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记者实地来到罗永浩就餐的西贝门店,报道称40余桌基本坐满,老罗包间上午10点就被预定,有顾客大喊“特意来支持贾总”,罗永浩则表示:请开始你的表演......
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仍在持续。
贾国龙更是放下狠话:宁愿生意不做,也要把官司打到底!
目前,罗永浩针对西贝持续发博,火力十足!他转发包括“西贝厨师长回应菜品用浓缩鸡汤”“西贝一门店厨师长没有厨师证”等媒体报道。
有记者实地来到罗永浩就餐的西贝门店,报道称40余桌基本坐满,老罗包间上午10点就被预定,有顾客大喊“特意来支持贾总”,罗永浩则表示:请开始你的表演......
罗永浩还称在此次事件中他甚至还没出手呢。“目前为止暴露出来的真相,都是贾老板先叫板,再同意对外开放厨房后,正规媒体和自媒体进去拍摄的。当年揭发西门子,我可是经年累月地去电器城实地偷拍才拿到证据的,唉”。
在罗永浩的连番攻势下,西贝的营业额下降,客流断崖式减少。9月12日,贾国龙接受专访时表示“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贾国龙透露:“11日和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对于自己的处理方式,直言“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也再次强调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除了生意受影响,随之而来的是网上的众多质疑声。对此,贾国龙说,他很在意,“但很无奈,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采访中,针对社会上对预制菜存在的焦虑情绪,贾国龙认为,“预制工艺不是预制菜。所有的菜都需要用到预制工艺,需要提前做,无非是在什么状态、用什么原料、工艺、调味品做。越是好的菜越要提前做,比如鱼翅、鲍鱼,得提前好几天发制,红烧肉也得提前十几个小时做。出餐效率、标准化程度越高的餐饮企业,预制程度越高。”
针对记者提出的“所以西贝有预制工艺,但是没有预制菜?”贾国龙直言:“对,可以这么说。很难说哪家餐厅没有预制工艺,做任何一道菜都需要预制。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比如把毛菜预制成净菜,也是预制。”
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双方都选择针锋相对,硬刚到底。贾国龙表示:“我生意可以不做,但官司一定要打。这是个是非问题,谁对谁错一定要搞明白。这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价值观。”
对于上述贾国龙的专访,罗永浩转发了该采访视频,配上一串省略号。
此外,罗永浩还发文称:“如果让我给西贝支招,我能做的就是,建议它堂食不做预制菜,或堂食做预制菜的时候,标明是预制菜。”
随后,他还转发了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杉力挺西贝的微博内容回怼:“这就是著名的华与华公司的老板,服务西贝的品牌战略公司的负责人……我隐隐地感觉到贾老板和贾老板的朋友们,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而就在前一晚8点30分,罗永浩才在多个平台直播回应西贝事件,时长约1小时左右。直播开播仅10分钟,其抖音直播间观看人数已经10万+;不到半小时,仅微博平台观看量已接近500W。
直播当中,罗永浩表示,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只是想借此事件,让预制菜市场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直播平台刚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10万。
“所谓根据国家标准,西贝100%没有预制菜,这个是彻头彻尾的撒谎,因为我们国家甚至还没有出台预制菜国标。这也是我们开直播的目的,希望能够通过这件意外发生的事件,以它为契机,促进和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罗永浩说。
罗永浩说:“有人说我直播间也卖预制菜,这是事实,我们知道卖的是预制菜,也说了是预制菜,这没有任何问题。你买的时候也知道是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
罗永浩在直播中开始逐一剖析西贝使用的原材料。他以媒体拍到的一款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为例,展示了其包装配料表。罗永浩念出,该产品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
他据此提出核心质疑: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他表示,这解释了为何当初吃起来“感觉就是一个预制菜”,并认为食用这种经过深度工业化处理的食材,与大众去餐厅追求新鲜的初衷显然不符。
他还表示,餐饮企业用预制菜是合法的,老乡鸡是行业表率,“每道菜,现做就是现做,预制就是预制,标注很清楚,这点所有用预制菜的餐厅要学学你们的同行老乡鸡,我这辈子还没吃过,准备试试”。
他直言,“我是个褒贬不一的人,但这个事件的评论把我感动了,支持的人超过了90%。今天受宠若惊,今天几乎没人骂我的,很不适应。你们骂骂我吧,我不习惯,我习惯一半人支持我,一半人骂我,我就不恶性凡尔赛了。”
值得一提的是,9月12日,胖东来老板于东来发文力挺西贝: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随后他回复网友自己发声理由:因为正义、因为做一个不错的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团队付出的心血太不容易了!可建议、可以理解、可以促使企业改进完善、但不能让企业家灰了心!
9月13日,于东来力挺西贝的视频已不可见。目前,于东来抖音号“胖东来于东来”账号已私密。
值得注意的是,据第一财经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悄然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这将是预制菜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时代”的关键节点。
“该标准主要是规定定义和食品安全指标要求。”据一位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并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与现行141项团体、地方标准相比,国标条款更聚焦“安全底线”,为监管执法提供直接依据。
对此,罗永浩微博回应称:“太好了,万众期待!再次重申我的立场(以免被讹传和误解):
我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比如图省事儿,赶时间,没胃口时对付一下等等。
既然预制菜合法,餐馆当然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预制菜在去年就有了“国标”。2024年3月,国家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官方对于预制菜范围的划定,显然比以往行业内广义上包含即配、即烹、即热、即食的庞大预制菜概念缩窄很多。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根据预制菜国标和官方解释,预制菜不包括速冻面米食品等主食类食品、净菜类食品,以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
综上所述,西贝方宣称的“没有一道是预制菜”,从国标定义来看,的确没有预制菜;而消费者眼中的预制菜,则更多基于口感与用餐体验。
对于这次罗永浩和西贝的争论,你怎么看?
来源:大佬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