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来,我的日子怕是不多了,我死后将家族在香港和欧洲的全部财产交给你一个人继承。”
编辑|LCH.B
见过穷人,见过富人,但你见过“贫穷的亿万富翁”吗?
守着无数宝藏的他,所做之事一件比一件意外。
先是放弃中国国籍,跑到英国捡垃圾。
后又将亿万财产拱手相让,20年后摇身一变成了“国民英雄”。
他的身上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伍廷芳,是他的曾外祖父。
拥有这般家世,赵泰来的人生本该一直顺遂下去。
但正所谓“富不过三代”,他及早就遭到了命运的捉弄。
赵泰来生于广东东菀,祖父和父亲曾在香港挂牌行医。
还未等他承袭医学知识,意外发生了。
15岁那年,父母双双因故离开人世。
一夜之间,赵泰来原本幸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无奈之下,他只能只身前往香港投奔祖母。
可历经波折后,祖母见到他的第一句话,令他如坠冰窟。
“唉,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
没有对孙辈的关心呵护,只有溢于言表的嫌弃之意。
赵泰来听到后五味杂陈,心中有些绝望。
正当他不知所措时,他想起了一个能救他于水火的人——姨妈。
姨妈也住在香港,抱着试试的心态,他几经辗转找到了姨妈家。
得知赵泰来的遭遇后,姨妈果断收留了他。
在这里,赵泰来久违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但随着相处时间增多,一个问题也逐渐盘旋在了赵泰来的心中。
姨妈漂亮优雅,身边追求者数不胜数。
可她却始终不曾婚恋,就这么单了大半生。
赵泰来原以为是姨妈择偶要求高,不料,背后真相令人心惊。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泰来一天天长大,姨妈也在日渐衰老。
即便万般不舍,这对姨侄还是来到了生离死别的那一天。
这是赵泰来不愿面对的时刻,却成了改变他人生的契机。
在临终前,姨妈向赵泰来做最后的叮嘱。
除了告别话语,她还向侄子袒露了隐藏多年的秘密。
姨妈不结婚的原因,竟是为了谋大事!
“阿来,我的日子怕是不多了,我死后将家族在香港和欧洲的全部财产交给你一个人继承。”
这些财产,都是从外曾祖父伍廷芳那辈起,三代人积累下来的。
许多年前,依靠沉稳的性子,姨妈被外祖父钦定为财产继承人。
因家族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出嫁的女子不得管理本家的财产。
为了肩负外祖父留下的重任,姨妈就这么形单影只的,做着家族守护者。
为了不被外人发现觊觎,这件大事一直埋藏在姨妈心里。
直到看到人品可靠的赵泰来,姨妈才终于放心把重任交出去。
1977年,23岁的赵泰来,继承了姨妈在香港的数千万房屋和产业。
拿着姨妈留下的藏宝图,他只身前往英国寻宝。
在一个不起眼的庄园地窖,赵泰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放眼望去,没有豪华的装潢,只有腐烂的木头和棉花。
但秉着对姨妈的信任,赵泰来又继续往前探索。
果不其然,这地下的确藏了好东西。
陈列着的木箱子里,装着数不清的玉器、古画、陶瓷、铜器……
这些奇珍异宝是我国被别国掠走的宝贵文物,由伍廷芳趁其不备藏了起来。
看到这些未曾谋面的宝物,赵泰来才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
为了不负姨妈的嘱托,也为了让这些宝物平安回家。
赵泰来悄悄筹划了一出大计……
1991年,赵泰来放弃中国国籍,移居到了英国。
这一决定,使他被不少人抨击“不爱国”。
但面对非议,赵泰来从不开口为自己辩解。
在英国的那段时日,他的生活也远没有大家想象的美好。
怕泄露机密,赵泰来从不向任何人提起此事,就连妻子也不曾知晓。
因事关重大,他也从未找过任何帮手。
日复一日,他像蚂蚁搬家一样,将一件件宝物从地窖中扛出来。
尘封了几十年的地窖内部,不免有老鼠、蛇藏匿其中。
即便赵泰来万般小心,还是多次中招受伤。
尽管痛苦万分,他仍无怨无悔。
他把数不清的宝物清点整理,鉴定登录,重新包装。
那时,一块包装泡沫要卖4英镑,一个包装盒要12英镑。
为了节约成本,他开始出入家具店,捡别人不要的包装泡沫来用。
每每整理完一批,赵泰来就会寻找机会联系国内博物馆,将其安全运送回国。
从1995年开始,赵泰来先后向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美术馆等单位捐献了4万多件文物。
1998年,他又陆续将1万多件文物捐赠于广州番禺宝墨园。
但他的这些壮举,却被自家人泼了冷水。
叔叔、堂哥等人,都指责赵泰来是“败家子”。
族人还不惜放出狠话:“如果他一意孤行,赵家所有亲人统统与他断绝关系!”
可即便如此,赵泰来仍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跨洲越洋,涉及文物几万件,他这一干,就是整整20年。
由于运费超出了预算,赵泰来不得已卖掉了伦敦的4处别墅来应急。
好在,付出过后终有回报。
渐渐地,赵泰来无偿捐献文物的事迹被传播开来,他被授予了世界华人杰出奖。
此后,美国不少重量级机构争相聘请他担任各种职务,但他不慕名不图利,一概婉拒。
唯一接受的,是哈姆斯顿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和客座教授。
在赵泰来看来,“教书育人”没有被权利和欲望所侵染。
他可以尽情在文化活水中畅游,这种状态是他最为喜欢的。
除此之外,赵泰来还是广州宝墨园建设的“幕后功臣”。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结着赵泰来的心血,他至今都还是园里的“义工”。
赵泰来表示,趁着自己还年轻,身体还能动,要继续为广州的文化事业出一份力。
从被嘲讽的“弃国之人”,到被大力赞扬的“国民英雄”,这条路赵泰来走了20年。
真相不会缺席,他的伟大壮举值得被看见!
参考信源:
中共东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赵泰来等三人获世界杰出华人奖
人民日报海外版——英籍华人“捐宝痴人”赵泰来:卖掉别墅送文物回国
潮汕星河奖基金会门户网站——潮汕有个好姑爷
中国侨网——华侨6万件文物捐国家 如今在广州默默当“义工”
来源:八号探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