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物诉说红色历史 | 抗大胶东支校旧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23:18 1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设“抗战文物诉说红色历史”专栏,从这些珍贵的文物中,聆听历史回声,赓续英雄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设“抗战文物诉说红色历史”专栏,从这些珍贵的文物中,聆听历史回声,赓续英雄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抗大胶东支校旧址

抗大胶东支校旧址位于平度市旧店镇满家村村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在胶东地区的重要办学遗址。2020年12月,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胶东抗大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一脉相承。1940年2月,为迅速培养胶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干部,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在胶东设立抗大支校,从抗大一分校派出一大队100余人,奔赴胶东。在贾若瑜、廖海光的率领下,抗大队伍冲破敌人重重封锁,于1940年4月抵达胶东,同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会合,两校合并,正式成立了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刘汉任校长,廖海光任政委,贾若瑜任副校长。6月,山东分局将抗大一分校改为山东抗日军政大学,下设三个分校,胶东支校改为三分校(亦称“第三校”,通称“胶东抗大”),贾若瑜任校长,廖海光任政委。“胶东抗大”在建制上属山东抗日军政大学,归中共胶东区党委领导,军事上受“第五支队”指挥。1940年夏,胶东抗大校部转移到大泽山区平度境内,驻扎在旧店镇满家村、杨家村一带,一边教学,一边配合主力部队有效打击敌人,创建大泽山根据地。为便于执行战斗任务,学校编为两个学员武装营、一个警卫连、一个侦察排和一个通讯班。为预防敌人偷袭,学员都分散住在周边各村庄,没有固定的课堂、桌凳,空旷的场地或树林子就是课堂,以膝盖为桌、背包作凳。学员们在紧密的学习和战斗生活中随时转换角色,培养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条件虽然艰苦,但学员坚定乐观,饶有兴致地形容抗大生活:“天当房、地当床,栗子树下当课堂”。1941年3月15日,许世友司令员指挥主力建立了栖霞牙山革命根据地,胶东抗大当日下午进驻,从此有了相对稳定的办学条件。

屡经战斗洗礼的胶东抗大,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为建设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胶东革命干部的摇篮。印证了流传于军民的赞誉:“抗大抗大,越抗越大"。从胶东抗大走出,后来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上将,2003年为胶东抗大题词:“抗大扎营盘,豪杰多荣耀”。

—END—

丨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多多阅读文旅君文章

来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