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就“招聘‘海归’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情况说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22:27 1

摘要:近日,山西博物院发布拟聘用人员名单,其中一岗位招聘的人员有多位是在韩国、泰国留学归来的海归博士,涉及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等专业,引发质疑和争议。

近日,山西博物院发布拟聘用人员名单,其中一岗位招聘的人员有多位是在韩国、泰国留学归来的海归博士,涉及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等专业,引发质疑和争议。

上图:拟录取名单截图

在大众的常规认知中,博物馆通常是文物展出机构,招聘岗位多集中于考古学、博物馆学或播音主持专业的讲解员等。而此次山西博物院专技 6 岗位却大规模招录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等专业的海归博士。

并且其中多位是来自韩国、泰国院校的海归博士时,大家自然会问:这些专业背景是否真的与博物院的工作需求相匹配?特别是“汉语言文学”这类具有强烈本土文化特色的专业,为何不远千里到国外攻读博士。

2024年太原某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入了一批博士,其中也大都出自东南亚大学,同样最引起争议的也是有一名来自“韩国某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博士生。

9月10日,针对上述质疑,山西博物院发布情况说明称,本次公开招聘的所有岗位专业要求、学历条件等设置均以山西博物院实际业务需求为依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发布,不存在针对性设置的情况

大致可总结如下:

1、岗位专业、学历要求均依据实际业务需求设定,经主管部门审核,无针对性设置问题。

2、招聘流程合规性:招聘全程按国家及山西省事业单位规定执行,报考人员需参加国家人社部统一公共科目笔试与省统一组织面试,按综合成绩高低确定聘用名单。

3、专技 6 岗位具体情况:拟招 5 人,31 人报名、26 人参考笔试,前 12 名进面试,最终 5 人进入体检考察;其中 4 名海归考生均提供教育部留服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及成绩单,符合招聘要求。

4、结果与过程透明度:聘用公示期间无问题线索,各环节流程规范、公开透明。

上图来源:山西省博物院

山西省博物院前身为 1919 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历经多次更名,1953 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 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 年对外开放,2019 年 7 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近年来人们参观博物馆热情高涨,山西博物院参观量呈爆发式增长,2024 年接待游客 324 万人次,日常、假期和暑期的参观接待量已达到现有规模的承载极限,现有场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参观需求。

山西博物院新馆选址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阳湖畔,新馆设计秉承“外观一流、布展一流、科技一流、阐释一流”的理念。

网友对于此次山西省博物院招聘的质疑,反映了对事业单位招聘公平公正的普遍关切。

这些质疑并非绝对否定海外学历的价值(事实上,国外也有一些在汉学、亚洲研究领域实力不俗的院校),也并非完全排斥人文社科专业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大家的核心诉求,是希望看到真正基于能力和岗位需求的、阳光透明的选拔。

来源:疯狂太原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