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经历,荷塘惊现神秘女子,给我解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7:31 1

摘要:入夏后的晚风总带着几分黏腻的湿热,傍晚刚下过一场短促的雷阵雨,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像是大地刚洗过一场澡。我吃过晚饭,实在按捺不住对这好天气的向往,换上轻便的运动鞋,揣了手机便出了门,目的地是城郊那片少有人知的野地公园。这片公园算不上正规景区,

入夏后的晚风总带着几分黏腻的湿热,傍晚刚下过一场短促的雷阵雨,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像是大地刚洗过一场澡。我吃过晚饭,实在按捺不住对这好天气的向往,换上轻便的运动鞋,揣了手机便出了门,目的地是城郊那片少有人知的野地公园。

这片公园算不上正规景区,更像是城市边缘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修剪整齐的草坪,没有刻意栽种的观赏花,只有一大片自然生长的荷塘,环绕着几条蜿蜒的石子路,路尽头散落着几座老旧的木质凉亭。平日里鲜少有人来,唯有附近的居民偶尔会在清晨或傍晚来散步。我也是偶然间发现这个地方,此后便成了我排解心绪的秘密基地。

那天的月色格外好,一轮圆月悬在墨蓝色的夜空里,像一块被精心打磨过的白玉,清辉洒下来,给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银边。我沿着石子路慢慢走着,鞋底碾过湿润的石子,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路边的草丛里,蛙声绵绵不绝,“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像是一场热闹的音乐会;蛐蛐也不甘示弱,“瞿瞿”的鸣唱清脆悦耳,与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夏夜最动听的旋律。偶尔有晚归的鸟儿从头顶飞过,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短暂而轻盈,随即又恢复了宁静。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尝试修行,可越是刻意追求“静心”,内心就越发焦虑。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像一团乱麻缠绕在心头,让我常常彻夜难眠。我总觉得修行能让我摆脱这些苦恼,可现实却是,我在“解脱”的执念里越陷越深,连散步时都在琢磨着如何才能达到“无妄”的境界,反倒失去了享受当下的能力。

走着走着,前方不远处的“荷风亭”映入眼帘。那是荷塘边最大的一座凉亭,木质的柱子上刻着模糊的诗词,亭顶爬满了翠绿的藤蔓,此刻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古朴雅致。我本想过去歇会儿,可走近时却愣住了——亭子里竟坐着一位女子。

她背对着我,坐在凉亭的石凳上,身形纤细,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肩头,发尾还别着一朵小小的白色茉莉。她身上穿着一件碧绿的古代衣裙,布料看起来轻盈柔软,裙摆上绣着淡淡的荷花纹样,随着晚风轻轻飘动,仿佛下一秒就要化作荷花仙子飞走。更让我惊讶的是,她手中正轻轻捏着一枝荷花花苞,花苞粉嫩饱满,还带着晶莹的水珠,似乎刚从荷塘里采摘下来。



我心里暗自嘀咕:“这么晚了,怎么会有人在这里穿汉服?难道是来拍夜景的?可这地方这么偏僻,连个路灯都没有,拍出来效果能好吗?而且看她一个人,连个同伴都没有,也太不安全了吧。”

就在我愣神的时候,那女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缓缓转过头来。她只是静静地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又转回头去,继续低头看着手中的荷花花苞,仿佛我只是路过的一阵风。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走上前,轻声说道:“你好,小姐姐。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坐在这儿,会不会不太安全啊?”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抬起头,对着我莞尔一笑。那笑容像是月光下绽放的荷花,温柔又恬静,瞬间让我紧绷的心情放松了不少。我又接着说:“这个公园虽然环境挺好的,但平时人特别少,尤其是晚上,基本没什么人来。你要是没有同伴的话,还是早点回去吧,免得遇到什么危险。”

这次,她终于转过身来,目光落在我身上,声音轻柔得像晚风拂过荷叶:“你倒是挺热心的。没事,我有同伴,只是他临时走开了一会儿,很快就会回来的。”她的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像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人,说话都带着几分诗意。

我松了口气,点了点头:“嗯,那就好。有同伴陪着就放心多了。”

她看着我,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轻声问道:“你呢?你自己一个人,大晚上的到这个野地方来干嘛呢?”

提到这个,我忍不住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最近一直在修行,可能是方法不对吧,总觉得心态特别紧张,心里乱糟糟的,所以就想出来走走,看看风景,让心情平静一点。”

她听到“修行”两个字,忍不住笑了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儿:“修行?你好好的,干嘛要修行呢?”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修行是为了解脱啊。我总觉得生活里有太多苦恼了,想通过修行摆脱这些苦恼,获得真正的自在。”

她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下来,眼神变得认真起来,看着我手中的荷花花苞,轻声问道:“这么美好的生命,你解脱个什么?”

她的问题像一颗石子,突然扔进了我平静的心湖,让我瞬间语塞。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啊,生命确实有美好的一面,春日的花开、夏日的荷风、秋日的明月、冬日的白雪,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美好。可苦恼也是真实存在的,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对未来的迷茫……这些苦恼像阴影一样跟随着我,让我无法真正享受生命的美好。

我沉默了许久,才有些无奈地说:“小姐姐,你可能不知道,生命虽然美好,但苦恼也太多了。这些苦恼时不时就会来攻击我,让我坐立难安。我只能通过修行,想办法从这些苦恼里解脱出来,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她没有说话,只是举起手中的荷花花苞,轻轻放在月光下,轻声说道:“你看我手上的这枝莲花,它就是从荷塘里的污泥里面长出来的。你觉得,它有说过要从污泥里解脱吗?如果离开了污泥,它根本就长不出来,更别说开出这么美的花了。”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荷塘里,月色下,大片的荷叶层层叠叠,粉色的荷花点缀其中,美得像一幅水墨画。她接着说:“很多人都觉得污泥是污秽的,是肮脏的,可对于荷花来说,表面上看起来肮脏的污泥,其实是它生长的营养土,是它植根的母体。

正是因为有了污泥的滋养,它才能长出亭亭玉立的枝干,开出纯洁美丽的花朵。所以‘出淤泥而不染’,从来都不是说荷花要摆脱污泥,而是它在污泥中自然生长,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纯净。这就是荷花的自然之道,也是生命的自然之道。”

我看着荷塘里的荷花,又看了看她手中的花苞,心里突然有了一丝明悟。我犹豫着问道:“那……从荷花的角度来看,污泥和清水其实没有区别,生命中的美好和苦恼也没有区别,都是无善无恶的,对吧?”



她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是的。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也没有绝对的黑与白、是与非。

所谓的善恶、黑白、是非,不过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执念划分出来的。对于荷花来说,没有污秽和干净的区别,污泥是它的养分,清水是它的环境,两者都是它生长所必需的。对于生命来说,美好和苦恼也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我们体验生命的过程。”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状态,有些困惑地说:“我现在好像有点明白这个道理了,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却总是做不到。

比如,我能察觉到自己生气、痛苦的感受,也能试着去接受这些感受,不让自己过于抗拒。可每当快乐的事情来了,我反而不敢接受,总是下意识地抗拒,担心快乐会很快消失,担心接下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我总是很痛苦,既不能坦然面对痛苦,也不能尽情享受快乐。小姐姐,你能告诉我,应该怎么正确对待心里的痛苦和快乐的感受吗?无善无恶的正知见,到底是什么呢?希望你能为我解惑。”

她说道:“其实,你不用在‘无善无恶’这四个字上面纠结,也不用去刻意分析、总结、研究它。你只需要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我们生命的本体,是我们最本真的状态。

我们平时所说的觉知、观照,其实都是建立在这个本体之上的。它的核心逻辑很简单,就是从这个本体出发,去看待生命中出现的所有善与恶、好与坏,不执着于它们,不被它们所束缚。”

她顿了顿,接着说:“这并不是说让你不去分别善恶、好坏。事实上,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会对事物产生分别心,知道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这种分别心是正常的,也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关键在于,你要在分别之后,不执着于这些感受和判断,不跟着它们跑。比如,你知道这件事让你快乐,那件事让你痛苦,这是正常的分别。但你不能因为快乐就一直贪恋它,想让它永远停留;也不能因为痛苦就一直抗拒它,想让它立刻消失。你要做的,是坦然接受这些感受的到来,然后在感受过后,轻轻放下它们,不把它们挂在心里。”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太执着于感受了。快乐来了,就拼命抓住,害怕失去;痛苦来了,就拼命推开,害怕面对。可越是执着,就越是被感受所束缚,越是无法自在。其实,你完全可以大胆一点,不用害怕感受的到来。

有好的事情发生,开心一点是很正常的,不用过于纠结,也不用害怕快乐会消失;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难过一点也是正常的,不用刻意压抑,也不用害怕痛苦会一直持续。你只需要记住,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只要你守住那个‘无善无恶’的本体,不被这些感受牵着走,就不会被它们所困扰。”

我认真地听着,心里的困惑渐渐消散了一些。我又问道:“那是不是说,当我觉知到快乐的感受时,就尽情地去体验它;觉知到痛苦的感受时,也尽情地去体验它。快乐来了,就好好体验快乐;痛苦来了,就好好体验痛苦。体验完之后,就立刻放下,不抗拒每一种感受,也不贪恋每一种感受?”

她笑着点了点头:“非常对。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命给我们的礼物,都是我们体验生命的机会。当这些感受来临时,你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它们,去感受它们,甚至去享受它们。快乐时,就尽情享受快乐的喜悦,让这种喜悦充满你的内心;

痛苦时,就坦然面对痛苦的滋味,去感受痛苦带来的成长。体验完之后,就轻轻放下,不把它们留在心里,不让它们成为你的负担。这样一来,你就能做到‘即放即过’,不被任何感受所缠绕,既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也能面对人生的痛苦。”

她指着荷塘里的荷花,轻声说道:“你看那些荷花,它们在白天接受阳光的照耀,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到了晚上,它们就轻轻合拢花瓣,安静地休息。它们不会因为阳光的美好而执着于白天,也不会因为夜晚的黑暗而抗拒黑夜。

它们只是顺应自然,接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这就是‘充实并且洒脱’的状态。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快乐和痛苦其实还是会存在,但它们对你的影响已经不一样了。你不会再因为快乐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再因为痛苦而一蹶不振。你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既不逃避,也不执着。”

“很多人对修行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觉得修行就是不能动念头,不能享受生活,不能有情绪。他们刻意压抑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把自己修得越来越枯槁、木然、呆滞。其实,他们内心的很多情绪和欲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只是被强行压制了下来。这样的‘修行’,不仅不能让人获得自在,反而会让人更加痛苦,和真正的修行没有一点关系。”



真正的修行,是要你本能地看待自己,本能地去活着。你要正视自己的七情六欲,正视自己的情绪变化。开心的时候就笑,难过的时候就哭,生气的时候就表达出来,不用刻意去伪装自己,也不用刻意去压抑自己。关键在于,你要守住那个‘无善无恶’的本体,不跟着这些情绪和欲望去奔逐、去折腾。

当情绪来的时候,你知道它来了;当情绪走的时候,你知道它走了。你就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不参与其中,也不被其影响。”

“所以,修行从来都不是要你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头人,而是要你在拥有感情的同时,不被感情所束缚。你能够正视生命中的所有事情,不对任何事情产生偏见,不因为喜欢而过分执着,不因为讨厌而过分排斥。你在任何事情里都能出入自在,一切都很自由、洒脱。你既不用刻意避开什么,也不用刻意痴缠什么。

当你达到这种状态时,你就进入了‘净’的境界。这种‘净’,不是没有烦恼的‘净’,而是在烦恼中依然能保持内心平静的‘净’;不是没有欲望的‘净’,而是在欲望中依然能保持清醒的‘净’。”

她说完这些话,轻轻举起手中的荷花花苞,对着月光看了一眼,然后缓缓转过身去,似乎准备离开。就在她转身的瞬间,月光突然变得格外明亮,晃得我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等我再次睁开眼睛时,亭子里已经空无一人,刚才那位女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我愣在原地,心里又惊讶又疑惑。我四处张望,试图找到她的身影,可除了荷塘里摇曳的荷花和耳边的蛙鸣、蛐蛐声,什么都没有。

从那以后,我不再刻意追求修行的“境界”,而是学着像荷花一样,顺应自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快乐来了,就尽情享受;痛苦来了,就坦然面对。我开始学着放下执念,不被情绪所束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自在与快乐。

修行的真谛,不在于远离生活,而在于在生活中依然能保持清醒与自在。

来源:阿青说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