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 江南区:童心绘江南 文明伴成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3 19:57 1

摘要:此次活动紧扣“爱江南、践文明、传爱心”核心主题,引导少年儿童 从“了解江南”到“守护江南”,从“享受服务”到“传递服务”,深化对家乡的情感认同与责任担当,激活少儿在文明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少年儿童成为江南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鲜活、最具活力的力量,更成为江南区

近日,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内笑声不断,“童心绘江南・文明伴成长”实践活动吸引了几十位儿童和家长参与。

此次活动紧扣“爱江南、践文明、传爱心”核心主题,引导少年儿童 从“了解江南”到“守护江南”,从“享受服务”到“传递服务”,深化对家乡的情感认同与责任担当,激活少儿在文明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少年儿童成为江南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鲜活、最具活力的力量,更成为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出一条“以少儿力量助推文明实践”的有效路径。

打造“五大空间” 让“爱江南”融入日常

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江南文化”为精神纽带、“文明实践”为行动载体,充分发挥中心内“江南好 我来帮” 志愿服务站的服务效能,为少年儿童精心打造“阅读、娱乐、创作、研学、成长”五大功能空间,将“爱江南”从抽象口号转化为具体日常体验。

孩子们在文明实践中心内看书画画。

借助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江南区图书馆的书籍资源,为孩子打造了超1000余册纸质读物与电子借阅机的自由阅读空间;依托文明实践馆、非遗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三大场馆”和道德典范长廊、江南志愿红长廊“两条长廊”,举办“江南好 我来拍/画/写”、猜灯谜等趣味活动,提供沉浸式研学场景,激发少儿创作灵感,鼓励他们用镜头、画笔与文字展现江南之美;

家住江南公园附近新锦社区的阳阳小朋友是中心的“老朋友”。“自从这个中心搬到江南公园后,我周末都跑来这里看书、画画!”中心定期开设的读书会、公益书法班、暑期托管班,全方位助力少儿成长,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双向受益显担当 角色转变育新人

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江南好 我来帮”志愿服务站一年多以来成效斐然,累计开展活动260多场,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直接服务少年儿童1.8万人次,实现“少儿成长”与“文明建设”双向受益。

在非遗文化馆,多名“小小讲解员”已能熟练讲述“平话山歌”“扬美三宝” 等本土文化故事,成为文化传承的小使者;暑期托管班精准解决实践中心周边单位职工子女“假期无人管”难题,为家庭减负;“爱心互换” 活动中,1500 余册书籍、800 余件益智玩具成功送达农村留守儿童手中,圆了孩子们的 “新故事书” 梦想。

志愿者开启“看娃模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少年儿童的角色转变——最初来到活动阵地的“小游客”,逐渐成长为志愿服务站的“小帮手”。他们主动为群众解疑答惑、整理场馆物料,还跟随工作人员走进社区、深入乡村。春季参与植树活动,种下百余棵树苗;为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传递温暖;向乡村学校捐赠文具,助力同伴成长。正如一位六年级志愿者所说:“以前觉得江南只是家乡,现在知道我也能为它做事。”这句话,正是“实践育人”理念下最珍贵的成果体现。

专业团队护航 精细管理提质

“江南好 我来帮”志愿服务的高效推进,离不开专业团队与精细管理的双重保障。

5位核心成员涵盖文化、教育、社工三大领域,其中3人拥有5年以上志愿服务管理经验。团队每月定期召开例会,重大活动需经成员投票意见通过,确保决策兼顾专业性与民意。同时,引进全国最美志愿者吴应兵退役军人“冲锋号”和辖区部分全国文明单位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进驻,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江南好 我来帮”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组织培训。

全国最美志愿者吴应兵给小志愿者们分享志愿服务心得。

在全流程管理上,形成“招募-培训-记录-激励”闭环。通过“桂志愿”系统、“江南好我来帮”QQ群和微信群精准招募志愿者,智能AI与群管理实时解答。“江南文化+服务技能”双培训有效助力团队运营,志愿者注册纳入了“桂志愿”系统,实现服务时长实时记录。同时落地“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累计服务满50小时授予“江南文明小使者”称号,满 100 小时可参与“最美小志愿者”评选,以正向激励激发少儿志愿服务热情。

表彰优秀志愿者。

“童心绘江南・文明伴成长”活动为少年儿童搭建起认识家乡、服务社会的平台,带领他们从读懂江南之美,到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乡,成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和“江南好”的参与者、传播者、传承者。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