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换帅背后:销量三连降,电动化转型为何一拖再拖?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11:03 1

摘要:9月份开始,杨跃思要接棒白贝当总裁,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在猜:这换帅背后,是不是跟销量连着掉有关系?毕竟这几年法拉利在咱们这儿卖得确实不太行,从2023年开始,销量就没涨过,2025年上半年更是销量收入一起降,成了全球主要市场里唯一一个还在下滑的。

导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市场不相信眼泪,只认实打实的成绩。

最近车圈有个挺热闹的事儿,法拉利大中华区换老大了。

9月份开始,杨跃思要接棒白贝当总裁,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在猜:这换帅背后,是不是跟销量连着掉有关系?毕竟这几年法拉利在咱们这儿卖得确实不太行,从2023年开始,销量就没涨过,2025年上半年更是销量收入一起降,成了全球主要市场里唯一一个还在下滑的。

新总裁来了,能把这局面扳过来吗?电动化转型又一拖再拖,超豪华品牌是不是都卡在这儿了?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事儿。

一、换帅背后的销量压力

说起来,法拉利这次换帅,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是冲着销量来的。

原来的总裁白贝2020年上任,刚开始干得还挺不错,2022年大中华区卖了1552辆,同比涨了72.6%,全球占比都到11.7%了,妥妥的第三大市场。

那会儿谁不说法拉利在咱们这儿势头好?可谁能想到,从2023年开始,这销量就跟坐了滑梯似的往下掉。

2023年卖了1490辆,同比降了4%;2024年更惨,直接掉到1162辆,同比降了22%,全球占比也跌到8.4%;到了2025年上半年,发货量才511辆,同比又降了14.1%,销量和收入双双下滑。

这种时候换帅,公司肯定是希望新领导能带来新办法。

新来的杨跃思可不是外人,2014年就进了法拉利,一开始在总部管人力资源和合规,后来2020年去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总裁,还管过美洲地区的销售和市场。

欧洲、美洲、澳新这三大核心市场他都待过,跨区域管理经验是实打实的。

法拉利自己也说了,就是看中他的全球运营能力,想让他帮忙突破大中华区现在的困境。

二、大中华区怎么成了“拖后腿”的

要说起法拉利在大中华区的销量,真是让人唏嘘。

2022年那会儿多风光啊,1552辆的销量,同比大涨72.6%,在全球总销量里占了11.7%,妥妥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

可从2023年开始,风向就变了。

2023年卖了1490辆,看着好像只比前一年少了62辆,可同比已经下滑4%了,关键是,这时候全球其他主要市场都是正增长,就咱们这儿是负的。

到了2024年,下滑幅度直接拉大到22%,销量只剩1162辆,全球占比也从11.7%掉到8.4%。

今年上半年更别提了,发货量才511辆,同比又降了14.1%,不光销量跌,收入也跟着降,成了全球唯一一个销量和收入双降的主要市场。

对比一下同期的欧洲和北美市场,人家都是正向增长,这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以前是法拉利在大中华区的“增长引擎”,现在反倒成了“拖后腿”的,也难怪公司这么着急换帅了。

三、电动化为啥这么难推进

不光是销量下滑,法拉利的电动化转型也不顺利。

本来计划2025年10月发布首款纯电车型,结果推迟到2026年春季发布,2026年10月才能交付;第二款纯电车型更夸张,从2026年底推迟到2028年。

你以为就法拉利这样?其实整个超豪华品牌圈都这样。

兰博基尼把首款纯电超跑推迟到2029年,宾利的纯电车型量产也延后到2026年,玛莎拉蒂更直接,干脆把电动版MC20的计划取消了,官方说法是“客户仍偏爱汽油发动机”。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行业的难题:一方面是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产品吸引力弱化。

你想啊,超豪华车最核心的卖点之一就是内燃机的轰鸣声,那种声浪是独一份的,很多客户就是冲这个买的。

电动化之后,发动机没了,声浪自然也没了,就算法拉利CEO维尼亚说要“为电动车设计专属声浪”,可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根本不买账,接受度还是很低。

玛莎拉蒂取消电动版MC20,不就是因为客户明确说了“就喜欢汽油发动机”嘛。

这些品牌心里也清楚,电动化可能会削弱自己的独特性,所以都不敢大步子往前走,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结果就是纷纷推迟计划。

四、新总裁能带来啥新招

杨跃思来了,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他能带来啥新办法。

毕竟他有跨区域管理的背景,欧洲、美洲、澳新市场都管过,对不同区域的消费者需求、市场策略肯定有自己的理解。

现在大中华区的问题摆在这儿:销量三连降,电动化转型滞后,本土高端电动车品牌还在崛起,比如仰望U9、小米SU7Ultra这些,都在抢高端市场的份额。

短期来看,杨跃思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赶紧从全球调一些“适合大中华区”的车型过来。

比如低税率的混动车型,现在法拉利的混动车型占比已经到45%了,推这些车型既能符合国内的一些政策导向,又能满足部分客户对性能的需求,说不定能先把销量稳住。

长期来看,还是得解决电动化和本土化的问题。

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导向很明确,本土高端电动车又做得风生水起,法拉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不变应万变”了。

杨跃思得带着团队快速适应这些变化,比如怎么把电动化车型和中国客户的需求结合起来,怎么在“电动化”和“品牌基因”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都是他接下来要啃的硬骨头。

五、超豪华品牌的转型困局

其实说到底,超豪华品牌的电动化阻力,根源在于“传统优势”和“转型需求”的平衡难题。

这些品牌能卖这么贵,靠的就是“稀缺性”和“传统工艺”。

比如大排量发动机、独有的声浪、手工制造的细节,这些都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客户愿意花大价钱买的“情怀”和“体验”。

可电动化转型一推进,这些优势可能就被打破了。

从需求端看,买超豪华车的都是高净值客户,他们更看重品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驾驶体验,对电动化的接受度本来就比大众市场低。

你让他们放弃熟悉的汽油发动机声浪,去接受一个“设计出来的声浪”,很多人心里过不去那道坎。

从供给端看,电动化技术也没完全跟上超跑的性能要求。

比如电池重量大,会影响车辆的操控和速度;续航里程虽然对超跑不是最重要的,但也得说得过去。

而且研发电动化车型周期长、成本高,随便一个技术难题就能拖慢进度。

所以这些品牌不敢冒进,只能选择“渐进式转型”,先推混动车型过渡,慢慢试探市场反应。

这种“既要保住传统优势,又要跟上电动化趋势”的困境,不光法拉利有,兰博基尼、宾利、玛莎拉蒂都一样。

怎么在转型中不丢了自己的“魂”,可能是这些百年品牌接下来最头疼的问题。

新浪财经:销量三连降,法拉利大中华区换帅

中国经营报: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两成超豪华品牌法拉利大中华区“换帅”

和讯财经:法拉利:杨跃思接任,销量下滑与电动化转型遇阻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来源:财经快车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