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应该注意到,近期TylerRobinson这个名字,几乎占据了全球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他是谁?此人目前已自首,在父亲的鼓励与牧师的劝导下,被认定为杀害CharlieKirk的凶手。
大家应该注意到,近期TylerRobinson这个名字,几乎占据了全球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他是谁?此人目前已自首,在父亲的鼓励与牧师的劝导下,被认定为杀害CharlieKirk的凶手。
他22岁,在犹他州长大,儿时品学兼优,还曾获得总统奖学金。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判处凶手死刑,而凶手竟曾获总统奖学金,这多少有些讽刺。
凶手身份已然明晰,至于他为何要杀害CharlieKirk,各方已展开调查。一时间,各种矛盾的声音与阴谋论甚嚣尘上。
其中一个流传甚广、声量极大的说法,还以“快餐式”信息的形式快速传播,称凶手其实是曾给特朗普捐款的捐赠者。
若此事为真,相当于坐实凶手是特朗普支持者——要知道,特朗普及一众MAGA派此前频频宣称要对民主党“喊打喊杀”,若凶手真是特朗普支持者且曾捐款,这口黑锅不就牢牢扣在MAGA派头上了吗?
我们先看这条传播最广的消息:截至我关注此事时,其总传播量已达4000多万。该消息显示,捐款对象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委员会”(即某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人姓名与凶手一致,金额为224美元;地址显示为犹他州圣乔治市(St.George,UT),这与凶手曾就读学校的所在地完全吻合,消息来源还标注为CNN。
一时间,不少人认为仅凭这张捐款单,就能认定Robinson是共和党的捐赠者,进而将黑锅扣在共和党头上。
但真相果真如此吗?若在平时的内容里,我们或许只会一句话带过——这是假新闻,无法证明他是特朗普的捐赠者。
但鉴于此事仍在发酵,且我整理完内容后发现,仍有不少网红、自称“专家”的人拿着这张捐款单,宣称凶手曾给特朗普捐款。
因此我能确定,即便我发布这条辟谣内容,后续仍会有造谣者继续传播。所以,这条内容首先相当于“预防针”——我辟谣后,大家再看到类似谣言,就能识破其虚假。
其次,这也是一次展示,具有教育意义——教大家如何手把手打假,抽丝剥茧地辨别信息真伪。
要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假,我们就从最被视作“铁证”的捐款收据入手:首先通过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找到这张收据的原始文件。
红色遮挡部分是我自行添加的——不同于原消息中的黑色遮挡,我找到原始文件后进行遮挡,目的是保护相关人员的个人隐私。
凶手Tyler的信息虽已由官方公开,但美国人重名现象极为普遍。比如在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你高喊一声“Ryan”(瑞安),街上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回头——不少人的大名不同,但小名都叫这个。
因此,重名在美国极为普遍,加之此次案件引发保守派民怨沸腾,全球聚焦,而“TylerRobinson”这个名字又高频重名,当地警局甚至发布媒体公告称:“本地区叫TylerRobinson的人数量众多,请勿仅凭名字就认定某人是凶手,以免扰乱民众生活”——可见重名问题已到了需要官方专门澄清的地步。
从名字、城市、州来看,网传信息似乎没有问题;邮政编码显示,捐款人所在地区与凶手居住地也非常近,几乎就在同一区域——凶手曾在圣乔治上学,因此截至目前,我们还无法直接证伪“捐款人就是凶手”。
但问题恰恰出在两点:第一是捐款时间——2020年10月5日,大家记住这个日子;第二是捐款人的职业标注为“entrepreneur”(创业者/自主经营者),这两点至关重要。
更关键的是,通过捐款人地址可查询到,该地址对应的住宅市场估价超40万美元,且在2019年7月,这套房屋的归属权转移到了一位名为Taylor的人名下。
回到时间线:凶手2023年(按22岁推算)自首,2019年时仅16岁——如刚才所说,一个16岁的少年,既无中彩票、勤工俭学赚大钱或自主创业当老板的相关报道,怎么会拥有一套价值40多万美元的房产?
此外,捐款人信息中还出现了一个名为Mackayla的人,但根据已公开的凶手家庭信息(新闻报道显示),凶手父亲名为MattRobinson,母亲名为AmberRobinson。美国女性婚后多会冠夫姓,而凶手家庭成员中根本没有叫Mackayla的人——这个人并非凶手的家人。
当然,这个信息确实极具迷惑性——不求甚解的人看到房产信息中红线标注的“中学”,会发现这正是凶手曾就读的中学,再结合网传标注的“房屋就在该中学附近”,很容易信以为真。
但核心矛盾无法解释:名字对不上(多了个陌生的Mackayla)、时间对不上(16岁不可能拥有高价房产)——按常理,房产产权应登记在其父母名下,结合当地家庭文化,未成年孩子更不可能成为产权人,这完全不符合现实。
讲到这里,我知道有观众会问:“你只说不可能,却没给出其他解释——那捐款名单上的TaylorRobinson到底是谁?”
好在,《纽约时报》的记者在我制作这段内容前两小时,找到了一位也叫TaylorRobinson的人,此人恰好曾在该地区居住,并提供了极具可信度的证据,证明自己才是那份捐款名单上的人。
此人首先出示了一张收据:这是他在特朗普与彭斯(MikePence)当选美国总统第一任期时,购买支持他们的纪念品的收据。
要知道,购买政治人物的应援物,在财务记账时会被联邦选举委员会归为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收入,这一点完全合规。
此外,他购买的这些纪念品加上税费,总金额为224.48美元——与网传捐款收据上的224.48美元完全一致。
不仅金额对得上,姓名、支持对象(特朗普)、时间(特朗普第一任期)、邮寄地址的邮政编码也完全吻合,地址其他部分因涉及隐私已做遮挡。
《纽约时报》记者表示,其看到的未遮挡完整地址,与网传捐款收据上的地址完全一致。此外,我们还要呼应之前的伏笔——捐款人职业标注为“entrepreneur”(自主创业者),而16岁的凶手显然不可能有这个职业身份,那这位真捐款人呢?
他确实是自主创业者:曾在阿富汗服役,2013年后因伤退役,2017年与好友共同创业,因此职业标注为“entrepreneur”完全合理。
2017年创业、2019年获得房产产权、2020年给特朗普捐款——这个时间线非常顺畅,逻辑完全自洽。
他还提到自己后来搬到了田纳西州,并出示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购买支持性纪念品的收据及当时的截图,这些证据均被认为可信度极高。
所以整个事情的脉络很简单:有两个都叫TylerRobinson的人,且居住地点非常近。打开地图就能看到,真捐款人曾住在圣乔治市(St.George),而凶手住在华盛顿市(WashingtonCity)——这两个城市相邻,凶手正是在圣乔治市上学。
若不求甚解,只看到“邮政编码相近、都在该区域、凶手曾在此上学”,再联想到房产信息中“房屋邻近凶手母校”的标注,很容易被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逻辑欺骗,进而相信假新闻,认为有足够证据证明凶手是特朗普的捐赠者。
但经过我们刚才的抽丝剥茧,大家应该能认同:所谓“CharlieKirk案凶手TylerRobinson是特朗普捐赠者”的说法,完全是假新闻。
希望大家在我这条辟谣内容发布后,再看到类似谣言时,能有正确的判断,不被误导。同时,这也是一条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平常我们说“这是假新闻”,看似一句话,背后却需要大量证据的堆叠与严谨的梳理,才能判断信息的真假。今天,我把这个过程呈现给大家,就是希望大家学会辨别信息真伪。
来源:苏医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