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小宗”横空出世!宗馥莉是要另立门户,还是偷梁换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4 15:17 1

摘要:不是新品饮料,是品牌大换血。2026年起,你冰箱里的娃哈哈AD钙奶,可能就要改名叫“娃小宗AD钙奶”——听着像山寨货,其实是“亲儿子”上位。

娃哈哈还没老,
“娃小宗”先来了。

不是新品饮料,
品牌大换血
2026年起,
你冰箱里的娃哈哈AD钙奶,
可能就要改名叫“娃小宗AD钙奶”——
听着像山寨货,
其实是“亲儿子”上位。

这消息一出,
经销商懵了:
“啥?没通知啊!”
网友笑了:
“娃哈哈变娃小宗,
这是从‘哈哈’变‘呵呵’?”

但别笑,
这背后,
是一场豪门大戏的终章预告

宗馥莉,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之女,
2024年正式接班,
可这位“公主”上位后,
干的不是守成,
全面清洗

她砍掉年销300万以下的经销商,
关停陕西、衢州等地的老工厂,
连天猫旗舰店都“换马甲”——
原“娃哈哈官方旗舰店”一夜消失,
新店由她控制的公司运营。
每一步,
都像在说:
“旧时代结束了,新王登基。”

如今,连“娃哈哈”这三个字,
她也要动了。
理由冠冕堂皇:
“为维护品牌合规性。”
翻译一下:
“这牌子我不完全说了算,
那我就另立门户。”

天眼查显示,
“娃小宗”商标归她一手创办的宏胜集团所有,
而娃哈哈集团的大股东,
是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集团——
一个国资背景的“外人”。

矛盾早有端倪。
宗庆后在世时,
曾想让宗馥莉全面接班,
可娃哈哈品牌价值八百亿,
国资岂能轻易放手?
据说宗馥莉曾提议:
“我出一亿,把品牌买下来。”
结果被拒。

买不成,
那就“生一个”。
于是,“娃小宗”诞生了。
这名字听着土,
可背后是宗馥莉的算盘:
不争所有权,争使用权。
你国资管“娃哈哈”,
我宗馥莉用“娃小宗”,
供应链、渠道、生产线,
全是我嫡系控制,
你空有品牌,
却无实权。

这招狠在哪?
狠在温水煮青蛙
先让你经销商适应“娃小宗”的名字,
再逐步替换产品包装,
等消费者习惯了,
“娃哈哈”就成了历史名词。
到时候,
娃哈哈集团还在,
可娃哈哈的产品,
早已姓“宗”不姓“国”了。

更绝的是,
她还顺手清理了“家族障碍”。
宗庆后临终前,
想给三个私生子女设立信托基金,
宗馥莉嘴上答应,
转身就拖着不办,
逼得继母杜建英一家告上法庭。
与此同时,
她关停的工厂,
恰好都是杜建英有股份的。
这哪是经营调整?
借公权,报家仇

难怪有经销商感叹:
“今年销量只有去年的80%。”
不是消费者不爱娃哈哈了,
是渠道乱了,
人心散了。
一边是宗馥莉的“新秩序”,
一边是老经销商的“旧情义”,
夹在中间的,
是娃哈哈的品牌信誉。

而“娃小宗”这名字,
也暴露了宗馥莉的焦虑。
她不想再活在“娃哈哈”的阴影下,
可又不敢彻底撕破脸,
于是搞个“小”字,
既示弱,又示威:
“我是娃哈哈的小辈,
但我也是宗家的主人。”

可惜,
品牌不是家谱,
不能靠“改名”来继承。
娃哈哈三个字,
是宗庆后几十年打下的江山,
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不是随便换个“小宗”就能延续的。

消费者买的是情怀,
不是宫斗剧。
你今天叫“娃哈哈”,
明天叫“娃小宗”,
后天是不是要叫“宗家水”?
那还喝不喝得下去?

宗馥莉有魄力,
有手腕,
但她忘了:
企业不是家族遗产,
而是公众信任。

你可以换高管、关工厂、改渠道,
但不能拿品牌开玩笑。
一旦消费者觉得“这娃哈哈不是那个娃哈哈了”,
再多的“小宗”“大宗”,
也救不回市场。

这场“改名大戏”,
表面是品牌升级,
实则是控制权争夺的最后一步。
但愿宗馥莉明白:
真正的继承,
不是把父亲的名字换成自己的,
而是让“娃哈哈”这三个字,
在新时代,
继续响亮下去。

否则,
娃小宗还没长大,
娃哈哈,
就先“小”了。

来源:小佳人物

相关推荐