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9 月 12 日在罗马的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IAI)会议上,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费丹(Hakan Fidan)以罕见的尖锐措辞,将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定性为 “种族灭绝”,并警告其 “领土扩张野心” 已威胁到整个中东的稳定。这位被西方媒体称为 “
2025 年 9 月 12 日在罗马的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IAI)会议上,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费丹(Hakan Fidan)以罕见的尖锐措辞,将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定性为 “种族灭绝”,并警告其 “领土扩张野心” 已威胁到整个中东的稳定。这位被西方媒体称为 “埃尔多安最锋利外交剑” 的外长,其言论不仅折射出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的彻底破裂,更掀开了安卡拉在多重地缘博弈中的战略底牌。
“很明显,从长远来看,他们正在追求更多的领土,并且从未放弃过这一目标!”.
"It has become clear that they are pursuing more territory in the long term and have never abandoned this goal"
“承认加沙的现实并揭露以色列的危害人类罪是迈向公正世界的第一步!”
"Acknowledging the realities in Gaza and exposing Israel's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 a just world"
2025 年 9 月 12 日,外交部长哈坎·菲丹(左)在意大利罗马国际事务研究所 (IAI) 组织的会议上发表讲话。
费丹的激烈言辞并非偶然。自 2023 年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土耳其已三次升级对以制裁:2024 年 5 月全面中止贸易,2025 年 8 月关闭领空和港口,并禁止第三国经土向以运送武器。这种转变与土以关系的历史轨迹密切相关 —— 作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曾在 1990 年代与其建立 “军事同盟”,但 2010 年 “蓝色马尔马拉号” 事件导致关系降至冰点。如今,费丹将以色列称为 “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并断言其所谓 “安全诉求” 不过是 “吞并领土的借口”,这标志着土耳其已彻底倒向阿拉伯阵营,试图重塑中东反以联盟。
更值得关注的是,费丹特别强调以色列对卡塔尔的攻击将引发 “地区安全架构重构”。他指出,海湾国家正意识到 “美国无法为以色列政策背书”,暗示土耳其可能借机填补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真空。这种预判与土耳其近期加强与沙特、伊朗的互动形成呼应,其目标直指构建以安卡拉为中心的 “新中东安全框架”。
在叙利亚问题上,费丹展现出罕见的战略连贯性。他不仅重申土耳其 2025 年 “清除叙境内恐怖主义” 的核心目标,更将叙利亚的稳定与欧洲安全直接挂钩,警告 “难民潮可能再次淹没欧洲”。这种 “安全捆绑” 策略,既是对欧盟施压的惯用手段,也暴露了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深层意图 —— 通过支持阿萨德政府重建,换取对库尔德武装的打击权。
费丹对以色列的指责尤为耐人寻味。他直言 “以色列希望邻国虚弱分裂”,并强调必须阻止以方在戈兰高地的渗透。这与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的军事行动形成呼应:自 2019 年 “和平之泉” 行动以来,土军已在叙北部建立多个 “安全区”,并持续打击被其视为 “恐怖组织” 的库尔德武装。如今,费丹将以色列塑造为叙利亚危机的 “幕后黑手”,实则是为土耳其的军事存在披上 “反恐” 与 “反扩张” 的双重合法性外衣。
叙利亚人在卡西翁山度过时光,该山被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关闭了 14 年,最近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向游客开放。
在乌克兰问题上,费丹的表态展现了安卡拉的外交灵活性。他一方面肯定土耳其在 2022 年伊斯坦布尔谈判中的 “桥梁作用”,另一方面直言 “顿涅茨克问题是和平最大障碍”,并罕见批评美国政策 “摇摆不定”。这种立场与其说是中立,不如说是在美俄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 —— 土耳其既向乌克兰提供无人机等装备,又维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更通过粮食协议巩固其全球影响力。
费丹对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的预判尤其值得玩味。他指出,美国若 “放弃领导权”,欧洲将陷入 “安全真空”,而土耳其愿以 “建设性角色” 填补这一空白。这种表态既是对北约盟友的警示,也是在为土耳其争取更大的战略自主空间。事实上,作为北约第二大军事力量,土耳其近年来通过联合意大利生产无人机等举措,正逐步摆脱对西方武器的依赖,为 “后美国时代” 的地缘博弈铺路。
2025 年 9 月 7 日,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乌克兰基辅后浓烟升起,当地居民走过一座桥。
在叙利亚库尔德武装(YPG)问题上,费丹的表述充满矛盾:他既承认 3 月 10 日协议的 “部分进展”,又指责 YPG “拖延执行”,并警告 “若威胁持续,土耳其将采取必要措施”。这种 “软硬兼施” 策略,与其在伊拉克北部的跨境打击行动一脉相承 ——2025 年 1 月,土耳其军方以 “反恐” 名义对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发动空袭,造成至少 15 人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费丹特别提到 “大量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PKK)成员混入 YPG”,将其定性为 “针对土耳其的代理人战争”。这种叙事不仅为军事行动提供合法性,更试图将叙利亚库尔德问题与土耳其国内安全捆绑,以争取国际社会的默许。然而,这种策略也加剧了与美国的矛盾 —— 华盛顿至今仍将 YPG 视为打击 “伊斯兰国” 的关键盟友。
2022 年 10 月 19 日,一辆土耳其军用坦克部署在叙利亚阿夫林镇郊区的 Kafr Jannah 地区附近
费丹将土意关系形容为 “雄鹰之翼”,绝非外交辞令。两国在 2025 年 3 月签署的无人机合作协议,不仅瞄准欧洲千亿美元级市场,更暗含深层战略考量:意大利作为欧盟内少数支持土耳其入盟的国家,其与安卡拉在防务、能源领域的合作,正在重塑地中海权力版图。例如,土意联合研发的 “旗手” 无人机系统,已被纳入北约东翼防御体系,成为对抗俄罗斯 “黑海威胁” 的重要筹码。
在欧盟问题上,费丹的表态充满玄机:他一面感谢意大利的支持,一面批评欧盟 “外交分裂”,并暗示 “土耳其入盟是防止欧洲地缘风暴的关键”。这种 “威胁式劝诱”,与土耳其近期缓和与希腊关系的努力形成反差 —— 尽管 2025 年 8 月土希仍因爱琴海领空问题爆发口水战,但安卡拉显然希望通过分化欧盟,为自身争取更大的谈判空间。
2025 年 4 月 29 日,埃尔多安总统在罗马多利亚·潘菲利别墅访问期间,意大利和欧盟国旗旁边飘扬的土耳其国旗。
费丹宣布 “待纳卡协议签署后迅速与亚美尼亚建交”,标志着土耳其在高加索地区的重大突破。自 2020 年纳卡战争以来,土耳其坚定支持阿塞拜疆,其无人机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直接改变了战局。如今,安卡拉试图通过 “先建交、后解决” 策略,将亚美尼亚纳入其 “能源走廊” 计划 —— 连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的 “南高加索天然气管道”,正成为俄罗斯 “北溪” 项目的替代品。
这种 “胡萝卜加大棒” 策略,与土耳其在中亚的布局形成联动:通过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安卡拉正构建从里海到地中海的 “突厥语国家联盟”,试图在中俄美之外开辟第三条地缘通道。
这次外交部长的费丹的罗马演讲,本质上是土耳其 “多极化发展” 的外交宣言。从力挺巴勒斯坦到调解俄乌冲突,从打击库尔德武装到联合意大利重塑地中海秩序,土耳其正以 “灵活现实主义” 为指导,在多重地缘博弈中寻找利益最大化。这种策略的核心,是利用土耳其的战略位置 —— 横跨欧亚、连接能源与贸易要道 —— 通过看起来在美俄欧之间纵横捭阖,最终实现欧亚大陆的愿景。
土耳其的战略转向亦具启示:这个曾被西方视为 “民主橱窗” 的国家,正通过强化与俄罗斯、伊朗、阿拉伯国家的合作,走出一条 “非西化” 的崛起之路。而费丹等新一代外交精英的登台,或许预示着土耳其将在未来十年成为改变全球秩序的关键变量。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