国高层以及主流媒体的区别对待,让全世界对美国目前社会的混乱以及内部的分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在此之前,我们偶尔也能看到美国会出现“零元购”之类的事情,也会看到共和党与民主党因为拉选票相互挑对方的毛病,但即便如此,也基本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地步,但如今,小打小闹已不复存在,美国的混乱程度,早已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以柯克被枪杀一案为例子,杀害他的凶手泰勒.罗宾逊,本是一名犹他州立大学的学生,而根据其母亲之前在社交平台贴出的资料显示,罗宾逊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青年,光是在上大学的第一年,就拿到了高达3.2万美元的总统奖学金。

这样一个人,如果按照正常轨迹发展的话,大概率将来会是一个白人精英,但他却选择走上了不归路,具体是什么动机促使他这么做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越来越多的像罗宾逊这样优秀的青年,行为和思想都正在发生改变。

而导致发生改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两党愈演愈烈的竞争所致,尤其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MAGA在美国政坛几乎到了“唯我独尊”的地步,加上特朗普不断动用总统权力疯狂打压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民主党,肯定不愿坐以待毙,不管是为了反击还是为了求得生存,民主党都只能拼了。

而我们都知道,早在特朗普竞选总统时,他就遭遇过一次枪击,只不过他运气好保住了性命而已,但那次枪击只是开始,来自竞争对手的明枪冷箭将会持续不断,柯克遇害便是证明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政治立场的不一致而造成了纷争,直接导致了美国内部出现极大的分裂,而最可怕的,是这两派人互相视对方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大有不死不休之势,照这么发展下去,美国内部的分裂则会持续扩大,最终形成“大乱斗”的局面。

偏偏在这个时候,特朗普还“语出惊人”,当地时间9月1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就柯克遇害一事说到,“我们必须搞快速审判——就像中国那样”、“他们比我们快得多”。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尤其还是一国之总统,特朗普说出这样的话,除了漏洞百出之外,其想表达的意思,显然也不是表面意思那么简单。

首先,特朗普忽视了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司法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快速审判”。

其次,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想尽快对杀害柯克的凶手处以极刑,而从这个方面去看,特朗普表面上是在指责美国的司法程序,实际上却是想要把法律当做其用来“复仇”的工具而已,而这,也更说明了美国现在内部的分裂与派系之间的相互仇视,达到了白热化地步,更多情况,让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史晓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