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行:開幕即閉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11:19 1

摘要:世間凡事,一多便賤。不只畫展如此。從前物資本就稀少,得一見畫,自是可貴。如今信息如潮,圖像紛飛,人們目接不暇,何來耐心細品一張靜默的畫?畫者苦心經營一場展覽,不及網紅一場直播觀看者眾。非是藝術不值錢,是人們的注意被太多事物分走了。

文/王唯行

小時候,父親常帶我去上海美術館看畫。那時展覽少,看畫是件鄭重的事。展廳里安靜,人們站在畫前,真正地看。畫家以作品入選為榮,那是靠技藝與真誠換來的認可。

如今畫展遍地都是,開幕熱鬧,過後冷清。往往開幕那日便是最輝煌的時刻,之後便少人問津。這現象背後,緣由頗深。

世間凡事,一多便賤。不只畫展如此。從前物資本就稀少,得一見畫,自是可貴。如今信息如潮,圖像紛飛,人們目接不暇,何來耐心細品一張靜默的畫?畫者苦心經營一場展覽,不及網紅一場直播觀看者眾。非是藝術不值錢,是人們的注意被太多事物分走了。

同時,學術讓位於資本。許多展覽,看似藝術,實是生意。主辦方要名聲,畫家要賣畫,批評家要稿費,收藏家等升值。畫作成了貨物,展覽宛如市集。學術交流本應安靜、專注,如今被各種發言、炒作與交際應酬裹挾,失了純粹。

再者,藝術教育也未跟上時代。學院裡仍多教導學生如何作畫,卻少教人如何面對這喧囂世界。年輕人走出校門,身懷技藝卻不知所措。要麼孤芳自賞,默默無聞;要麼急於求成,模仿那套「出名要趁早」的套路。真正靜得下心、懂得讓畫與世人見面的方式者,越來越少了。

還有一層,便是大眾與藝術的疏離。從前人看畫,心中有個敬字。如今許多觀眾走進展廳,不是看畫,是打卡;不是感受,是拍照。藝術成了背景,人心並無貼近。這也不全怪觀眾,因許多展覽本就不為交流,只為營造一種「文化在場」的幻覺。久而久之,人心知假,便也不來了。

而畫家自己也難。有人清高,不肯迎合,於是寂寞;有人聰明,轉做網紅,經營人設,混得名聲;還有人夾在中間,既想純藝術,又要吃飯,展也辦了,請帖也發了,開幕式也辦了,卻終於發現,來的人多是圈內友朋,真正看畫的,寥寥無幾。

如此一看,展覽之冷清,不是某一個體的過錯,而是時勢與風氣使然。藝術本是從人心生長出來的,也該回到人心去。若只重場面、成交價、頭銜與流量,而忘了畫最初是為表達、為溝通、為慰藉而生,那便是本末倒置。

說回現在,哪怕開幕式人潮再洶湧,往往也只是圈內人的自娛。展場一旦安靜,畫便真的孤獨了。它們被掛在牆上,無人與之對話,原本該有的生命,也就難以真正綻放。

或許將來,會有人重新找回藝術的本意,不慌不忙地畫,誠懇實在地展,有人靜靜地看。不必喧囂,自有知音;不必炒作,也能長久。但那需要整個社會心氣的轉變,急是急不來的。

来源:王唯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