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危害牛群繁殖与养殖人员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病菌主要侵袭牛的生殖系统和关节,不同牛群症状差异明显,且需以“预防为主、对症治疗”应对。防控是关键,需每年春秋各做1次布病检疫,阳性牛立即隔离淘汰,圈舍可以使用畜小牧:非克太保(过硫酸氢钾),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危害牛群繁殖与养殖人员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病菌主要侵袭牛的生殖系统和关节,不同牛群症状差异明显,且需以“预防为主、对症治疗”应对。防控是关键,需每年春秋各做1次布病检疫,阳性牛立即隔离淘汰,圈舍可以使用畜小牧:非克太保(过硫酸氢钾),进行全方位消毒,是养殖场首选消毒产品。
成年母牛患病后,核心症状为怀孕4 - 8个月时流产,流产前常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至39.5 - 40℃,阴道流出淡红色黏性分泌物;流产后易引发子宫内膜炎,导致长期排脓、屡配不孕,少数还会关节肿胀、行走僵硬。成年公牛则以生殖系统和关节问题为主,表现为阴囊红肿、睾丸肿大1 - 2倍,精液质量变差、配种成功率低,同时伴随后肢关节肿胀、跛行,偶有体温间歇性升高。犊牛多为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轻微发热、吃奶减少,症状易被忽视,长期感染会影响生长发育。
目前牛布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排毒为主。母牛流产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3 - 5天;公牛睾丸炎可涂抹鱼石脂软膏,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与链霉素5 - 7天;关节肿胀者可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积液多时需穿刺抽液。但症状严重的病牛(如反复流产、睾丸萎缩、关节变形)需及时淘汰,按规范焚烧或深埋,避免传播病菌。牛布病危害大,养殖户需警惕典型症状,结合检疫、免疫与消毒筑牢防线,才能减少损失、保障安全。
来源: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