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杜凯琹:不急着回家,先给曼昱加油战胜日本队很重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4 00:19 1

摘要:香港队员和中国国乒肩并肩,这种画面在国际赛场上并不常见。 但杜凯琹觉得,看着王曼昱打赢日本选手早田希娜,比赶回家更重要。 她说:“打败日本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

听说杜凯琹输了球却没急着回香港。 她坐在观众席,扯着嗓子给王曼昱喊“加油”,身旁的王艺迪也跟着一起喊。 这场面,谁看了不鼻子一酸?

香港队员和中国国乒肩并肩,这种画面在国际赛场上并不常见。 但杜凯琹觉得,看着王曼昱打赢日本选手早田希娜,比赶回家更重要。 她说:“打败日本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

网友直接破防:“好想哭啊,我以为杜姐都回香港到家了呢”“大是大非上,杜凯琹绝对值得信赖,爱国好青年”“输给陈幸同后,一般来说阿杜都会直接买票回家,但这次她没走,就等着给曼昱加油”。

港队工作人员后来透露,她原本是真的要回去了,机票都快订好了。 但一看对阵表,发现王曼昱马上要打早田希娜,她立刻改变主意:“不急,看完这一场,赢了再回。 ”这不是她第一次展现这样的家国情怀。

东京奥运会,女团铜牌战,她带领中国香港队以3:1击败德国队,拿下了香港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乒乓球团体奖牌。 颁奖的时候,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一起升起,她说:“非常振奋、自豪。 ”那画面,成了很多人的记忆定格。

杜凯琹1996年生于香港,妈妈常带她去深圳、广州打球。 她印象最深的是内地的酱大骨和拌凉粉,“特别吸引我”。 10岁那年,她第一次来广州参加暑期集训。 教练很严厉,但对她格外鼓励和照顾。 “因为我是香港来的小孩。 ”她说。

那时候她就发现,内地小朋友特别能吃苦。 她和他们一起训练、生活,“我们之间关系很好”。

她喜欢坐高铁,觉得新鲜“从深圳到广州,只要一个小时,特别快! ”那会儿香港还没有高铁。 她通过乒乓球,亲眼见证着祖国的发展:交通、高楼、线上支付、叫外卖,“日新月异”。

15岁,她正式成为全职乒乓球运动员。 从2014年南京青奥会崭露头角,到东京奥运会出战单打、混双、团体三项比赛,她的路越走越宽。

她说,内地运动员水平高,“如果没有他们帮助,我们成长得不会那么快”。 东京奥运前,她跟着国家队集训了整整九个月。她和国家队员的关系,远不止“一起训练”那么简单。

她赛后调侃自己输给孙颖莎是“拿鸡蛋碰石头,还是煮熟的”,既尊重对手,也坦然接受结果。 她和王艺迪成了好朋友,叫她“大迪”。 “大迪”不仅和她聊球技,生活中也关照她。

杜凯琹说,王艺迪“憨厚可爱,跟我特别对脾气”。 聊到兴头上,她会不自觉从粤语切换成普通话。

她还有个偶像:马龙。不单是因为他技术好,更因为他那股顽强拼搏的劲“在这个年纪还能拿两块奥运金牌,非常值得尊重和学习。 ” 2021年WTT世界杯,她击败了刚获世乒赛冠军的王曼昱,一战成名。 但她没因此自满,反而练得更狠。 她知道,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在这项激烈运动中保持竞争力。

她这种不断学习、持续进步的精神,让很多人看好她的未来。她曾在微博发文:“希望中国香港所有的青年能早日人心回归祖国。 听党话,跟党走。 ”这条微博后来火了。

有些人因为她鲜明的爱国立场攻击她4。 2019年香港动荡时期,她和一些朋友、同学因立场不同产生过分歧。 但她从不回避自己的情感:“我是中国人,我从不回避自己的立场和情感。 ”关注她多年的香港网友“帽哥”说:“她和很多香港年轻人不一样,她对祖国真的有着很深的认同感。 ”

尽管被人无端谩骂,但杜凯琹说自己“幸运”。 她觉得自己能当选港区全国青年委员,能有更多机会来内地学习、开会,切身感受祖国的强大,是一种荣幸。

她说前辈们为香港运动员的成绩兴奋,而“我们的这份奖牌和荣誉,也属于包括他们在内的许多人”。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在东京奥运会后,邀请香港队和国家队一起合影。 他说:“我们是一起的,是一家人。 ”那张合影,后来被网友反复解读、传播。

杜凯琹说,其实他们早就是“老熟人”了。 集训期间,两队队员常在宿舍聚会、吃零食。体育精神、国家荣誉、民族情感,这些宏大的词,其实就体现在这些细小的选择里:比如赛后留下一小时,为同伴喊一声“加油”,比如升国旗时,眼眶一热,比如在网上被攻击,却依然坚持说“我是中国人”。

杜凯琹这样的运动员,让我们看到体育之外的更深层意义。那么,你怎么看? 运动员的“家国情怀”在当今体育竞技中,究竟是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情感,还是也被赋予了更多期待与符号化的意义?

来源:晏晏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