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录片中首次公开谈论接班人问题,但他真正安排的权力过渡远比表面复杂。这位执政25年的领导人,正在为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准备一场精心设计的棋局。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录片中首次公开谈论接班人问题,但他真正安排的权力过渡远比表面复杂。这位执政25年的领导人,正在为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准备一场精心设计的棋局。
“我们被骗了。”2025年中,普京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公开讲话时,重提西方关于北约不东扩的承诺。这位70多岁的俄罗斯领导人语气中带着少有的坦诚,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悔。
正是在这种对西方信任崩塌的背景下,普京不久前做了一件出乎外界意料的事——他通过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首次公开谈论接班人问题。画面中的普京显得冷静而务实,他强调未来总统“必须获得民众信任、需通过竞争性选举产生、最终决定权在选民手中”。
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个年头,这场原本被预计速战速决的军事行动,成了一场消耗战。乌克兰情报部门披露,俄罗斯正在利用冲突消耗其庞大的苏联时期武器库存,同时加速推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生产。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目前拥有1400家企业,从业人员达450万人。其中75%的企业专注于生产制造,25%负责研发工作。这种结构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战时生产需求。
普京心里清楚,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犯下了一系列错误。最初设想的“闪电战”未能实现,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和西方的持续援助让战事陷入僵持。俄军不得不重启老旧的T-62坦克来填补战线空缺,这不仅是技术代差的体现,更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落后。
普京此次公开谈论接班人问题并非偶然。2024年第五次当选总统后,他已经72岁。尽管身体看起来还硬朗,但国际压力大,国内经济也面临制裁考验。
潜在接班人名单中,最受瞩目的是阿列克谢·久明。这位53岁的总统助理兼联邦国务委员会秘书,堪称普京的“嫡系”。从保镖到情报系统要员,再到主政图拉州并推动军工改革,久明的履历几乎与普京的权力网络深度绑定。
另一位热门人物是米哈伊尔·米舒斯京。他2020年当上总理,本来是税务局长出身,搞数字经济一套一套的。米舒斯京低调务实,疫情期间管疫苗和经济刺激,成绩有目共睹。
西方制裁正在重塑俄罗斯经济格局。2023年俄罗斯GDP缩水2.1%,卢布汇率暴跌30%。但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变化:欧盟与俄罗斯能源彻底脱钩,意味着即便战争结束,俄罗斯油气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也难以恢复。
普京早已意识到这一趋势,正在加速推动经济“向东转”。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约合1.7万亿人民币),中国连续14年稳坐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
这种合作早已超越简单的能源买卖。俄罗斯90%的电子元件依赖中国进口,中企承建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让俄罗斯每年多赚80亿美元外汇。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率已达95%,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量首次超过欧元。
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副局长瓦季姆·斯基比茨基透露,俄罗斯计划在2025年生产约2500枚高精度导弹,包括伊斯坎德尔、匕首等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多种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俄罗斯下一代导弹系统将在三个关键指标上寻求突破: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强大的弹头威力。尽管面临西方制裁,莫斯科仍能通过多种渠道规避部分限制,维持关键供应链,保障其大规模军事生产。
在空军方面,俄罗斯计划在今年内接收57架新型战机,包括最先进的苏-57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性能卓越的苏-35四代半空优战斗机、多功能的苏-34战斗轰炸机以及苏-30多用途战机。
普京的决策动机复杂而深刻,根植于三方面:对历史记忆中的安全焦虑的强烈反应、对现实地缘利益的争夺,以及对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执着追求。
他曾在纪录片中反思,在执政初期,俄罗斯曾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与中国的关系一度若即若离。这种战略误判让俄罗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普京释放交棒信号,既是为应对可能的支持率波动,也是为接班人争取战略调整窗口期。他需要的是一位不仅能延续强硬路线,还能应对经济转型、国际关系重建等挑战的继任者。
普京的接班人将接管一个深陷地缘对抗、经济转型艰难的国家。
俄罗斯军工体系正开足马力生产,计划在今年接收57架新型战机、250辆T-90M主战坦克和1100辆装甲运兵车。
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中俄贸易本币结算、远东开发合作——这些普京一手推动的项目,将成为接班人应对西方制裁、维持国家运转的重要底牌。
来源:钱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