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让它写个产品文案:写得空洞无物,就像10年前的通稿,根本没法用!● 让它做个方案策划:生成的内容假大空,完全不符合你行业的实际情况!● 让它模仿爆款风格: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气得你直接想关电脑!
当下做AI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就是AI回答的质量太垃圾了!
● 让它写个产品文案:写得空洞无物,就像10年前的通稿,根本没法用!
● 让它做个方案策划:生成的内容假大空,完全不符合你行业的实际情况!
● 让它模仿爆款风格: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气得你直接想关电脑!
可以说,不会用AI,就会被时代淘汰。
但为什么你用的AI,就像个人工智障,而别人用的AI,却是个印钞机。
总结下来,就是3个致命问题:
答案泛泛,没有灵魂:回答永远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你行业的味儿。需要不停追问,效率极低:来回折腾半小时,出来的还是垃圾。内容同质化严重:和所有人用AI写出来的东西一模一样,毫无竞争力其实,不是AI不行,而是你没找对用AI的底层逻辑,今天就把最核心的3 个方法拆解给你,帮你彻底摆脱 AI用不好的困境。
01
AI回答差是它不认识你的行业
很多人用 AI 时,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把 AI当成无所不知的专家,直接丢出问题就想得到完美答案,但你忽略了一个关键:AI的本质,更像一个超级海绵,而非自带所有知识的天才。
从原理来讲,AI 的核心是整合了上亿人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个通用的超级大脑,但这个大脑的知识是广谱的、通用的,就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懂很多基础理论,却不懂你公司的具体业务、你行业的特殊规则。
你想想,公司招一个运营助理,你要花 1月甚至3个月,把公司的业务流程、客户痛点、过往成功案例慢慢教给他,他才能上手做事。
AI 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告诉它你行业的人群特征,比如你的客户是25-35岁的宝妈,最在意产品的安全性和性价比,不告诉它行业的爆款逻辑。
比如:写文案时开头要戳带娃没时间的痛点,结尾要加限时优惠的钩子,不告诉它你公司的独特优势,比如产品用了独家环保材料,服务有24小时售后,它怎么可能写出让你满意的内容?
之前有个客户说自己用AI写文案,写出来的都是时尚美观、保护手机这种空话,毫无吸引力。
我们帮他梳理后发现,他从未给AI提供过任何行业信息:既没说他的手机壳主打小众设计师款,目标客户是追求个性的年轻人,也没说过往爆款文案的结构是 “痛点(撞款尴尬)+ 设计亮点(独家插画)+ 场景(日常出街、闺蜜送礼)”,更没给AI看过之前卖爆的案例。
后来我们让他整理了几万字的行业资料,包含目标人群画像、100条爆款文案案例、50个客户反馈痛点,投喂给AI后,再让AI写文案,输出的内容不仅精准戳中年轻人的需求,还能结合他产品的设计优势,转化率直接提升了30%。
所以,AI 回答的差根本不是AI能力不行,而是你没给它认识你行业的机会。你不投喂行业经验,它就是个只会说套话的门外汉;你喂给它足够的行业干货,它才能变成贴合你需求的专属助手。
02
把行业经验变成 AI 能读懂的投喂素材
知道了问题的根源,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整理行业经验,做好素材投喂,但很多人会说:我有行业经验啊,可我不知道怎么喂给 AI,我做这行10年了,经验太多,不知道从哪下手。
其实,投喂素材没那么复杂,关键是抓重点、成体系,你只需要从3个维度整理,就能让AI快速吃透你的行业:
1. 先整理人群和痛点:让 AI知道 为谁写、戳什么?
不管你是做装修、法律,还是教育、美妆,AI 输出内容的核心是打动目标客户,所以你要先告诉AI:你的客户是谁,他们最在意什么、最烦恼什么。
比如:你是做装修的,就整理清楚:客户以 30-40岁的刚需业主为主,月收入 2-3万,注重性价比和环保,他们的痛点是怕被增项加价,担心材料不环保影响孩子健康,没时间盯施工进度。
你把这些信息写成文字,明确告诉AI我的客户是XX,他们的核心痛点有3个:1.XXX;2.XXX;3.XXX”,AI后续输出的方案、文案,才不会脱离客户需求。
2. 再整理行业爆款案例:让 AI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
每个行业都有 “好内容” 的标准:教育行业的爆款文案,可能是 “家长看完想报名”;法律行业的优质文章,可能是 “客户看完觉得专业、想咨询”;装修行业的好方案,可能是 “业主看完觉得省心、靠谱”。
你要做的,就是把行业里的好案例整理出来,喂给AI。
比如:写文案,就收集100条行业内阅读量10万+、转化率高的爆款文案,标注清楚这篇文案的开头钩子是 XX,比如装修花了20万,入住后发现3个坑,后悔没早知道,中间卖点怎么讲,比如:我们用的环保漆,当天刷完当天住,有检测报告,结尾怎么引导行动(比如‘点击预约,免费上门量房,送装修避坑手册’)。
再比如做方案,你就整理公司过往成功的项目方案,告诉 AI这个装修方案针对的是80平刚需房,预算15万,核心亮点是客餐厅一体化设计,增加空间感预留儿童房成长空间’,最终客户满意度95%”。
这些案例就像参考答案,AI 看完就知道:在你行业里好内容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写、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3. 最后整理公司独特优势:让AI知道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很多人用AI写内容,最后发现和同行的没区别,就是因为没告诉AI你公司的独特性。
比如:同样是做法律咨询,你家的优势是10年专注婚姻家事,胜诉率90%提供 24小时紧急咨询,收费透明无隐形消费,这些信息一定要整理给AI。
你可以写成:我们公司的核心优势有3点:
1. 专注婚姻家事法律10年,累计处理案件 5000+,胜诉率90%;
2. 提供24小时紧急咨询服务,节假日不打烊;
3. 收费透明,提前告知所有费用,无隐形消费。
当AI知道这些独特优势,输出的内容才会突出你的差异化,不会和同行撞脸。
这里要注意:素材的多少没有固定标准,小行业可能5000字就够,大行业可能需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
如果素材太多,比如做刑侦破案类的需求,需要投喂几十年的案件记录,就需要用微调的方式(需要简单代码基础),但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整理几万字的结构化素材,完全能满足日常需求。
03
用 “A+B” 模式提问,避免 AI 回答 “同质化”
做好素材投喂后,很多人还是会遇到一个问题:让AI写内容,还是有点干巴巴,或者和别人的内容撞车。这时候,你需要掌握第二个核心动作,用 “A+B” 模式提问,让AI输出更有新意、更贴合你需求的内容。
所谓 “A+B” 模式,A 是你的核心需求,B 是 “参考素材 + 你的想法”。
简单说,就是你不要只给AI一个模糊的指令,而是要 “明确需求 + 提供参考 + 加入想法”,让AI在这个框架里发挥。
举个例子:你想让AI写一篇 AI 在50年后和人类如何共存的短视频文案,直接问AI写一篇AI和人类50年后共存的短视频文案,AI 大概率会写得空泛、没亮点。但用 “A+B” 模式,你可以这样问:
A(核心需求):帮我写一篇1分钟的短视频文案,主题是‘AI 在50年后和人类如何共存,风格要温暖、有画面感,结尾能引发观众点赞评论。
B(参考素材 + 想法):参考这3篇文章的观点(附上 3 篇关于 AI 与人类协作的优质文章片段),其中我觉得‘AI帮人类解决重复劳动,人类专注创造力工作’这个点很重要,要重点突出;
另外,我想加入一个场景:50 年后,一位老人用AI 打理花园,AI提醒老人天气变化,两人像朋友一样互动,你可以围绕这个场景展开。
这样一来,AI 既有明确的方向,又有参考素材,还融入了你的独特想法,输出的文案自然不会同质化,反而会有专属你的亮点。
再比如你是做美妆的,想让AI 写一篇敏感肌秋冬护肤攻略的文案,用 “A+B” 模式可以这样说:
A(核心需求):写一篇适合敏感肌人群的秋冬护肤攻略文案,篇幅800字,重点讲‘如何修复屏障、缓解干燥泛红,语言要亲切,像闺蜜分享。
B(参考素材 + 想法):参考这5篇敏感肌护肤爆款文案的结构(附上文案链接或片段),其中‘先讲敏感肌秋冬的 3 个痛点,再给3步护肤方案,最后推荐2 个急救方法’的结构很实用,你可以沿用。
另外,我想加入我们品牌的一个卖点:我们的修复面霜含有神经酰胺,敏感肌可用,28天修复屏障’,把这个卖点自然融入文案中。
为什么 “A+B” 模式有效?
因为 AI 的核心能力是整合与创造,你给的参考素材越多、想法越具体,AI能整合的信息就越丰富,创造的内容就越有新意。就像人写文章,看100篇参考文和没看参考文,写出来的质量天差地别,AI也是一样的道理。
04
封装成固定模板,让AI输出更高效
当你做好素材投喂,掌握了 “A+B” 提问模式后,最后一步就是 “封装模板”,让后续用 AI 变得更高效,不用每次都重新整理素材、组织语言。
所谓 “封装模板”,就是把你整理好的行业经验、提问逻辑,做成一个固定的 “指令模板”,每次用的时候,只需要替换其中的 “核心需求” 部分即可。
比如你是做教育行业的,针对 “写课程推广文案”,可以封装成这样的模板:
【行业基础信息】
目标人群:3-6 岁幼儿家长,女性为主,注重孩子的启蒙教育,担心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预算每月 1000-2000 元;
核心痛点:没时间陪孩子做启蒙、不知道怎么教、担心教错;
公司优势:10 年幼儿启蒙经验,课程由北师大专家研发,线上直播 + 课后辅导,孩子学 1 个月能认识 200 个汉字;
爆款文案参考:附上3-5篇过往爆款文案片段,标注钩子、卖点、结尾引导方式
【本次需求】
帮我写一篇课程推广文案,主题是‘3-6 岁幼儿识字启蒙,1 个月认识 200 字,风格亲切,像宝妈分享,结尾引导‘点击下方链接,领取1节免费体验课’。
【补充想法】
文案开头可以用‘很多宝妈问我,孩子3岁了,要不要开始识字?其实关键不是早学,而是用对方法’这样的钩子,中间重点讲‘我们的课程怎么帮孩子轻松识字,比如用动画 + 游戏的方式,孩子坐得住、记得牢。
每次需要写类似文案,你只需要改 “本次需求” 和 “补充想法” 里的内容,比如把主题换成3-6 岁幼儿数学启蒙,把引导动作换成 “添加老师微信,领取数学启蒙资料”,AI 就能快速输出符合要求的文案。
这个 “封装” 动作,看似简单,却能帮你节省80%的时间。尤其是对企业来说,多个员工用 AI时,统一的模板能保证AI输出的内容风格、核心信息一致,不会出现张三用 AI 写的文案突出A卖点,李四写的突出B卖点的混乱情况。
05
别再让 AI闲置,找对方法它才是提效神器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用 AI 回答问题差,从来不是AI的问题,而是你没掌握教AI做事的方法。你不投喂行业经验,AI 就是个门外汉;你不用 A+B模式引导,AI 就只能写套话;你不封装模板,用 AI 就永远效率低下。
之前我们帮做装修的老板,整理了几万字的行业素材,让AI帮他写施工方案、客户沟通话术,原本需要3天做的方案,现在2小时就能完成,客户满意度还提升了40%。
AI不是垃圾工具,而是需要你耐心教的潜力助手。你花1周时间整理行业素材,后续可能节省几百个小时的工作量;你花1小时掌握 “A+B” 模式,后续输出的内容质量会远超同行。
如果你之前用 AI 一直没效果,别着急放弃,按照这3个步骤试试:先整理行业经验做好投喂,再用A+B模式提问,最后封装模板提效。
只要用对方法,AI就会从让你头疼的垃圾工具,变成帮你省时间、提业绩的提效神器。
AI 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但无论技术怎么变,懂行业、会引导永远是用好AI的核心。
来源:李卫华AI创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