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贝预制菜事件,罗永浩宣布暂以段落,我们看到,罗永浩 7 天微博涨粉 35 万,微博粉丝破百万;抖音等其他平台粉丝也大涨,反观西贝日营业额掉了 300 万,连胖东来老板力挺的微博都悄悄删了。这场仗打得有多魔幻?单方面碾压的顺风局,让老罗顿感索然无味,决定暂停回
西贝预制菜事件,罗永浩宣布暂以段落,我们看到,罗永浩 7 天微博涨粉 35 万,微博粉丝破百万;抖音等其他平台粉丝也大涨,反观西贝日营业额掉了 300 万,连胖东来老板力挺的微博都悄悄删了。这场仗打得有多魔幻?单方面碾压的顺风局,让老罗顿感索然无味,决定暂停回归主线任务。
这事一开始根本不是必输局。9 月 10 日罗永浩吐槽 "西贝全是预制菜" 时,手里其实没实锤。但贾国龙偏要祭大招:"一定起诉!" 连用三个 "一定" 的架势,活像武侠片里没看清对手就拔剑的愣头青。
更骚的是开放后厨这步棋。本想自证清白,结果全国媒体一直播,好家伙 —— 速冻羊排保质期 9 个月,烤鱼腌好冻着 18 个月,连给孩子吃的西兰花都是冻了两年的。有宝妈算过账:"我娃刚 1 岁,这菜冻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西贝这操作,堪比考试作弊被抓后,主动把小炒答案举给监考老师看。
数据不会说谎。新榜分析 7.2 万条评论,只有 6% 支持西贝,47% 全站罗永浩。新华社都下场定调:"消费者反感的不是预制菜,是不透明的科技与狠活"。贾老板还在纠结 "国标定义里这不算预制菜",可顾客眼里,冻了两年的菜跟罐头没区别 —— 你跟饿肚子的人讲营养学,这不是抬杠吗?
最讽刺的是罗永浩那边。人家从 70 万粉丝涨到 101 万,新增的 35 万全是活跃粉。直播时展示西贝速冻包的画面,点赞量破 500 万。有网友调侃:"老罗这哪是维权,分明是带薪涨粉。" 而西贝呢?据贾老板自己说,三天营业额掉了 500 多万,员工连夜开 "1.8 万人罗永浩作战大会",越打越被动。
贾老板可能到现在都没明白,自己输的不是预制菜争议,是对这个时代的认知。
第一个误判:拿国标当挡箭牌。西贝反复强调 "按国家规定不算预制菜",可国标说的是 "预制菜需熟制",没说速冻两年的菜就能冒充新鲜。就像你跟外卖员说 "按规定送餐要准时",结果他给你送昨天的剩饭,这能叫合规吗?老乡鸡就聪明得多,菜单上明明白白标着 "现做"" 预制 ",人家反而没争议。
第二个误判:跟网友比嗓门。罗永浩悬赏 10 万征集证据时,西贝团队居然开万人大会喊口号。华与华老板还帮腔:"这根本不是危机!" 网友翻出他早年采访打脸:"贾老板自己说过 ' 好菜都是预制的 '!" 这种前后矛盾的发言,比罗永浩的吐槽杀伤力大多了。现在的网友都是显微镜选手,你越硬刚,他们越想扒你底裤。
第三个误判:不懂情绪比真相重要。宝妈们愤怒的点,不是西兰花冻了多久,是 "给孩子吃的东西都敢这么糊弄"。西贝本该先道歉再改进,结果贾老板忙着自证清白:"罗永浩当面说过菜挺好"。这就像媳妇发现你藏私房钱,你不哄反而说 "上次你还夸我会过日子",这不火上浇油吗?
现在罗永浩带着新粉撤了,留贾老板在风中凌乱。鞭牛士给的五招补救措施,其实藏着救命的密码,但得用对姿势。
低头认输不是丢人事。当年海底捞老鼠门后,张勇一句 "这锅我背" 反而圈粉。西贝现在最该做的,是承认 "让顾客误会了",而不是纠结 "国标定义"。消费者要的不是法律解释,是态度 —— 就像老公认错别找借口,先跪下再说。
感谢罗永浩反而能翻盘。这话听着离谱,但罗永浩确实帮西贝暴露了问题。与其嘴硬,不如顺水推舟:"感谢罗老师提醒,我们才发现消费者需要更透明。" 当年新东方被骂惨后,俞敏洪转型直播反而成标杆,危机从来都是转机。
菜单标注要学老乡鸡。别搞 "中央厨房预处理" 这种模糊说法,直接标 "新鲜现炒"" 速冻复热 "。就像超市分" 冷藏 ""冷冻",简单明了。有宝妈说:"我不反对预制菜,但我得知道给孩子吃的是现做的还是冻了两年的。" 这点老乡鸡早就做到了,西贝抄作业都不会吗?
降价要落到实处。速冻菜成本比现做低,价格却一样,这才是网友骂 "恶心" 的关键。西贝不如推出 "预制菜专区",价格降三成,明码标价谁也挑不出错。既照顾了想省钱的顾客,又保住了现做菜品的溢价,这不比硬扛强?
上老罗节目是终极杀招。贾老板总说 "委屈",那就去罗永浩的节目上说清楚。当年郭德纲和周立波和解成佳话,西贝老板要是能坐下来聊:"我们确实有不足,但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反而能显出格局。怕就怕还端着架子,最后真成了 "餐饮界的诺基亚"。
这场闹剧最该警醒的,是所有老企业家:时代变了,消费者要的不是完美,是真诚。你可以用预制菜,可以搞中央厨房,但不能把顾客当傻子。
罗永浩之所以赢,不是因为他多懂餐饮,而是他说中了大家的心声:"我不反对预制菜,我就想知道我吃的到底是什么"。新华社说得更明白: transparency is key(透明是关键)。
来源:商悟社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