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起了不少战友的关注。消息是这样说的:福建省东山县举行了军属证首发仪式,3000多名军属有了自己的专属“身份证”。东山县集中制作与颁发军属证,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让军属证成为军属的“一卡通”,让就医、出行、消费等场景的优待服务“一证通行”。
这几天一则关于军属证的消息,引起了不少战友的关注。消息是这样说的:福建省东山县举行了军属证首发仪式,3000多名军属有了自己的专属“身份证”。东山县集中制作与颁发军属证,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让军属证成为军属的“一卡通”,让就医、出行、消费等场景的优待服务“一证通行”。
这个事情无疑对很多现役军人及其家庭有吸引力,也的确解决了很军属在身份证明、享受待遇时的烦恼和麻烦。
正如东山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李涛说的那样:“繁杂的身份核验流程,不仅降低了政策实效,也在无形中磨损着军属的那份自豪感。”
事情也算是解决了。虽然这样的军属证目前只是东山县一个地方的政策,但是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大家都在说,如果这个证件可以推广拓展,必然会让更多的军属享受到这份尊重的感觉,让军属的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这也是笔者的一个期待。毕竟笔者服役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好政策,自然也没有这样的经历,着实有些遗憾。
不过遗憾归遗憾,看到现在的军属能有这样的优待,其实也挺好的,也为大家感到高兴。
高兴之余,笔者在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却发现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细节,就是关于军属证的制发部门问题,着实有些不统一,或者说有些混乱。
比如东山县的军属证,制发单位是东山县人民武装部。这属于部队单位。
滁州市的军属证呢?是滁州市人民政府和滁州军分区联合制发的。
松原市现役军人配偶绿色通道卡,说白了也算是军属证,是由当地的双拥办制发的。
沙河县的军属证,是由当地的人武部政工科监制的,落款是沙河市委、沙河市人民政府、沙河市人民武装部。
而黑龙江省五常市的军属证,则是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发的。
可以看出,尽管都是军属证,尽管名字都一样,但是从样式到执法部门,却都不一样。有单独部队部门的,有单独地方政府的;有军地联合的,也有党政军联合的;还有单纯由双拥办也就是党委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的。
这么多的制发部门,也着实让笔者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到底这军属证该由谁制发,由哪个部门制发,由军队还是地方制发?
《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说:军人家属凭有关部门制发的证件享受法律法规规定的优待保障。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部门制定。
这一条,笔者当初也没注意,甚至一度以为军属证的制发应该是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负责。但是仔细看看之后才知道,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负责的是具体的优待政策和办法,而不是具体的制发工作。
只不过,法律中“有关部门”是哪些部门,是哪个单位,确实没有具体明确,这也给执行落实起来带来了影响,才出现了这多种多样的制发单位。
一位朋友说,现在一些地方也制发了军属证,作为军属的身份证明。但是制发部门的多样性,让他们在核验过程汇总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到底该以那个版本为准。哪怕感觉有些问题,也不知道该和谁联系,找谁合适。
所以,笔者觉得对于军属证制发部门的统一规范,其实是一个很有必要的事情。只有统一规范了,才能更好提升军属证的合法性、权威性,才能提升制证发证和用证的效率和获得感,让这份尊重和支持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军属证该由哪个部门制发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军地有关部门联合制发,是最好的方式。
具体来说,军队有关部门应该就是当地的军分区或者武装部。主要原因是要对申请人的军属身份进行核实审查,这是确保领证资格最权威的军队单位,也是最方便最直接的单位。毕竟当地谁参军入伍了,这些部门是最知道的,确保每个申请人的军属身份都准确无误。
地方部门,笔者觉得还是由当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这是因为一方面相关的优待工作就是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的,双拥工作也是这个单位负责的,所以由他们负责可能更好,也更权威和方便。
至于一些地方由当地的党政军联合制发的方式,笔者认为其实也是种提标提级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是一种重视,真正办事的还是这两个部门。
所以笔者觉得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简单明了更好,也方便操作落实。
至于地方双拥部门的方式,笔者觉得还是不行。说白了,身份无法查实认证,权威性、存在感其实不足。
而单一的军地有关部门制发,倒也没啥问题,只不过背后的分量和重视城市还是稍有不足,有些单一。
所以当地的军分区(武装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其实就是最好的制发部门和组合。
你觉得呢?
有人说为啥要统一?笔者觉得这也是为未来如果军属证涉及的优待内容可以全国统一,军属证各地通用做准备的。不然不统一的军属证,你让景点或者车站的人如何识别和监管呢?
甚至笔者觉得,如果这个优待证可以随着保障卡、军属荣誉金等一起发放,或者寄到部队发放的话,是不是又有了一些别样的浪漫和温馨。
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统一发放,就像优待证那样?
笔者觉得之所以没有统一而是将权力下放到基层,还是因为方便、规范。毕竟军属大多数都在当地生活,如果逐级申领、制发等,流程和时间都很长。所以由当地去做,反而会简单方便一点。
同时,对于军属的优待,毕竟无法和军人相比,自然也无法像军人那样依法规定。对军属的优待,更多的是一种自发、军人优待的拓展延伸,所以国家也无法统一。
无法统一,但是这份心、这份尊重认可却可以尽显。军属证的制发,既是对军属奉献贡献的肯定,对于付出拼搏的认可,更是对于生活发展的照顾关爱。同时用这样的统一证件,也能解决长期以来军属群体在享受各类优待政策时,常因身份认定的繁琐流程陷入困境,避免因“证明难”而打折扣、被拒之门外的尴尬。
这里还需要提醒大家:一是办理军属证需要申请审核,而不是主动办理。二是军属指的是军人的家属,而不是亲属,也不同于军嫂证,军属证是一级机构正式签发的证件,盖有部门钢印章,并且在社会面具有认可。三是军属证的适用范围和内容,会有一定差异,这点我们需要理解。特别是本地化的特性,更要了解。(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致谢)
■欢迎积极投稿,邮箱:jiankesan001@163.com;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剑客呗
来源:三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