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成了全网的“瓜田”。
谁劝都不听!西贝偏要“炸”罗永浩,这场公关战从一开始就写好了结局
惹谁不好,偏偏要去惹罗永浩?
这两天,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成了全网的“瓜田”。
但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纠纷,而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公关灾难,其荒诞程度,足以让所有生意人、公关人拿着小本本记下来,反复观看:记住,千万别学西贝。
事情的开端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罗永浩和同事去西贝吃饭,觉得几道菜品口感像预制菜,价格还不便宜,就随手在微博上发了句抱怨。
换作任何一个有点经验的公关团队,这事的处理方式都该是“冷处理+私下沟通”,毕竟罗永浩的抱怨更像消费者的随口吐槽,没带什么攻击性。
但西贝的操作,直接把“简单”变成了“灾难”。
创始人贾国龙带头“冲锋”,两天之内连发三四个声明,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先是拍着胸脯说“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接着又开始科普预制菜的定义和标准,甚至放话要“开放所有门店厨房供网友检验”,最后干脆撂下狠话:要起诉罗永浩。
这一系列操作,像极了给本就憋着火的炮仗递了根火柴。
罗永浩体内那股“较真到底”的基因,瞬间被点燃了。
他立马在朋友圈和微博公开征集素材,那架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架”,罗老师接了。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都替西贝捏把汗。
任何一个了解罗永浩的人都该知道,跟他“较真”,简直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
罗永浩做生意或许有起有伏,但论“吵架”“较真”“兑现”,他绝对是行业里的“东风导弹”,一旦锁定目标,不炸到你服绝不罢休。
这么多年,罗永浩在网上的“兑现战绩”几乎是全胜。
前有方舟子被他堵在电梯口“摁头输出”,辩到哑口无言;
中有王自如被他当着上百万网友的面“贴脸开大”,一句“你被包养了就不要谈独立”,至今仍是互联网名场面;
后有俞敏洪被他“扒拉”出不少往事,一度被贴上“铁公鸡”的标签。
再看那些跟他正面硬刚的企业,有一个有好下场吗?
上一个跟他较真的“西姓”企业,还是西门子。
当年罗永浩因为冰箱质量问题,带着锤子上门砸冰箱,搞出一场互联网狂欢。
最后呢?观众吃了瓜,罗永浩赚了流量,西门子则吃了个大亏,品牌形象受损严重。
罗永浩的可怕之处,根本不是他有多能说,而是他身上的四个“天生属性”:
第一,对“对线”有刻在骨子里的热情。
只要被他盯上,他能把这件事翻来覆去地说,直到有个结果为止,仿佛这是他的“人生使命”。
第二,极其较真,不挖到根不撒手。
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他觉得有问题,就能顺着蛛丝马迹扒出一堆东西,让你无处遁形。
第三,天生热搜体质。
只要挂上“罗永浩”三个字,基本就等于锁定了热搜,想低调都难。
第四,逻辑清晰,吵架赢多输少。
他能把复杂的事情拆解得明明白白,句句戳中要害,让对手根本无力反驳。
碰到这样的人,但凡有点理性的企业家都会绕着走,别说“对线”了,就连跟他争论都要谨慎三分。
可西贝倒好,偏偏不信这个邪,非要往枪口上撞。
其实,西贝这场仗从一开始就输定了,跟“到底有没有预制菜”根本没关系。
首先,行业属性决定了西贝的劣势。
餐饮业门槛低,谁都能点评两句,想挑点毛病太容易了。
互联网上连造导弹都有人敢评论,更别说做饭了?只要有人带头质疑,立马就会有一堆人跟着附和。
其次,预制菜本身就是个“情绪炸药桶”。
这些年,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不满早就积了一肚子火,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发泄口。
西贝倒好,主动站出来跟罗永浩探讨“预制菜的标准和定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谁跟你探讨标准?大家只想找个地方发泄情绪,而西贝,恰好成了这个“情绪出口”。
最后,网友根本不关心真相,只关心“爽不爽”。
西贝卖得贵、味道一般,还疑似用预制菜,这些标签加在一起,早就让网友对它没了好感。
现在有人带头“怼”它,大家自然会站在罗永浩这边,至于西贝是不是真的用了预制菜,根本没人在乎。
西贝越解释、越探讨,就越像在“狡辩”,只会让自己在情绪的泥潭里陷得越深。
说到底,西贝这次面对的根本不是罗永浩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对预制菜、对高价餐饮不满的消费者的情绪。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西贝在网友心中的形象已经固化成了“贵、预制菜、难吃”,这就够它喝一壶的了。
这场“西罗大战”,给所有公关人、品牌方和中小企业主上了一堂免费的课,也是一次深刻的警醒:
1. 别在互联网上讲理。
互联网从来不是个讲理的地方,而是个发泄情绪的地方。你越想讲道理,就越会被情绪裹挟,最后怎么输的都不知道。
2. 别轻易跟人“对线”,尤其是罗永浩这样的人。
做生意的人都是“穿鞋的”,背后有公司、有员工、有品牌形象,“对线”的成本太高了;而罗永浩这样的人是“光脚的”,没什么可顾虑的,“对线”成本极低。
一旦较真起来,你那些藏在被窝里不敢说的“小秘密”,说不定都会被扒出来。
3. 遇到类似的事,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回应”。
罗永浩的抱怨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他那么忙,过两天说不定就忘了。可西贝一回应,反而把小事闹大了,最后引火烧身。
所以,各位生意人,记住了:以后遇到这种事,别冲动,别回应,躲远点,准没错。
至于西贝,现在只能祈祷罗永浩能“手下留情”了,不然,它真的可能成为罗永浩“对线功勋墙”上的又一枚新勋章。
来源:锦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